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丽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1篇电解质失调
  • 1篇血钠
  • 1篇血钠紊乱
  • 1篇牙源性
  • 1篇牙源性皮瘘
  • 1篇源性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 1篇水电解质
  • 1篇水电解质失调
  • 1篇髓内
  • 1篇髓髓
  • 1篇劈裂
  • 1篇皮瘘
  • 1篇肿瘤
  • 1篇重型
  • 1篇重型颅脑

机构

  • 6篇武警四川总队...

作者

  • 6篇王晓丽
  • 4篇杨云峰
  • 3篇刘业
  • 3篇石强
  • 2篇袁润林
  • 1篇周童辉
  • 1篇徐磊
  • 1篇郭晓莉
  • 1篇张腾岳

传媒

  • 2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牙源性皮瘘10例误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减少牙源性皮瘘在皮肤科的误诊。方法分析了10例牙源性皮瘘患者就诊时的临床表现和既往的误诊情况。结果 10例因面部皮损到皮肤科就诊的牙源性皮瘘患者,经口腔科治疗牙病后,皮损均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牙源性皮瘘应与多种皮肤病相鉴别。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以减少误诊。
郭晓莉王晓丽袁润林
关键词:牙源性皮瘘误诊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胶质瘤26例被引量:1
2008年
杨云峰刘业石强王晓丽吴越
关键词:脊髓肿瘤神经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
PDIA3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A3,PDIA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实验分实验组(鳞癌组)和对照组(正常组),各20例。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分别检测两组PDIA3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DIA3在mRNA水平高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617±0.152vs0.226±0.106,P〈0.05)。同样,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DIA3在蛋白水平也呈高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561±0.131vs0.154±0.087,P〈0.05)。结论:本实验研究发现口腔鳞癌组织中,PDIA3在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表达。PDIA3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之一,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
王晓丽袁润林周童辉张腾岳杨云峰
关键词:口腔鳞癌基因表达
预防后颅窝开颅术后脑脊液漏的手术技巧探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后颅窝开颅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后颅窝开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后颅窝开颅术治疗患者87例中,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7例,占19.5%;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技术改进后后颅窝开颅术治疗91例中,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占3.3%。两组脑脊液漏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硬膜的严密不透水缝合、开放气房的完全封闭可有效预防后颅窝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
杨云峰刘业石强王晓丽
关键词:后颅窝开颅脑脊液漏
后牙劈裂保留修复的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后牙劈裂保留修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后牙劈裂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半年至2年,15例患者中14颗牙保留修复效果良好,治疗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咀嚼功能正常,1例效果欠佳。结论此方法优越性大,不拔牙,易被患者所接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法。
王晓丽
关键词:后牙劈裂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后血钠紊乱67例被引量:1
2013年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易并发电解质紊乱,特别是血钠紊乱,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加重原发伤情,甚至发生致命性昏迷和癫。笔者对2005-01至2010-05 89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血钠紊乱的患儿67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9例中,男52例,女37例;〈3岁15例,3~6岁31例,7~14岁43例。
杨云峰石强刘业徐磊王晓丽
关键词:脑损伤水电解质失调小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