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免疫
  • 6篇凝血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血清
  • 5篇纤溶
  • 4篇蛋白
  • 4篇心病
  • 4篇血红蛋白
  • 4篇贫血
  • 4篇红蛋白
  • 3篇地中海贫血
  • 3篇电泳
  • 3篇新鲜冰冻血浆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形态学
  • 3篇血浆
  • 3篇血小板

机构

  • 44篇泸州医学院附...
  • 8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泸州市中心血...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7篇赵华
  • 33篇李代渝
  • 9篇林江
  • 5篇张洪为
  • 5篇杭永伦
  • 4篇雷丽明
  • 3篇刘应才
  • 3篇魏宗德
  • 2篇蒋敏
  • 2篇韩丽英
  • 2篇何婧菁
  • 2篇杨奇
  • 1篇张玉高
  • 1篇古树林
  • 1篇林燕英
  • 1篇陈良海
  • 1篇程松
  • 1篇周述芝
  • 1篇罗光弟
  • 1篇王惠兰

传媒

  • 20篇泸州医学院学...
  • 3篇四川医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上海医学检验...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检验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四川省第七次...
  • 1篇第6届中国医...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3
  • 1篇199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房颤动的低纤溶状态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的纤溶系统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 30例房颤患者(其中冠心病 14例 ,风湿性心脏病 16例 )和 2 5例正常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 ( t- PA∶ 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 ( PAI∶ a) ;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 ( Fg)浓度、凝血酶原时间 ( 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结果 :房颤患者与正常人相比 ,血浆 t- PA∶ a降低〔( 340 .0± 70 .0 )对 ( 480 .0± 5 0 .0 ) IU /L ,P <0 .0 1)〕;PAI∶ a升高〔( 90 0 .0± 80 .0 )对 ( 6 90 .0± 5 0 .0 ) AU/L,P <0 .0 1〕;PAI∶ a/t- PA∶ a比值增高〔( 2 .87±0 .89)对 ( 1.49± 0 .2 9) ,P <0 .0 1〕,而 Fg、PT、APTT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风湿性心脏病房颤与冠心病房颤之间血浆 t- PA∶ a,PAI∶ a,PAI∶ a/t- PA∶ a比值及 PT、APTT均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但前组血浆 Fg浓度较后组低〔( 2 .5 9± 0 .6 9)对 ( 3.35± 1.0 4) g/L,P <0 .0 5〕。结论 :房颤患者血浆存在低纤溶状态 ,表现为 PAI活性增加 ,t- PA活性降低。
刘应才赵华杭永能龚秀清王惠兰魏宗德
关键词:心房颤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维蛋白原
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病的检测
1987年
血红蛋白A和血红蛋白F(胎儿血红蛋白)均是正常人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组成成份。在成人其含量较低(血红蛋白A_(2)<3.5%、F<2%)。目前国内对成人和儿童中的含量研究较多,但对新生儿脐血中含量研究和报道较少。特别是A_(2)更少见。为了解血红蛋白A_(2)和血红蛋白F在新生儿脐血中的含量,我们于1984~1985年间对我院妇产科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脐血224份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何富昌王建赵华何恒君
关键词:新生儿脐血胎儿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A正常分娩红细胞
滤除白细胞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的影响初探
目的:评估白细胞滤除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来源于血站的新鲜冰冻血浆30袋(50ml/袋),每袋解冻后分为两组,一组不做处理,为A组;另一组进行白细胞滤除,为B组.分别检测两组样本的凝血系统指标[凝血酶原时间...
张洪为蒋敏赵华李代渝
关键词:滤除白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输血
血清糖蛋白的分析及临床应用
1991年
测定方法和结果①本文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应用 schiff’s 染色对肝炎(n=15),肿瘤(n=10),结核(n=18),风湿热(n=12),中枢经系统疾病病人(n=20)及正常人(n=40)进行了血清糖蛋白的分析.②在 A、α1、α2、(?)、γ各各区带中,肿瘤、结核、风湿热病人以α1糖蛋白的增高为其特点,其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肝炎病人则以γ糖蛋白增高,高于正常组(P<0.01)
赵华李代渝古树林
