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兆珍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德育
  • 4篇大学生
  • 4篇道德
  • 4篇教育
  • 3篇社会主义
  • 3篇主义
  • 3篇高校
  • 3篇高校德育
  • 2篇道德教育
  • 2篇德教
  • 2篇市场经济
  • 2篇潜在课程
  • 2篇课程
  • 1篇大学生思想
  • 1篇大学生思想状...
  • 1篇大众化
  • 1篇大众化教育
  • 1篇当前大学生
  • 1篇道德关系
  • 1篇德育路径

机构

  • 9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王兆珍
  • 3篇赵希波
  • 3篇孙国翠
  • 1篇侯俊平

传媒

  • 2篇山东青年政治...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秘书之友
  • 1篇山东省青年管...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山东省农业管...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潜在课程的开发
开发德育潜在课程有国内外深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这对我们今天开发德育潜在课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潜在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认识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行为规范功能.探讨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可以为潜在课程的开发提供启示与...
王兆珍
关键词:潜在课程道德教育市场经济德育资源
文献传递
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性别差异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男女大学生在政治思想、政治信仰、价值观、道德观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是性别差异本身、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学生成长环境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男女差异,必须根据男女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性别差异教育。
孙国翠王兆珍赵希波
关键词:大学生性别差异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被引量:13
2006年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进人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本文探讨了转变就业观念的理论及现实依据,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原因,并提出了学生应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王兆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念大众化教育
从以人为本视角看高校德育被引量:1
2007年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用以人为本新理念审视高校德育实践,发现存在着德育主体认定的偏失、德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德育定位导向的偏离、德育职能作用的偏虚等不足;高校德育工作应在贯彻以人为本新理念的实践中增强实效性。
王兆珍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德育
开发德育潜在课程的策略被引量:3
2005年
德育潜在课程的开发 ,旨在整合、设计诸多教育因素 ,强调与显性课程的“兼容”与“渗透” ,利用“显性”和“潜在”两种德育资源 ,提高德育实效。德育潜在课程主要存在于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之大领域 ,因此开发德育潜在课程的策略是 :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 ,挖掘显性课程中潜在课程的作用 ,开展深入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学校制度建设 。
王兆珍
关键词:德育潜在课程
市场经济背景下高校德育路径之探索被引量:1
2007年
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有“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市场法则催生着道德关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作用并不都是积极有益的,它在把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向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时候,其负面作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约,也会使社会思想道德在呈现新的面貌的同时,出现某些退化乃至变质的现象。
王兆珍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德育经济背景道德关系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倡导爱岗敬业精神
1996年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显得更为突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倡导和弘扬敬业精神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王兆珍
关键词:职业道德建设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职业岗位
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被引量:1
2006年
高校道德教育必须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应从学习、立志、实践、自省四个环节激发其内在动能。
王兆珍赵希波孙国翠
关键词:道德荣辱观大学生
弘扬人文精神 培养跨世纪人才
1999年
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怎样培养既懂科学又有报国之志的人才?工科院校怎样增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这是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其核心是如何做人。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其...
王兆珍
关键词:人文精神教育跨世纪人文素质人文科学教育
办公室群体动力结构初探
1997年
办公室群体动力结构包括三大要素:凝聚力、驱动力和耗散力.其中凝聚力是保证办公室群体稳定的因素,驱动力是促使群体进取的因素,耗散力则是破坏群体稳定和进取、降低群体政绩和效率的因素.这三种动力构成要素同生并存于办公室群体中,他们相互作用、彼此转化,推动着群体的演变和发展.了解了办公室动力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就可以积极引导办公室群体朝着预定目标前进,推动办公室工作高效运转.
王兆珍侯俊平
关键词:群体动力凝聚力驱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满足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