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泽斌

作品数:23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术后
  • 7篇胃癌
  • 6篇腹腔
  • 5篇胆管
  • 5篇细胞
  • 4篇治疗胃癌
  • 4篇术后胃
  • 4篇术后胃瘫
  • 4篇术后胃瘫综合...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肿瘤
  • 4篇综合征
  • 4篇胃复安
  • 4篇胃瘫
  • 4篇胃瘫综合征
  • 4篇莫沙必利
  • 4篇腹腔镜
  • 4篇必利
  • 3篇引流

机构

  • 22篇甘肃省人民医...
  • 3篇兰州医学院第...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玉门油田

作者

  • 23篇蒋泽斌
  • 16篇高鹏
  • 15篇杨晓军
  • 13篇马炳强
  • 8篇司若湟
  • 7篇李靖
  • 4篇屈坤鹏
  • 2篇哈小琴
  • 2篇刘晓霞
  • 2篇王斌
  • 2篇陈东东
  • 1篇王永胜
  • 1篇黄海云
  • 1篇康兰
  • 1篇彭彩丽
  • 1篇张成荣
  • 1篇陈海红
  • 1篇隋晓霞
  • 1篇周祖邦
  • 1篇徐继梅

传媒

  • 5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使用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对比研究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胆管癌术后患者恢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例胆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肠内外联合营养组(EPN) 26例及全肠外营养组(PN)30例,所有患者以代谢支持为基础进行营养支持,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后3、7 d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率、总胆红素下降率、肝酶(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下降率,肠功能(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手术部位感染(腹腔、伤口)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胆漏的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并在两组之间作出对比分析。结果 EPN组在肠功能恢复时间[(51. 2±4. 4) h]、白细胞计数下降率(0. 438 7±0. 191 5)及中性粒细胞比率下降率(0. 179 5±0. 046 1)、胆红素下降率(0. 502 5±0. 153 5)、肝谷丙转氨酶下降率(0. 688 1±0. 113 3)、谷草转氨酶下降率(0. 617 0±0. 178 8)、住院费用[(87 852. 37±9 127. 04)元]均优于PN组[(72. 0±12. 9) h,0. 090 5±0. 120 3,0. 083 4±0. 036 8,0. 201 5±0. 077 8,0. 251 6±0. 419 0,0. 230 9±0. 437,(109 036. 69±7 949. 71)元,P <0. 05]。但腹胀的发生率(42. 31%)高于PN组(13. 33%,P <0. 05)。胆漏的发生率(7. 69%)与PN组(13. 33%)无明显区别(P> 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胆管癌术后患者恢复较肠外营养有明显的优势。
马炳强蒋泽斌刘晓霞杨晓军李靖杨光明侯亚勃高鹏
关键词:肠道营养胃肠外营养
PTCD联合胆汁回输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减黄联合胆汁回输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5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根治性手术的12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术前采取的措施将患者分为减黄组和对照组。其中减黄组76例,男50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3)岁;患者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行PTCD减黄联合胆汁回输。对照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3)岁;患者仅作常规术前准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胆道炎症指标变化及手术和术后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与入院时相比,减黄组患者术前1 d的ALT、AST、GGT、ALP、TB、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t=-14.19,-18.47,-31.99,-22.86,-24.69,-20.47;P〈0.05)。术后7 d减黄组的ALT、AST、TB及P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8.59,-17.79,-21.76,-8.75;P〈0.05),AL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10.41,P〈0.05)。减黄组行胆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8±14)、(204±2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6±14)、(248±25)min(t=-6.97,-10.55;P〈0.05)。减黄组行胆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11)、(224±2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1±16)、(312±30)ml(t=-14.85,-18.03;P〈0.05)。减黄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3±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3)d(t=-10.85,P〈0.05)。结论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PTCD联合胆汁回输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根治性手术的耐受性,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手术疗效。
杨晓军刘金虎司若湟蒋泽斌马炳强高鹏
关键词:引流术胆汁
炎症性肠病基因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蒋泽斌哈小琴高鹏
关键词:炎性肠疾病基因治疗
