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业忠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铁路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总管
  • 2篇胆总管结石
  • 2篇取石
  • 2篇结石
  • 1篇代偿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原发性肝癌并...
  • 1篇失代偿
  • 1篇失代偿期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镜
  • 1篇取石困难
  • 1篇酶免疫
  • 1篇酶免疫法
  • 1篇门静脉
  • 1篇门静脉癌栓
  • 1篇免疫法
  • 1篇内镜
  • 1篇内镜下治疗

机构

  • 5篇郑州铁路局

作者

  • 5篇王业忠
  • 3篇夏兴洲
  • 2篇阎国亭
  • 2篇杨恩茹
  • 1篇陈曦
  • 1篇丁广成
  • 1篇孙霞
  • 1篇王长武
  • 1篇李萱
  • 1篇马颖光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和乙肝后硬化患者血清IgM型HBcAb测定的临床意义
2002年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 (PHC)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gM型HBcAb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免疫法测定HBsAg阳性PHC组 (40例 )和乙肝后肝硬化组 (45例 )血清IgM型HBcAb的阳性率。结果 :HBsAg阳性PHC组IgM型HBcAb的阳性率 (2 3/40 )明显高于乙肝后肝硬化组 (6 /45 ) ,P <0 .0 0 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血清IgM型HBsAb是HBsAg阳性PHC的肿瘤标记物。
王业忠
关键词:PBC酶免疫法
Υ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临床研究
夏兴洲丁广成阎国亭马颖光王长武李惠敏陈曦王业忠许晓芳
该项目的应用领域为临床,技术原理是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结合三维定向适行放射治疗(3-DCRT),性能指标为患者肝功能情况及AFP,临床生存时间,近期疗效评价标准按WHO肿瘤即期疗效报告标准评定;早期放射反应评价,肝...
关键词:
关键词:Γ刀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TACE
经十二指肠镜胆总管结石首次取石失败的原因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王业忠夏兴洲杨恩茹孙霞李萱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取石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探讨内镜下胆总管结石取石困难(不包括ERCP插管失败者)的原因及对策,提高取石成功率。作者分析本院近4年来内镜下取石出现困难19例的原因及处置。认为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前应掌握好适应证,术中发生困难时采取正确的对策可以提高取石成功率。
王业忠夏兴洲阎国亭杨恩茹
关键词:内镜胆总管结石取石困难
苦参碱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30例疗效观察
2000年
1998年8月~1999年7月我们采用苦参碱静点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异常患者30例,经与对照组比较,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将全部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6~75岁。对照组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33~70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纳差、乏力、肝区不适等临床症状。两组在病情程度、临床表现、年龄、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55例患者中42例既往有明确的慢性肝炎病史。全部患者血清HBsAg、HBVDNA均为阳性。所有病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及B超、CT检查,明确了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55例患者中,有47例血清ALT高于正常。
王业忠王璞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苦参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