赵环宇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廷正骨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宫廷正骨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伤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中药热敷+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宫廷正骨手法+牵引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下腰痛评分表(JOA)和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各项检查均正常、也未发生不良事件;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和SF-36各项评分均升高(P<0.05);治疗后当天,两组患者VAS、JOA评分以及SF-36各项评分均无差异(P>0.05);但治疗1周及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和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敷+牵引与宫廷正骨手法+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安全有效,其中以宫廷正骨手法治疗为主的宫廷正骨手法+牵引疗法的效果更佳。
- 赵环宇甄朋超戚晴雪周乔王琦李鹏超
- 关键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吴氏手法配合宣痹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机制初探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吴氏手法配合宣痹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电脑腰椎三维牵引配合双氯酚酸二乙酰乳胶剂外敷治疗,治疗组采用吴氏手法配合宣痹膏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的下腰痛评分(JOA)、SF-36生存质量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以及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SF-36生存质量评分均上升(P<0.05),且治疗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氏手法配合宣痹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可能为其机制之一。
- 甄朋超王庆甫赵环宇戚晴雪胡勇文周乔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 跌打万应膏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跌打万应膏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大鼠72只,称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跌打万应膏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冰敷),空白组不用药,其他组按体重各自给药。采用经典的重锤坠落法造模建立大鼠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第3天和第7天后血清炎性递质IL-1β、TNF-α的水平以及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受损软组织TLRs/MyD88/NF-κB通路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跌打万应膏可降低外周血中的IL-1β、TNF-α炎症因子水平,并显著抑制TLRs/MyD88/NF-κB信号通路TLR2、TLR4、MyD88、NF-κB基因及蛋白的激活和表达。结论:跌打万应膏外敷以中剂量疗效为佳,TLRs/MyD88/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跌打万应膏的作用途径之一。
- 甄朋超阮安民周乔王磊赵环宇刘钢
- 关键词:踝关节软组织损伤
- 纸夹板联合跌打万应膏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观察纸夹板联合跌打万应膏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纸夹板联合跌打万应膏治疗,对照组采用RICE(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疗法配合双氯酚酸二乙酰乳胶剂外敷,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OFAS评分、FFAM评分差异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治疗后两组AOFAS评分及FFAM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TNF-α,IL-1β,IL-6数值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纸夹板联合跌打万应膏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控制炎症因子有关。
- 甄朋超王庆甫戚晴雪赵环宇刘钢
- 关键词:纸夹板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
- 夏氏六步手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神经传导的影响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观察夏氏六步手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神经传导的影响,判定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手法治疗组40例,牵引治疗组40例。手法治疗组予夏氏六步手法治疗,牵引治疗组予腰椎牵引,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肢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腓浅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传导及H反射,判定临床有效率。结果:下肢运动神经传导:治疗后2组患者胫神经及腓总神经潜伏期、传导速度及波幅均无明显变化(P>0.05)。下肢感觉神经传导:治疗后2组患者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治疗组治疗后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波幅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牵引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反射:手法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反射潜伏期较前缩短,与牵引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9例患者治疗前未诱发出H反射,治疗结束后2例患者诱发出H反射。临床疗效:手法治疗组40例中,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显著优于牵引治疗组总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氏六步手法可以升高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波幅,缩短H反射潜伏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戚晴雪刘华甄朋超周乔赵环宇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气滞
- 宫廷正骨手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观察评估宫廷正骨手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该疗法对于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及SF-36生存量表的影响,判定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80例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血瘀气滞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40例,牵引对照组40例,手法治疗组予宫廷正骨手法治疗,牵引对照组予腰椎三维牵引,两组患者均1次/d,15 min,连续治疗3周。治疗前后对患者行VAS评分、JOA评分进行评测,判定其临床有效率。结果 1)VAS评分:手法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较快,两组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轻(P<0.01)。2)JOA评分:手法治疗组患者治疗后JOA总分显著增高(P<0.01),与牵引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SF-36生存质量调查:在生理机能这一部分,手法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牵引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职能调查中,两组患者与治疗前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疼痛研究,手法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显著增加(P<0.01),且优于牵引对照组(P<0.05);一般健康状况中,手法治疗组和牵引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调查中,手法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与牵引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健康研究、情感职能两部分研究中手法治疗组患者评分均显著增加(P<0.01),评分均优于牵引对照组(P<0.05);精力方面,手法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增高(P<0.05),与牵引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手法治疗组38例中,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47%,牵引对照组39例中,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
- 戚晴雪刘华甄朋超周乔申秉炎杜连胜赵环宇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VAS评分JOA评分
- 基于神经电生理观察宫廷正骨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神经传导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评估宫廷正骨手法对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并判定临床起效率。方法将128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手法治疗组和牵引治疗组各64例,手法组予宫廷正骨手法治疗,牵引组行腰椎牵引,并连续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检测患肢腓肠、腓浅、腓总和胫神经神经传导和H反射,并对临床起效率进行观察。结果 (1)手法组患者在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时下肢所检神经的波幅均增高(P<0.05),优于牵引组(P<0.05);(2)治疗后所检神经传导速度均无变化(P>0.05),腓总和胫神经潜伏期无变化(P>0.05);(3)H反射:手法组患者潜伏期在治疗后及治疗1个月时缩短,与牵引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无H反射的患者治疗后1个月时诱发出H反射;(4)临床疗效:手法组有效率89.06%,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8、20、29和7例,与牵引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廷正骨手法能够缩短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肢H-反射潜伏期,抬高腓肠、腓浅、腓总及胫神经波幅,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戚晴雪甄朋超刘华王琦赵环宇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气滞
- 周玉宗清宫廷正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观察验证周玉宗清宫廷正骨手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16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周玉宗主任推法、点穴、按揉、分筋、推挤、提拉、理筋、伸筋等手法,每周3次,治疗2周;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手法。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8.9%、显效35.6%、有效46.7%、无效8.9%、总有效率91.1%。对照组临床治愈2.2%、显效33.3%、有效44.4%、无效20%、总有效率80%。结论:周玉宗主任的清代宫廷正骨治疗手法,具有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加关节活动度,并提高肌力和关节稳定性之功效。
- 赵环宇
- 定位旋扳手法与综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1],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近年来,如何找到一种经济、简便、无创、准确的治疗方法,成为本病研究的焦点。
- 刘福才王丰赵环宇孙实王岩
-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综合手法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单针与双针疗效的对比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比较并评价单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PLDD)与双针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半导体激光进行单针消融35例,双针消融37例,采用JOA评分比较术后缓解情况。结果双针组术后JOA评分1d(12.69±4.72)分、7d(23.95±4.61)分、1个月(26.11±4.41)分、3个月(27.60±3.75)分与单针组相应时间点[(10.36±4.53)分、(21.12±3.71)分、(23.63±4.06)分、(24.50±4.51)分]比较显著升高(P﹤0.01);双针组治疗后各时点评分与治疗前[(11.42±4.82)分]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双针椎间盘减压无需为增加髓核消融量调整穿刺针位置,可防止椎体终板损伤,疗效优于单针治疗。
- 刘福才赵环宇夏宏盛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双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