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
-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市番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4年广州市番禺区水痘聚集性疫情中突破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分析水痘聚集性疫情中突破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广州市番禺区水痘报告资料和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描述,并按照三间分布对突破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比较。结果 2014年36宗聚集性疫情(4宗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报告临床病例223例,其中76例有明确的接种记录,为突破病例,占34.08%(76/223);第四季度(l0~12月)为发病高峰,病例集中在5~9岁组,全区12个街镇发生聚集性疫情,其中10个有突破病例发生,按有无免疫史分别对时间、年龄和地区分布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时间=5.45、χ2年龄=0.02和χ2地区=1.95,P﹥0.05),显示突破病例与无免疫史的水痘病例的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特征一致。突破病例发病时间与Var V接种时间间隔以3~5年为主,占61.84%。结论广州市番禺区水痘聚集性疫情中突破病例发生率较高,病例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征,显示1剂次Var V的免疫程序对学生的保护作用不足,建议在小学生入学前接种第2剂Var V。
- 苏宁邢启明梁文靖
- 关键词:水痘聚集性流行病学特征
- 广州某大学城建筑工地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的调查处理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查明该岛建筑工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局部暴发的因素。方法:用统一调查表逐例可疑流脑病例进行调查,常规脑脊液涂片检测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分离流脑脑膜炎奈瑟氏菌。结果16例以男性为主、年龄在16岁-54岁、无流脑疫苗免疫史的外地农民工,居住在人均不足5平方米的拥挤宿舍内,引起局部暴发。结论:由于发现及时,处理措施到位,未造成病例死亡和疫情大面积扩散。为防止农民工出现流脑暴发疫情,建议有关部门在农民工招工、务工前接种流脑疫苗。
- 许晓茵秦小洁苏宁李伟强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广州市番禺区2008-2011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掌握广州市番禺区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便为制订科学有效的狂犬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在广州市番禺区狂犬病预防门诊接受诊疗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年间共报告狂犬病暴露人数43 616例,呈高度散发,以7、8月份相对较多;暴露者以>14-44岁年龄段居多;周边街镇暴露水平比中心城区暴露水平低;伤人动物以家犬为主,占71.98%;受伤部位以下肢为主,占48.24%。结论目前番禺区狂犬病暴露人群主要暴露因素为犬,为了有效降低人群狂犬病暴露水平,需加强养犬管理,尤其是家犬;加强狂犬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及防护措施,以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及发病。
- 蔡炜儿李伟强苏宁
-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 广州市番禺区2014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破伤风、水痘的抗体水平监测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2014年健康人群麻疹、风疹、破伤风、水痘的免疫水平,为评价免疫效果、制定疫苗实施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被调查对象,采集血液标本共241份,进行麻疹、风疹、水痘的抗体以及破伤风抗毒素水平监测,同时收集个案资料进行4种疾病抗体阳性率的比较。结果纳入调查的241人中,麻疹、风疹、水痘抗体、破伤风抗毒素阳性率分别为95.85%、83.40%、60.17%和50.21%。不同性别间4种疾病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疹: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风疹:χ2=0.074、水痘:χ2=0.051、破伤风:χ2=0.950,P>0.05)。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麻疹: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风疹: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水痘:χ2=26.74,P<0.01;破伤风:χ2=48.63,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除水痘抗体阳性率城区高于乡镇外,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城区均低于乡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疹: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风疹:χ2=4.84,P<0.05;水痘:χ2=4.66,P<0.05);破伤风的抗体阳性率城区低于乡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P>0.05)。有免疫史者4种疾病抗体阳性率高于无免疫史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麻疹: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风疹:χ2=14.98,P<0.01;水痘:χ2=4.01,P<0.05;破伤风:χ2=19.37,P<0.01)。结论广州市番禺区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抗体水平较好,但水痘和破伤风抗体水平较低,存在薄弱地区与人群。应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和免疫水平监测,同时加强查漏补种工作。
- 邢启明苏宁吴德平
