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异物穿孔累及心包一例
- 2019年
- 1一般资料患者:男,58岁,剑突下疼痛、胸闷、呼吸困难半天入院;无发热、咳嗽,无吞咽困难、呕吐、便血,无异物吞入病史。患者血压平稳。胸部CT平扫示食管下段前壁内见条状高密度金属影,一端位于食管腔内,另一端位于心包内,未达心肌,心包内见弧形稍低密度影,CT值约42Hu;增强后左心房未见明确造影剂外渗。CT诊断:食管下段金属异物穿孔合并心包积血可能大。该患者经消化内科、胸外科会诊后在内镜下取出异物,为一段金属丝,长约1.8cm,直径约0.1cm,弯曲呈波浪状。异物取出后对症治疗一周,症状逐渐缓解、消失,复查胸部CT,纵膈内未见感染征象,心包积血吸收减少。
- 常燕翔王强荣王亚军陈进成瑶王勇
- 关键词:食管异物胸部CT平扫食管下段心包积血造影剂外渗
- 128层CT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评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心肌桥的诊断效能,评估壁冠动脉狭窄程度。方法对1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VR、MIP、MPR、CPR对血管进行重建,短轴多平面重组,分析血管在收缩期或舒张期血管狭窄程度。结果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中,MPR/CPR/MIP重建更有利于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的显示;共检出30例心肌桥,34段;19例发生在前降支,10例发生在回旋支,1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1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邻近冠状动脉粥样板块形成;1例合并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结论 128层螺旋CT结合多种图象后处理技术,尤其MPR/CPR/MIP重建可以清晰显示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是一种能够无创、准确诊断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的重要手段。
- 武汉忠陈进王强荣王亚军常燕祥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 3D-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价值探讨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3D-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23例经2D-DSA介入或手术证实的动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CTA成像及减影CTA成像。结果:23例患者发现27个动脉瘤,其中2例患者瘤体较小,2D-DSA检查为阴性,其中DSA发现1例,CTA检查为阴性。结论:3D-MSCTA能够较好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及载瘤动脉。
- 王亚军王强荣陈进
- 关键词:MSCTA影像诊断动脉瘤
- 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在MB-MCA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在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MB-MCA)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就诊的疑似MB-MCA患者212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冠状动脉造影(CAG)与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CTA)检查,对比CAG检查和CTA检查诊断一致性与狭窄程度与长度,分析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CTA检出浅在型MB-MCA52例,深在型MB-MCA44例,共99段MB-MCA段数,CAG检出浅在型MB-MCA47例,深在型MB-MCA44例,共94段MB-MCA段数,两种检查方法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浅在型MB-MCA的MB长度明显大于CAG检查(P<0.05),CTA检查与CAG检查检出浅在型MB-MCA的MCA狭窄度,深在型MB-MCA的MB长度及MCA狭窄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CTA检查诊断深在型MB-MCA与浅在型MB-MCA阴阳性均与CAG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1,Kappa值=0.91)。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可有效诊断MB-MCA,并评估患者实际病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王亚军
- MRI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及其邻近器官侵犯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ADC图在前列腺癌及其邻近器官侵犯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常规扫描和DWI扫描,DWI序列取b值为0、100、800及200、1000两组分别扫描,分析DWI表现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并测量癌肿区及周围侵犯区的ADC值。结果前列腺癌病灶和邻近组织侵犯的病灶在两组扫描中5个序列DWI图上均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所有病例的ADC值均低于(897.4±67.5)×10-6。结论 DWI成像检查在前列腺癌及其周围侵犯的诊断中具有特征性表现,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王强荣陈进王亚军夏茜丁娟娟
-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