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汉鼎
- 作品数:48 被引量:39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 何谓现象学的“事情本身”(Sache selbst)(上)——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理解之差异被引量:25
- 2009年
- 现象学家常讲到"事情本身"。胡塞尔说,"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说,要"从事情本身出发处理前有、前见和前把握";伽达默尔说,"理解的经常任务就是作出正确的符合于事情的筹划,这种筹划作为筹划就是预期,而预期应当是‘由事情本身'才得到证明"。实际上,在维特根斯坦之后,现象学走了另一条关于"事情本身"的理解之路:胡塞尔以客观对象与原本的主观的被给予方式之间的先天相关性,指明了"事情本身"与意向意识的关联性;海德格尔以此在替代了胡塞尔的先验意识或先验自我,从而以此在诠释学阐明了"事情本身"与此在的生存性相关;伽达默尔把"事情本身"理解为在存在中和通过存在展现自身的东西——存在是语言,所以"事情本身"就是展现自身于语言中和作为"观"(Ansicht)的东西,从而为"事情本身"的语言性和历史性理解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哲学诠释学的根本基础。简言之,"事情本身"对于胡塞尔来说就是意向性,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是生存性,而对于伽达默尔来说就是历史性。
- 洪汉鼎
- 关键词:现象学胡塞尔伽达默尔
- 2004:诠释学与中国被引量:4
- 2006年
- 相对于2003年略显平实的情形,2004年度国内学界的诠释学研究一定意义上更为活跃、热烈。在西方诠释学的文本适译与理论研究方面,不乏可圈可点之处;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研究领域涌现了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诠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联性研究已有实践性的探索和具体的建构;诠释学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渗透方面,于美学与诗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传媒学诸领域都有新的进展和开拓。
- 陈治国洪汉鼎
- 关键词:诠释学中国诠释学
- 论伽达默尔的“事情本身”概念被引量:9
- 2011年
- 通过回顾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关于"事情本身"(Sacheselbst)的理解,提出伽达默尔的"事情本身"既不是胡塞尔的"意向性",也不是海德格尔的"生存性",而是"历史性"。论文最后还针对当代德国诠释学学者对伽达默尔的"事情本身"概念的解释,提出自己不同看法。
- 洪汉鼎
- 关键词:伽达默尔历史性
- 论哲学诠释学的阐释概念
- 2021年
- 一、阐释与事件--阐释的本质阐释是文本与阐释者之间发生的共时性而非同时性的效果历史事件。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理解和阐释都是理解荇或阐释者与理解或阐释对象之间的一种生发事件,从过程来看,它就是Geschehen,即发生,从结果来看,它也就是Ereignis,即事件不论Ge-schehen。
- 洪汉鼎
- 关键词:哲学诠释学伽达默尔阐释者EREIGNIS共时性
- 《逻辑哲学论》对维也纳学派的影响和经验主义解释问题被引量:7
- 1987年
- 《逻辑哲学论》对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特别明显地表现在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基本观点中。维也纳学派的奠基人莫里斯·石里克很早就在奥斯特瓦尔德的《哲学年鉴》(1921)上读到过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德文版,对这部著作发生了强烈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很快在维也纳学派内部传开和扩大了。数学家韩恩(Hans Hahn)
- 洪汉鼎
- 关键词:逻辑哲学逻辑句法弗雷格维也纳学派逻辑经验主义
- 何谓现象学的“事情本身”(Sache selbst)(下)——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理解之差异被引量:6
- 2009年
- 现象学家常讲到"事情本身"。胡塞尔说,"回到事情本身";海德格尔说,要"从事情本身出发处理前有、前见和前把握";伽达默尔说,"理解的经常任务就是作出正确的符合于事情的筹划,这种筹划作为筹划就是预期,而预期应当是‘由事情本身’才得到证明"。实际上,在维特根斯坦之后,现象学走了另一条关于"事情本身"的理解之路:胡塞尔以客观对象与原本的主观的被给予方式之间的先天相关性,指明了"事情本身"与意向意识的关联性;海德格尔以此在替代了胡塞尔的先验意识或先验自我,从而以此在诠释学阐明了"事情本身"与此在的生存性相关;伽达默尔把"事情本身"理解为在存在中和通过存在展现自身的东西——存在是语言,所以"事情本身"就是展现自身于语言中和作为"观"(Ansicht)的东西,从而为"事情本身"的语言性和历史性理解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哲学诠释学的根本基础。简言之,"事情本身"对于胡塞尔来说就是意向性,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是生存性,而对于伽达默尔来说就是历史性。
- 洪汉鼎
- 关键词:现象学胡塞尔伽达默尔
- 2005:诠释学与中国被引量:4
- 2007年
- 2005年度国内学界的诠释学研究整体上可以说表现为一种比较平稳的态势:在西方诠释学理论的迻译与研究方面,针对性的引介与积累性的探索兼而有之;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相结合方面的研究持续推进;诠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联性探讨仍有诸多争论;诠释学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渗透方面,虽然伴随着研究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存在学术含量与水准参差不齐的问题,但是依然不乏严肃性的、规范性的著述成果。
- 陈治国洪汉鼎
- 关键词:诠释学中国诠释学
- 物质是实体吗?被引量:1
- 1982年
- 实体,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中被理解为可变性质的不变承担者。实体是那种在现象的变化中其自身保持不变的东西。这种意义上的实体,在康德那里是这样说的:“但是实体,它是一切实在东西的基础,也就是为事物的存在所固有,就一切属于限在的事物而言,实体只能被设想为规定。”另外,康德又说:“在世界一切变化的东西之中,实体保持不变,而只有偶性才发生变化。”机械唯物主义者寻找物质实体,寻找原初物质。
- H.霍尔茨李烈炎洪汉鼎
- 关键词:承担者现代物理学强相互作用爱因斯坦守恒定律机械唯物主义
- Auslegung(阐释)与Erklarung(说明)——一种概念史的研究
- 2024年
- 当代哲学诠释学的关键概念是Auslegung(阐释)与Erklarung(说明)。如果从横面分析,它们的区分正是人文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正如狄尔泰所说:“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心灵生活”;如果从纵面分析,即从诠释学解释概念发展的阐释-说明-阐释这三阶段分析,当代阐释学正实现了马克思关于哲学家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的要求。当代中国要成功地积极参与到“改变世界”的伟大行动中,就要形成“解释世界”的底气、能力和话语权。
- 洪汉鼎
- 关键词:诠释学
- 西方诠释学的源流与精神特质——洪汉鼎先生访谈(上)被引量:5
- 2012年
- 黄小洲:关于Hermeneutik的词源学问题,您在《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一书中说,这个词源于赫尔墨斯(Hermes)这个信使之神,赫尔墨斯的任务是向人传递诸神的消息和指示,因而Herme-neutik就包含理解、解释和翻译的意思,它是一种语言转换工作,化陌生为熟悉。到目前为止,您还在坚持这个观点吗?
- 洪汉鼎黄小洲
- 关键词:诠释学精神特质源流词源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