关键词:肝炎病人湿热病比色杯混合血清医院检验科染色时间
四种方法比较评价梅毒血清学试验
目的用四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对治疗前后的梅毒患者进行检查,并对各项试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20例梅毒患者血清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酶联免疫吸附试...
赵华李代渝雷丽明
关键词:梅毒诊断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风湿性心脏病细胞免疫及调控失衡初探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 (RHD)细胞免疫是否存在异常及其特点 ,为 RHD的早期免疫诊断及今后的免疫疗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 41例 RHD和 44例 RHD伴风湿活动 (RF)患者的 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率、自然杀伤 (NK)细胞数量及活性 ,HL A- DR抗原遗传位点进行了测定 ,并与正常对照组 (5 0例 )比较。结果 :RHD和 RF组细胞免疫功能活性增强 ,表现为 CD4数量增加 ,CD8数量减少 ,CD4/ CD8比值增大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0 .0 5和 P <0 .0 1;RF组淋巴细胞转化率较正常对照组和 RHD组高 (P <0 .0 1) ,NK细胞数量增加 ,但活性降低 (P <0 .0 1和 P <0 .0 5 ) ;RF和 RHD组 HL A- DR4抗原呈高频分布 (5 3.6 %和 47.7% ) ,DR5 呈低频分布(14.6 %和 15 .9% ) (P <0 .0 1)。结论 :RHD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且发生自身免疫趋式 ,其机制可能是细胞免疫调控失衡。 DR4的高频分布 ,可作为
李代渝赵华杨奇袁刚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T细胞亚群NK细胞HLA-DR抗原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的关系,以提高白血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针对24例ALL患者行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分型检测,比较2者在ALL分型上的异同。结果24例ALL患者中,FAB分型L1 15例、L2 7例、L3 2例;WHO免疫分型T-ALL 7例、B-ALL 17例。结论免疫学分型是诊断ALL的重要手段,是对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和修正,它对ALL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程松郭婧澜魏兰赵华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FAB分型
胸腔积液细胞形态学、生物化学、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对胸腔积液进行细胞形态学、生物化学、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探讨其结果在诊断恶性肿瘤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胸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测采用离心推片法及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鉴定细胞性质;LDH、TP、Cl、ALB、TC、Crp生物化学指标在奥林巴斯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CEA、CYFRA21-1、NSE肿瘤标志物在Elecsys 2010上检测,FDP检测采用酶联免疫胶乳凝集法。结果:在选择的60例胸腔积液标本中,有30例胸腔积液为恶性肿瘤,查到癌细胞24例,检出率80%,与病理学、影像学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5%,但是未查到癌细胞并不一定能排除恶性肿瘤,本组资料的癌细胞阳性率为80%(24/30)。LDH阳性率为67%(20/30),FDP阳性率为47%(14/30),CEA阳性率为50%(15/30),CYFRA21-1阳性率为77%(23/30)。TP、Cl、ALB、TC、Crp、NSE的检测在鉴别肿瘤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查到癌细胞和CEA、CYFRA21-1、LDH、FDP的联合检测在鉴别恶性肿瘤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因此在临床诊断中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作为恶性肿瘤诊断的依据,值得大力推广。
赵华卫涛
关键词: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血红蛋白电泳及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诊断β-地中海贫血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电泳与突变基因检测诊断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对100例小细胞底色素贫血病人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将检测结果中MCV<80%,HbA2>3.2%,或HbF>3.1%的判为β地...
赵华何婧菁
冠心病患者血浆t-PA、PAI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赵华杭永伦李代渝
关键词:冠心病血浆T-PAPAI凝血纤溶指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