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锋

作品数:29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肾上腺
  • 6篇精索
  • 6篇精索静脉
  • 6篇静脉
  • 5篇曲张
  • 5篇肿瘤
  • 5篇腺肿瘤
  • 5篇精索静脉曲张
  • 5篇静脉曲张
  • 5篇包皮
  • 4篇影像
  • 4篇肾上腺肿瘤
  • 4篇外科
  • 4篇精子
  • 4篇环切
  • 4篇包皮环
  • 4篇包皮环切
  • 3篇肾上腺疾病
  • 3篇显微外科
  • 3篇环切术

机构

  • 1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0篇广州军区广州...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9篇潘锋
  • 18篇潘连军
  • 10篇胡卫列
  • 7篇张兴源
  • 7篇张爱霞
  • 7篇张峰磊
  • 5篇赵丹
  • 4篇姚华强
  • 3篇戴玉田
  • 3篇沈文
  • 2篇何增
  • 2篇赵永斌
  • 2篇马洁桦
  • 2篇张利朝
  • 2篇尹吉林
  • 2篇王元利
  • 2篇石亮
  • 2篇徐志鹏
  • 1篇王欣璐
  • 1篇阚延静

传媒

  • 10篇中华男科学杂...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神经鞘瘤1例被引量:2
2008年
潘锋胡卫列姚华强
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包皮环切32例术后护理体会
张爱霞潘连军潘锋
精子DNA甲基化异常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索精子DNA甲基化水平异常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9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配偶不明原因流产或胚停育男性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孕前体检男性46例作对照。行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分析,以改良精子染色质扩散法检测精子DNA碎片化指数。精子DNA甲基化水平检测采用甲基化定量试剂盒,运用比色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不明原因流产组大晕环精子百分率[(45.50±26.27)%vs(36.49±23.06)%]显著降低(P=0.038),精子头部异常比例[(77.08±12.21)%vs(81.09±10.89)%]显著增高(P=0.049),精子DNA甲基化水平[(0.47±0.33)vs(0.36±0.26)ng/μl]显著降低(P=0.035);并且精子DNA甲基化水平与大晕环精子百分率呈正相关(r=0.546,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精子头部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胚停育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P=0.049),而精子高甲基化水平是早期自然流产/胚停育的保护因素(OR=0.244,P=0.03)。结论:精子DNA甲基化水平异常可能是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或胚停育的原因之一。
潘连军马洁桦张峰磊赵丹潘锋张兴源
关键词:精子DNA甲基化自然流产
IgA肾病伴肾上腺疾病7例分析
2007年
沈文胡卫列吕军王元利赵永斌邓志雄潘锋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
胃间质瘤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2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指导诊疗。方法:对2例胃间质瘤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诊疗方法、误诊原因及预防。结果:胃间质瘤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极易引起误诊、误治,本组2例均误诊为左肾上腺肿瘤。其中1例合并高血压症状,更易导致误诊。结论:胃间质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多样,应引起我们对该病的重视。
潘锋胡卫列姚华强张利朝肖远松沈文
关键词:误诊
巨大前列腺肉瘤3例分析
2008年
宁小良李清荣胡卫列潘锋胡辉
显微外科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生育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显微外科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生育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泌尿男科接受显微外科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手术治疗的65例精索静脉曲张伴有生育功能及性功能下降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精液及血清学检测、睾丸彩超检查、调查问卷等方法,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精子浓度及活力、正常精子比例、黄体生成素、血清总睾酮水平、睾丸体积、男性性功能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IEF-5)等指标的变化,以评判患者术后生育功能和性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相关指标统计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患者在精子浓度[(51.99±27.56)×10^(6)/mL vs(40.83±24.67)×10^(6)/mL]、精子总活力[(40.25±7.74)%vs(28.68±6.29)%]、正常精子比例[(3.83±0.91)%vs(2.65±0.86)%]、黄体生成素[(3.25±0.68)mIU/mL vs(4.57±0.72)mIU/mL]及血清总睾酮水平[(4.29±0.80)ng/mL vs(3.35±0.64)ng/mL]、IIEF-5评分[(18.05±2.10)分vs(14.70±1.53)分]等均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睾丸体积大小在手术前后[(11.44±1.54)mL vs(11.60±1.61)mL]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显微外科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育功能,也能改善患者血清睾酮水平及性功能。
李海博潘锋张峰磊潘连军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生育功能
显微外科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附94例报告)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2月显微外科术治疗94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94例中,主要因睾丸坠胀不适、疼痛等症状就诊者36例;主要因不育或少弱精子症就诊者58例。经腹股沟途径或外环口下途径行显微外科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术后1、3、6个月随访相关并发症及精液参数改善等情况。结果:获得随访6个月至2年的患者88例,失访6例。术前主要以睾丸坠胀不适、疼痛等症状就诊获得随访的32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者21例(65.6%),减轻6例(18.8%),无改善5例(15.6%)。获得随访的56例不育或少弱精子症者术前精子浓度及活力为[(a+b)%]为(8.26±1.68)×106/ml、(5.25±1.09)%,术后3个月及6个月分别为(15.47±3.21)×106/ml、(18.39±4.05)×106/ml和(13.34±5.16)%、(17.23±4.69)%,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均<0.01)。结论:显微外科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可有效改善睾丸疼痛、坠胀不适等症状,并提高精子浓度和活力。
潘连军潘锋张兴源刘勇张锋磊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显微外科
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在环套法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环套法包皮环切术是包皮环切的常用术式,但术后短期内往往可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本研究探讨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在环套法包皮环切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选取单纯包皮过长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罗哌卡因组,每组60例,分别在1%的盐酸利多卡因及0.375%的盐酸罗哌卡因阴茎根部阻滞麻醉下行环套法包皮环切术,术后第2天以数字疼痛量表对术后短期内的疼痛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局麻药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术后短期内出现较为剧烈的疼痛,其中81.7%(49/60)的患者疼痛难忍,需服用镇痛药;而罗哌卡因组93.3%(56/60)的患者疼痛轻,仅4例患者需用镇痛药。罗哌卡因组疼痛评分(2.4±1.6)较对照组(6.8±1.8)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可有效防止"商环"包皮环切术后短期内的剧烈疼痛。
潘连军张爱霞潘锋张兴源刘勇张锋磊
关键词:疼痛
18F-FDG PET/CT在肾上腺疾病诊断中应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对比研究18F-FDG PET/CT对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肾上腺病变共25例32个病灶,9个病灶行18F-FDG PET/CT,CT及MRI检查,余均行CT和18F-FDG PET/CT检查,所有病灶靠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结果:18F-FDG PET/CT的疾病良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9%,100%,疾病诊断准确性为90.6%,CT分别为85.7%,94.4%,78.1%。MRI疾病诊断准确性为77.8%。良恶性病变的标准摄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扫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后平扫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原发病灶大小与标准摄取值相关系数为0.351。以3.1作为标准摄取值临界值,其对应的良恶性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4.4%。结论:18F-FDG PET/CT诊断肾上腺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于CT和MRI,还可显像全身情况,但髓样脂肪瘤行CT检查是最佳选择。原发病灶大小与标准摄取值无相关性,最佳区分良恶性病变的标准摄取临界值为3.1。
潘锋胡卫列尹吉林韩立新王欣璐乔国庆
关键词:肾上腺疾病PET/CT影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