莫沙必利对比胃复安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与胃复安在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差异.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2009年1月-2014年12月在院行胃癌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症的7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10m...
蒋泽斌高鹏杨晓军司若湟屈坤鹏马炳强李靖陈东东
关键词:胃癌切除术术后胃瘫综合征莫沙必利胃复安临床药理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在进展期胃癌中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10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来本院接受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0例,按照来院治疗的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腔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根治术。结果:观察组相关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疾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优化了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降低了对患者机体的创伤,预防了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该种治疗方法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张成荣王永胜燕莲高鹏蒋泽斌
关键词:腹腔镜
HGF基因治疗乙酸诱导胃溃疡大鼠实验研究
目的:阐明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在大鼠胃溃疡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和组织分布规律,为HGF在胃溃疡基因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11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平均体质量180g±10 ...
蒋泽斌
关键词:基因治疗胃溃疡肝细胞生长因子减毒沙门氏菌
文献传递
1例卵黄囊肠导管畸形合并脐尿管未闭导致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索对卵黄囊肠导管畸形合并脐尿管未闭导致肠梗阻的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例卵黄囊肠导管畸形合并脐尿管未闭导致肠梗阻的患者,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做好管道护理和皮肤护理,控制腹腔感染,给予营养支持,采用中西医结合及情志护理减轻患者疼痛度,提高治疗的依存性;加强后给予延续性护理。结果:护理过程中,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疼痛;术后13 d,患者病情治愈,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状况良好。结论:提出对此类患者需做好围手术期引流管护理、营养管理、皮肤管理、疼痛管理、功能锻炼管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彭彩丽马炳强祁彩云蒋泽斌司若湟杨晓军高鹏康兰
关键词:脐尿管肠梗阻围手术期护理
肠内和(或)肠外营养支持方式对胆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和(或)肠外营养(PN)支持方式对胆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就诊的胆管癌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进行筛选并纳入研究,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N+EN联合治疗组(简称PN+EN组,n=26)及PN组(n=30)2组。纳入研究的患者手术后使用以代谢支持为基础的营养支持方式,于术前第1天(以下简称术前)、术后第1、3及7天时检测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CD4^+/CD8^+、IgM、IgG、IgA)并进行比较。结果 (1)2组患者的术前基线资料以及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细胞免疫指标比较:在PN+EN组,与术前比较,CD3^+、CD4^+和CD4^+/CD8^+均于术后第1天下降(P<0.05),从第3天开始上升,至第7天时均高于术前(P<0.05)。而在PN组,术后第3天时,CD3+和CD8+继续下降,至第7天时上升,但仍低于术前(P<0.05);CD4+和CD4+/CD8+第3天时开始上升,至第7天时仍低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的CD3+、CD4+、CD8+和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时PN+EN组患者的CD3^+、CD4^+、CD8^+及CD4^+/CD8^+均明显高于PN组(P<0.05)。(3)2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比较:在PN+EN组,与术前比较,从术后第1天开始IgG、IgA和IgM下降(P<0.05),从第3天开始上升,至第7天时均高于术前(P<0.05);在PN组,与术前比较,从术后第1天开始持续下降(P<0.05),至第7天时IgA和IgM略有升高,但仍低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的IgG、IgM和Ig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时PN+EN组患者的IgG、IgM和IgA均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胆管癌患者术后实施EN和PN联合支持治疗较单独实施PN更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马炳强蒋泽斌刘晓霞杨晓军李靖杨光明侯亚勃高鹏
关键词:胆管癌营养支持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目的:为全面了解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比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在多个领域已得到了证实,而对于开展时间相对较短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当前研究主要以可行性和安全性的短期评价为...
蒋泽斌
关键词:循证医学胃癌腹腔镜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
蒋泽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