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天琳

作品数:34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药物
  • 5篇利奈唑胺
  • 4篇血小板
  • 4篇药学
  • 3篇药物监测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治疗药
  • 3篇治疗药物
  • 3篇治疗药物监测
  • 3篇尿嘧啶
  • 3篇自动监测
  • 3篇纹状体
  • 3篇细胞外
  • 3篇老年
  • 2篇单抗
  • 2篇凋亡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细胞
  • 2篇血药

机构

  • 31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2篇王天琳
  • 10篇蔡乐
  • 8篇陈孟莉
  • 7篇郭代红
  • 4篇朱曼
  • 4篇汤智慧
  • 3篇梁锦湄
  • 2篇王睿
  • 2篇曹丰
  • 2篇柴栋
  • 2篇李晶
  • 2篇范利
  • 2篇吴春福
  • 2篇刘淼
  • 2篇夏蕾
  • 1篇黄翠丽
  • 1篇白艳
  • 1篇郭清华
  • 1篇陈艳
  • 1篇孙艳

传媒

  • 5篇临床药物治疗...
  • 5篇实用药物与临...
  • 5篇中国药物应用...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5篇2025
  • 7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临床特征,为irAEs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食管癌围手术期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病历资料,分析发生irAEs患者的临床特征、干预措施及转归,探讨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所致irAEs的管理要点。结果共纳入66例患者,有19例(28.79%)患者发生irAEs,累计24例次,涉及多个系统,多为轻、中度不良反应,采用对症处理或激素治疗后预后良好,年龄≤60岁患者irAEs发生率显著升高,3例患者因irAEs导致手术延误或停用免疫治疗。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PD-1抑制剂总体安全性良好,临床应加强管理,确保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安全使用,充分促进临床结局的正向改善。
刘金玉蔡乐张筱璇白楠汤智慧王天琳
关键词:食管癌围手术期
肾功能亢进对左乙拉西坦稳态谷浓度及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肾功能亢进对左乙拉西坦片稳态谷浓度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左乙拉西坦片治疗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住院患者,根据左乙拉西坦片治疗方案分为0.5、1.0、1.5 g 3个剂量组,比较各剂量组内肾功能正常患者和肾功能亢进患者稳态谷浓度和疗效。结果共纳入患者47例,其中肾功能正常患者21例,各剂量组分别12、5、4例;肾功能亢进患者26例,各剂量组分别4、9、13例。各剂量组中肾功能亢进患者的左乙拉西坦稳态谷浓度均显著低于肾功能正常患者(P<0.05)。在1.0、1.5 g剂量组中,肾功能正常患者的稳态谷浓度达标率为100%,癫痫发生率为0%;肾功能亢进患者的稳态谷浓度达标率为54.5%,癫痫发生率为40.9%。结论肾功能亢进患者在不同给药方案下,左乙拉西坦稳态谷浓度达标率均低于肾功能正常患者(P<0.05),且癫痫发生率更高(P<0.05)。对于肾功能亢进患者,应适当地增加用药剂量。
王蓉蓉李树邓秀丽蔡乐李荣艳郑湘锦王天琳
关键词:治疗药物监测谷浓度疗效
一例多药联合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患者的药学监护体会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患者的药学监护经验。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多药联合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患者的全程药物综合管理,对患者体温异常进行了药学鉴别,对不典型表现进行了机制分析,为再次面对类似病例提供了合理用药建议。结果经过抗精神病药停药和减量后,患者体温下降,转归良好。结论临床药师在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监护过程中,应具备识别、鉴别药品不良反应的敏锐能力,切实帮助临床团队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药物风险。
王天琳马玉宝李渊源夏蕾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药学监护
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基本药物使用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中使用的适用性,为加强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管理、遴选以及完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7地区15家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中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开展问卷调研,了解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信息以及用药清单等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53份,患者平均患病种数为2.8种,共使用药品3952例次,平均每人使用3.8种,其中使用基本药物2761例次(69.9%,2761/3952),使用至少1种基本药物例数占总例数的92.6%(975/1053)。患者使用例次较高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降糖药、降压药和调脂药;排名前10位的药品分别为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二甲双胍、美托洛尔、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瑞舒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卡波糖和胰岛素,绝大多数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结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在老年患者中使用比例较高,是其治疗药物管理中的核心药物,加强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动态调整和使用管理对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具有重大意义。