- 关键词:麻疹风疹水痘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 广州市番禺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分析广州市番禺区2005年和2010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掌握网络疫情直报的质量,为进一步完善网络疫情直报提供依据。方法对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子系统中获取的2005年和2010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网络覆盖率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卫生机构中所占的比例均较2005年有所上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卡所占比例较2005年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医生诊断到直报卡平均时间由2005年的3.14d下降为2010年的0.18d。填写卡片不完整、逻辑错误、重复报卡情况明显减少,但仍有发生。结论网络直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但仍须进一步完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疫情报告质量。
- 杨燕君张晖苏宁李伟强
- 关键词:传染病网络直报
- 2010-2012年广州市番禺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比较分析广州市番禺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为规范传染病报告工作提出对策。方法 2010-2012年分别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所有医疗机构进行调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各医疗机构的门诊、住院部和化验室10~30例传染病病例进行调查,并对漏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中文版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2010-2012年共抽查传染病病例2 318例,漏报49例,漏报率为2.11%。2010-2012年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0.44%、3.02%和3.39%,各年漏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38,P〈0.05);不同级别医院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96,P〈0.05);乙类、丙类和广州管理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3.30%、1.11%和2.25%,不同种类的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3,P〈0.05)。其中,漏报率较高的分别是伤寒和副伤寒(33.33%),痢疾(12.5%),感染性腹泻(11.11%)和麻疹(10%)。结论番禺区2010-2012年的传染病漏报率有上升趋势,今后需加强培训和监管,重点是加强私营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 苏宁邢启明李伟强杨燕君
- 关键词:传染病漏报调查
- 某鞋厂苯接触工人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某鞋厂苯接触工人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某鞋厂新员工从事苯接触工作,到本中心参加职业健康体检者共84例。在研究对象刚参加工作,苯接触1年、2年、3年,分别检查血常规五分类,含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容积、大血小板比率、以及血小板压积。应用重复测量资料分析方法探讨各血小板参数在每个检查时点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协方差分析探讨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苯接触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呈下降趋势,从基线(209.60±40.49)×109/L下降至第3年末的(183.96±63.90)×109/L,以第1年变化最显著(P<0.001);血小板压积(0.18±0.09%升至0.25±0.09%)、血小板平均容积(10.48±0.72 fl升至11.02±0.75 fl)、血小板分布宽度(12.63±1.47 CV%升至14.22±2.07 CV%)逐渐上升(P<0.001),但是第1年末至第2年末期间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小板比率(29.16±5.47%升至35.65±5.69%)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协方差分析提示,年龄越大、苯和甲苯接触剂量越高,血小板计数随之减少,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随之增大(P<0.05)。结论对于苯接触人群,血小板参数会随苯接触时间而发生变化,与年龄、苯接触剂量密切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慢性苯中毒的三级预防。
- 梁文靖王维平苏宁邓天海王星力
- 关键词:苯血小板影响因素
- 广州市番禺区户籍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广州市番禺区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感染状况。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番禺区户籍人口进行抽样,对1~59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利用ELISA方法检测HBV五项血清学指标。结果 1~6、7~16、17~59岁组乙肝表面抗原样本阳性率分别为0.61%、1.55%和19.54%,总的样本阳性率为9.57%;男性HBsAg年龄标化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民和工人的HbsAg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干部的anti-HBs阳性发生率较其他职业稍高,而成人职业anti-HBc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儿童和学生。结论随着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显著降低了人群HBsAg携带率以及HBV的流行率,全区5岁以下儿童HBsAg流行率已降至10%以下,全人群HBsAg阳性率已经降至10%以下。
- 苏宁邢启明梁文静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流行病
- 2011-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麻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的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共报告麻疹122例,麻疹发病率逐年上升,分别为0.07/10万、1.82/10万和5.34/10万。5-8月为麻疹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54.1%。发病率呈北部高发的态势,大石街、洛浦街、钟村街和南村镇发病率较高。5岁以下散居儿童是发病主体,占病例总数的59.02%。所有麻疹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110例,占病例总数的90.16%。结论番禺区麻疹发病年龄构成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应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降低麻疹发病率。
- 苏宁邢启明
- 关键词:麻疹发病率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