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少利
- 作品数:37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温度、光照对秦岭岩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以珍稀濒危植物秦岭岩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揭示秦岭岩白菜种子的萌发特性,为人工扩繁体系的构建及野生种群的回归复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秦岭岩白菜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两者互作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在适宜的温度下(20℃~25℃),秦岭岩白菜种子萌发启动快,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高;温度过低(10℃)或过高(30℃)种子萌发延迟,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明显降低。光照对种子萌发的起始时间无明显影响;但全光照或半光/半暗条件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率明显比黑暗条件下高。温度是影响秦岭岩白菜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在20℃~25℃下采取全光照或半光/半暗环境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
- 毛少利李阳李倩周亚福
- 关键词:温度种子萌发
- 一种多功能UV-B辐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UV‑B辐射装置,包括底座、灯臂、紫外线灯源、挡板,所述灯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紫外线灯源相连,所述挡板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紫外线灯源上设置有滤光膜;还包括控制器、紫外...
- 李倩毛祝新王宇超毛少利李为民
- 文献传递
- 中国蛩螽亚科一新纪录属(直翅目,螽斯科)被引量:1
- 2012年
- 报道了中国蛩螽亚科新纪录属和新纪录种,即三岛螽属Tamdaora Gorochov,1998和大三岛螽Tamdaora magnifica Gorochov,1998,并首次描述了该种的雌性。大三岛螽雄性肛上板分为左、右两叶,每叶具1短的上突和1较长的下突,左、右上突基部愈合。雌性产卵瓣背、腹缘光滑,腹瓣稍长于背瓣,端部尖;下生殖板长卵圆形,基缘弧形凹入,侧缘向腹面卷,后缘微凹。
- 边迅石福明毛少利
- 关键词:螽斯科
- 一种克隆植物UV‑B辐射实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隆植物UV‑B辐射实验系统,包括实验池、植物培养模块、UV‑B辐射模块、外源施加模块、植物生长及生理指标检测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控制器、电源模块。本发明将自动完成均质化供试克隆植物的培养、异质性UV...
- 李倩王宇超李阳李为民毛少利
- 白鲜营养器官黄柏酮和梣酮的组化定位及含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 2017年
- 采用组织化学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秦岭产药用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营养器官白鲜皮(根皮)、木质部、茎和叶中萜类物质的组织定位及黄柏酮和梣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组织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根中,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多年生根的周皮、次生韧皮部、韧皮部的油细胞、维管形成层以及木质部的薄壁组织中;在茎中,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茎的表皮、紧贴表皮的分泌囊、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薄壁细胞、髓部以及紧贴茎表皮的分泌囊中;在叶中,萜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叶的表皮、头状腺毛、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及维管束位置的薄壁组织中。HPLC测试结果表明:白鲜植物体除药用部位白鲜皮外,在木质部、茎和叶中均含有萜类物质黄柏酮和梣酮;试验测试样本白鲜皮中黄柏酮和梣酮的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2015);在除营养生长期外几个生长阶段的木质部以及盛花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I的茎和叶中,其黄柏酮含量亦均符合药典标准,其中盛花期白鲜茎和叶中黄柏酮的含量为药典最低含量标准的2~4倍多。秦岭终南山产白鲜皮品质优良,白鲜的根木质部、茎和叶用来提取黄柏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建议实践中针对不同需求综合利用白鲜非药材部位。
- 周亚福毛少利石新卫王宇超卢元
- 关键词:白鲜皮组织化学植物化学
- 珍稀濒危植物猬实的开花特性与传粉生物学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对迁地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猬实的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昆虫种类、访花频率、花粉与胚珠比(P/O)、异交指数(OCI)进行观测。结果表明:猬实的单花期约为7d,种群花期约为14d,花冠展开后2~3h,花粉活力达到最高,约为90%,3d后花粉基本不具活力。在整个单花期,柱头一直具可授性,花冠展开后第2天可授性最强。花粉与胚珠比(P/O)为(398.1±63.7),异交指数(OCI)为3,表明猬实是以异交为主,自交亲和的繁育系统,有时需要传粉者完成传粉过程。猬实的访花昆虫有10余种,以膜翅目蜜蜂科和隧蜂科昆虫为主,另外还有少量双翅目食蚜蝇科昆虫,偶见鳞翅目的柑橘凤蝶和长喙天蛾,其中以蜜蜂科蜜蜂属昆虫传粉效率最高。迁地保护的猬实未见结籽,其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毛少利周亚福李思锋张莹
- 关键词:猬实开花特性传粉者传粉生物学
- 白鲜的生物学与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3年
- 中药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为中国重要的大宗药材之一,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近年来国内外对药用白鲜展开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论述了白鲜原植物、地理分布、形态结构、种子特性以及组织培养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化学成分挥发油、生物碱、柠檬苦素类、白鲜粗多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市场对白鲜皮需求量的增加、人工栽培鲜有开展及无序的滥采乱挖,导致白鲜野生资源日渐枯竭,并从增强认识与合理保护、综合开发利用、快速繁殖以及规范化栽培等方面作了总结,以期为白鲜植物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周亚福毛少利李思峰黎斌刘文哲
- 关键词:白鲜白鲜皮生物学化学成分
- 一种克隆植物UV-B辐射实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隆植物UV‑B辐射实验系统,包括实验池、植物培养模块、UV‑B辐射模块、外源施加模块、植物生长及生理指标检测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控制器、电源模块。本发明将自动完成均质化供试克隆植物的培养、异质性UV...
- 李倩王宇超李阳李为民毛少利
- 文献传递
- 中国云南畸螽属一新种(直翅目,蛩螽科)(英文)被引量:2
- 2007年
- 报道中国云南畸螽属1新种,即矛畸螽Teratura hastatasp.nov.。新种与Teratura cincta(Bey-Bienko,1962)和T.pulchella Gorochov & Kang,2005相似,主要区别:雄性尾须腹叶明显扩展,肛上板与第10腹节背板端部愈合,其基部中央具深的纵沟,端半部耳状隆起,侧端部具一些粗刺,亚端部侧面着生1对端部较钝的戟形突。该新种与T.paracincta Gorochov & Kang,2005的主要区别是体色和雌性下生殖板明显不同。正模♂,云南泸水,1280m,9Apr.2002,易传辉采;副模1♀,云南泸水,830m,7Apr.2002,宋劲忻采,1♀,云南腾冲,2240m,1May2002,欧晓红采。
- 石福明毛少利欧晓红
- 关键词:直翅目蛩螽科
- 植物克隆整合的生态学效应研究概述被引量:2
- 2015年
- 各个分类群和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中克隆植物均普遍存在,并且在很多生态系统中处于优势或者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克隆分株间在形体上(如匍匐茎和根状茎等)的相连,使得物质和资源(如糖类、矿质养分、营养物质、和水分等)可以在分株间运输和转移。克隆植物通过克隆生长在生理响应、生长发育和繁殖行为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例如:生理整合效应、风险分摊效应、表型可塑性、劳动分工、觅养特性、弱化的自疏现象以及对环境资源异质性的适应等,因此,克隆植物能够更加有效的摄取和利用空间和资源,并最终增加种群的整体适合度。在此我们总结了克隆植物生理整合生态学效应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
- 石艳李阳毛少利王宇超毛祝新李倩
- 关键词:克隆植物生理整合生态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