王天琳刘传斌蔡乐曹丰梁锦湄刘淼陈孟莉范利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基本药物
基于HIS数据的住院人群癫痫发作自动监测模块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依托临床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构建住院人群癫痫发作自动监测模块,为癫痫发作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提供高效的数据挖掘工具。方法:搜集指南、文献、自发报告中与癫痫相关的描述词为初始关键词集,通过预实验对初始关键词集进行初筛分类,利用文本分类技术与决策树建立报警规则,利用ADE-ASAS-Ⅱ的自定义功能与屏蔽功能对模块进行调试,确定模块最佳设置。扩大监测样本量对模块进行验证,对阳性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及发作原因进行统计描述。结果:以5557例经人工审查的住院患者为测试数据,对模块进行反复调试后,最终确定决策树各分支报警关键词共37个,标题屏蔽关键词12个,模块阳性预测值(PPV)为13.86%,召回率(R)为100.00%。监测我院2021年5月共14549例在院患者,通过纳排甄别得到90例癫痫发作患者,PPV为14.59%,发生率为0.62%,其中急性症状性癫痫发作53例,以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发作原因以神经系统肿瘤手术最为常见。结论:基于ADE-ASAS-Ⅱ建立的癫痫发作主动监测模块,可以高效、全面、快速的获取住院人群中的目标病例,能够为癫痫发作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提供可靠的文本数据挖掘工具。
卢京川郭代红高奥伏安李超郭海丽王天琳石廷永
关键词:癫痫发作数据挖掘自动监测决策树
利奈唑胺对人血小板细胞的凋亡作用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对人血小板的凋亡作用。方法:用两步离心法制备人富血小板血浆并纯化血小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评价血小板损伤程度,用Annexin V法检测磷酯酰丝氨酸外翻,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利奈唑胺剂给药4 h可剂量依赖性引起磷酯酰丝氨酸外翻增加,Caspase-3活性增加。150μg·m L-1利奈唑胺给药4 h可引起血小板LDH释放增加。结论:利奈唑胺可引起人血小板凋亡。
王天琳郭代红柴栋张波王睿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凋亡乳酸脱氢酶CASPASE-3
生血宁片防治缺铁性贫血症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1年
生血宁源自蚕砂提取物,主要成分为铁叶绿酸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疗效确切的中成药之一。笔者对近年来生血宁治疗ID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王天琳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生血宁片
利奈唑胺对大鼠血细胞的影响及与氧化应激间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对大鼠血细胞的影响及与氧化应激间的关系。方法将80只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利奈唑胺50、100、250 mg/kg组,连续给药15 d,监测血细胞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250 mg/kg利奈唑胺可引起大鼠血细胞减少,血清SOD、CAT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100、250mg/kg利奈唑胺可引起大鼠血清NADPH含量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利奈唑胺对大鼠血清GSH、GSH-Px活性无显著性影响。结论高剂量利奈唑胺较长时程给药后可引起大鼠血细胞减少,其机制可能与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后诱导脂质过氧化产生有关。
王天琳郭代红张鑫义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细胞氧化应激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起搏器植入围术期抗凝治疗一例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从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围术期抗凝方案制订,以及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进行药物监测与调整等角度,阐述了临床药师对1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起搏器植入围术期抗凝治疗展开药物治疗管理的全过程。药师通过有效的抗凝治疗管理,在患者围术期抗凝治疗方案优化和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患者围术期用药安全有效。
张筱璇王天琳陈孟莉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起搏器围术期
左乙拉西坦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及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结果,为重症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2年8月左乙拉西坦TDM数据和病历资料,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方案及谷浓度、峰浓度达标情况,探讨左乙拉西坦的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64例次左乙拉西坦TDM数据,包括36例谷浓度和28例峰浓度,仅有36.1%患者的谷浓度达标。进行左乙拉西坦TDM的重症患者占52.8%,其中76.9%的重症患者存在肾功能亢进(augmented renal clearance,ARC)现象。1.5每12 h 1次未达标组的重症患者可能存在更加严重的ARC。结论左乙拉西坦的临床血药浓度达标率偏低。对于重症患者,应注意识别ARC,并根据TDM和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适当调整左乙拉西坦用药剂量。
王蓉蓉蔡乐李荣艳陈孟莉王天琳
关键词:治疗药物监测重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