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志进

作品数:29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骨折
  • 5篇远端
  • 5篇桡骨远端
  • 5篇老年
  • 5篇关节
  • 4篇手术
  • 4篇股骨
  • 4篇复位
  • 3篇引流
  • 3篇桡骨远端骨
  • 3篇桡骨远端骨巨...
  • 3篇髌骨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巨细胞
  • 3篇巨细胞瘤
  • 3篇骨巨细胞瘤
  • 3篇封闭引流
  • 3篇负压
  • 3篇负压封闭

机构

  • 28篇成都市第七人...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9篇谢志进
  • 23篇王彦川
  • 13篇孙伟
  • 11篇余强
  • 7篇胡云洲
  • 7篇黄歆
  • 5篇石建宏
  • 5篇方跃
  • 5篇刘勇
  • 2篇何阳君
  • 2篇杨静
  • 2篇聂枫
  • 2篇段斌
  • 1篇胡瀛洲
  • 1篇郭蓉
  • 1篇胡云州
  • 1篇毛森
  • 1篇江毅峰
  • 1篇石健宏
  • 1篇王涛

传媒

  • 5篇四川医学
  • 3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四川省医学会...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锁髓内钉开放复位治疗股骨、胫骨骨折的体会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开放复位治疗股骨、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5年12月间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胫骨骨折87例(85个病人),男51例, 女34例。年龄19~72岁,平均39岁。股骨骨折24例 ...
王彦川石建宏刘勇黄歆谢志进闫冰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胫骨骨折复位治疗
文献传递
可吸收棒治疗短管状骨骨折
2011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短管状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5年5月~2010年6月应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33例(38处)短管状骨骨折,术后辅以石膏托外固定3~6周。结果 31例(36处)得到随访,时间6~27个月。骨折在术后3~6个月临床愈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可吸收棒髓内固定用于短管状骨骨折治疗,手术简便,固定可靠,同时可以免去二次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谢志进王彦川胡云洲余强孙伟
关键词:可吸收棒骨折骨折固定术髓内
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段应用依托考昔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估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估在下肢骨折手术围术期镇痛中不同时间段应用依托考昔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住院进行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依托考昔术前3d预防性镇痛组(A组)、依托考昔手术日术前2 h预防性镇痛组(B组)、依托考昔术毕麻醉清醒后2h镇痛组(C组),每组30例。记录术后多个时间点的疼痛数字分级法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s,NRS)及术后补救镇痛药物哌替啶注射液的用量,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两组在术后4 h、8 h、12 h、24 h时的NRS评分,及补救镇痛药物24 h使用量方面均优于C组,A、B两组分别与C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之间的比较其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高血压(χ2=2.070,P=0.355)及肝肾功能异常(χ2=1.041,P=0.594)的发生率均不存在差异。结论术前3 d和术前2 h依托考昔在下肢骨折围术期镇痛中均具有明显的预防性镇痛作用,但术前3 d开始口服并不比术前2 h开始口服更具有显著优势。
谢志进方跃
关键词:镇痛COX-2抑制剂下肢骨折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变化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腰椎及对侧髋部骨密度变化,重视骨质疏松的危害性,早期诊断治疗骨质疏松症,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再骨折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的14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骨密度报告进行分析,女93例、男53例,年龄65—94岁,平均78.7岁,其中进行手术治疗的127例。受伤原因:家中跌倒48例、路上行走摔倒73例、非机动车致伤17例、机动车致伤8例。结果所有患者腰椎及对侧髋部骨密度T值均小于-2.5,最小T值为-5.5,其中腰椎骨密度T值普遍低于髋部骨密度,随着患者年龄增加骨密度更加低下,患者对骨质疏松的知识了解肤浅,没有认识骨质疏松的危害性。结论已发生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腰椎及对侧髋部骨密度T值均明显低下,骨质疏松严重,对老年患者应早期进行骨质疏松的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再骨折的发生。
王彦川谢志进石建宏余强孙伟段斌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密度
