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园园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通风
  • 2篇气流组织
  • 2篇自然通风
  • 2篇居住
  • 2篇居住建筑
  • 2篇建筑
  • 1篇地下水电站
  • 1篇电站
  • 1篇优化设计
  • 1篇舒适性
  • 1篇水电
  • 1篇水电站
  • 1篇热工
  • 1篇热工性能
  • 1篇热环境
  • 1篇围护结构
  • 1篇夏季
  • 1篇小湾水电站
  • 1篇模型试验
  • 1篇内表面温度

机构

  • 4篇重庆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范园园
  • 2篇马晓雯
  • 2篇侯余波
  • 2篇付祥钊

传媒

  • 1篇暖通空调
  • 1篇全国暖通空调...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深圳市居住建筑夏季降温方式实测与分析
根据深圳市建筑节能标准编制进度要求,于2001夏季对深圳市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作了实测.目的是掌握深圳市住宅因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建筑能耗的实际情况,找出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深圳市建筑能耗的关键因素.根...
范园园马晓雯侯余波付祥钊刘俊跃
关键词:自然通风内表面温度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居住建筑热工性能
文献传递
深圳市居室热环境的优化设计
本文分析了深圳市的气候特征,提出了深圳市居室热环境建议标准,主要论述了优化深圳市居室热环境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筑热工配套措施。
马晓雯范园园侯余波付祥钊刘俊跃
关键词:舒适性隔热气流组织
文献传递
深圳居住建筑夏季自然通风降温实验研究被引量:25
2003年
以深圳市六种布局不同、楼层不同的居住建筑为对象,调查了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了不同通风工况下围护结构内表面以及室内外温湿度,分析了居住建筑在夏季采用自然通风降温的可行性,比较了持续自然通风与间歇自然通风的优劣以及不同遮阳方式的遮阳效果,提出了采用自然通风降温方式的条件及建筑设计中应改进之处。
马晓雯范园园侯余波付祥钊刘俊跃
关键词:居住建筑夏季热环境
小湾水电站自然通风研究
自然通风作为一种节能手段在地下建筑中早有应用,但自然通风也是最复杂和最难调控的通风方式。本论文通过相似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以小湾水电站为原型探讨地下水电站自然通风规律。在获得了自然通风运行机理和规律的基础上,让自然通风这种...
范园园
关键词:地下水电站自然通风模型试验气流组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