治疗皮肤擦伤的一种新方法
2014年
目的:探讨采用创面早期抗炎处理+棉丝覆盖法治疗皮肤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使用创面早期抗炎处理+棉丝覆盖法治疗的45例四肢、躯干及颌面等处皮肤擦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该方法治疗皮肤擦伤后有43例得到随访,其中27例在2周内创面愈合,15例在3周内愈合,优良率达93.3%,所有随访病例均无瘢痕增生。结论:使用该方法治疗各部位皮肤擦伤能使创面早期结痂,创面无需覆盖及换药,极大地方便了患者日常生活,后期瘢痕不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皮肤擦伤的实用方法。
谢志进王彦川
关键词:皮肤擦伤
髓芯减压及阿仑膦酸钠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术及阿仑膦酸钠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3月采用经皮斯氏针髓芯减压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23例37髋。结果 23例患者术后48h感觉疼痛明显缓解,自述疼痛缓解过半以上。门诊复查1年内髋关节疼痛复发或者加重7例,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1年以上的16例,临床满意率69.5%。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由术前4~5分下降1~2分。X线片、MRI显示股骨头坏死面积扩大的5例,伴股骨头轻微塌陷的3例。随访期内无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未发生股骨颈骨折。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采用经皮斯针髓芯减压术联合长期服用阿仑膦酸钠治疗有一定功效,可快速缓解髋关节疼痛,延迟股骨头坏死的发展,且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
王彦川杨静谢志进黄歆孙伟余强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术阿仑膦酸钠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采用PFNA(国产)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7例.男性8例,女性19例;年龄69至84岁,平均78.2岁;左侧13例,右侧16例...
王彦川黄歆胡云洲谢志进余强王维发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全腕关节置换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瘤段切除后人工全腕关节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5年3月至2009年4月,采用全腕关节置换方法治疗4例桡骨远端骨臣细胞瘤患者。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23~66岁。4例中例为首诊,1例为肿瘤刮除植骨后复发,1例为肿瘤刮除骨水泥充填后复发。于包膜外切除瘤段,植入定制人工全腕关节,修复桡骨远端骨缺损并重建腕关节。术后就放射学及功能评价进行随访。结果 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45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期内末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假体排斥反应及感染出现;近期人工关节假体无松动、断裂及脱位等并发症,腕关节平均活动度:掌屈48。,背伸35°,尺偏36°,桡偏15°;前臂旋转平均值:旋前38°,旋后55°,腕关节功能良好。结论人工全腕关节置换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较大程度保留了腕关节功能,是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臣细胞瘤的良好方法,特别是应用于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较其他方法复发率更低,术后功能更理想,但其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谢志进胡云洲王彦川孙伟刘勇
关键词:巨细胞瘤腕关节
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髋关节假体周围骨质疏松的早期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在预防及治疗老年髋关节假体周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延长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的使用寿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10月47例有完整资料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访服用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1年后的骨密度变化。结果 47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在服用阿仑膦酸钠1年后,骨密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阿仑膦酸钠在预防及治疗老年髋关节假体周围骨质疏松具有显著作用。
王彦川杨静谢志进余强孙伟石建宏段斌
关键词:老年假体骨密度骨质疏松
氟康唑致精神障碍被引量:8
2009年
1例79岁股癣患者,因股骨头置换术后预防真菌感染给予氟康唑200mg/d静脉滴注。输液完毕后3h,患者出现面色潮红、多语、失眠,呈轻度兴奋状态。次日症状好转,再次输入氟康唑,上述症状复现,并出现定向障碍、情绪亢奋、思维奔逸、幻视及被害妄想。停用氟康唑,改为伊曲康唑0.2g,1次/d口服,2d后症状消失。
谢志进王彦川王涛孙伟何阳君
关键词:氟康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