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锦锦

作品数:25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院药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脂肪
  • 7篇脂肪变
  • 7篇脂肪变性
  • 6篇脂肪肝
  • 5篇细胞
  • 4篇代谢
  • 4篇药理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酒精性脂肪肝
  • 3篇血清
  • 3篇血清药理
  • 3篇氧化应激
  • 3篇氧化应激水平
  • 3篇药物
  • 3篇游离脂肪
  • 3篇游离脂肪酸
  • 3篇脂肪肝病
  • 3篇脂肪酸
  • 3篇中药

机构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殷锦锦
  • 10篇唐外姣
  • 9篇周本杰
  • 8篇曾璐
  • 5篇刘少志
  • 4篇梅峥嵘
  • 3篇姚育法
  • 2篇杜培丽
  • 2篇贺帅
  • 2篇严鹏科
  • 2篇谭湘萍
  • 1篇黄绍刚
  • 1篇邓燕红
  • 1篇毛丽丽
  • 1篇李亚冰

传媒

  • 3篇中药材
  • 2篇中国药房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新中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产科急救...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2015广东...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泽泻500~1500、山楂500~1500、蒲黄250~750、荷叶330~1000和三七85~250。选用甘淡之泽泻为君,泻膀胱...
周本杰唐外姣姚育法贺帅殷锦锦曾璐
文献传递
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10年来有关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对其研究方法和存在困难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结果与结论: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体内药物浓度法和生物效应法,其研究有自身的特殊性,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运用相关技术揭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和内在过程,建立符合中药复方特征的药动学研究与评价技术体系。
殷锦锦周本杰
关键词:中药复方药动学
护肝清脂片对脂肪变性肝细胞甘油三酯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护肝清脂片药物血清对脂肪变性肝细胞的甘油三酯代谢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混合物(油酸和棕榈酸)孵育Hep G2 24h,建立并筛选最佳Hep G2脂肪变性模型,分别以大鼠空白血清和非诺贝特药物血清为对照,采用油红O染色、试剂盒检测等方法检测护肝清脂片药物血清对Hep G2脂肪变性细胞模型脂滴形态、甘油三酯含量以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护肝清脂片药物血清明显减小Hep G2细胞内脂滴数量和大小,降低细胞内甘油三酯、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同时增加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结论护肝清脂片药物血清抑制游离脂肪酸诱导的Hep G2细胞脂肪变性,其可能与清除Hep G2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以及提高Hep G2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害有关。
殷锦锦唐外姣曾璐周本杰
关键词:血清药理脂肪变性游离脂肪酸氧化应激
应用分层加权逼近理想排序法评价剖宫产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2022年
目的建立剖宫产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量化评价体系,为科学、客观评价剖宫产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相关药品说明书、相关临床指南为依据,由药学部、产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剖宫产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逼近理想排序法对172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归档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合理性评价。结果建立的评价标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172个病例中,预防用药合理的有80例(46.51%),基本合理20例(11.62%),不合理72例(41.86%)。结论应用层次分析法加权逼近理想排序法对剖宫产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科学,结果可信,具有较广泛的临床适用范围。
殷锦锦严鹏科杜培丽毛丽丽谭湘萍梅峥嵘刘少志
关键词:药物评价抗菌药剖宫产术
熊果酸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由脂肪变性HepG2细胞的药理作用。方法:体外用1640培养基培养HepG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组(80μmol/L)、非诺贝特组(10μmol/L),正常对照组以含1%BSA的培养基培养,其余各组细胞均以1 mmol/L的游离脂肪酸(FFA)诱导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以预防给药(FFA和药物同时干预24 h)和治疗给药(先以FFA诱导24 h后再以药物干预24 h)两种方式进行药物干预,采用油红O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测定各组光密度值及细胞内甘油三脂(T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熊果酸组在预防给药时,其脂质定量、细胞内TG及上清液中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但在以治疗方式给药时仅上清液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熊果酸可改善HepG2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脂质堆积和炎症,且预防作用效果优于治疗作用。
曾璐唐外姣殷锦锦周本杰
关键词:脂肪变性HEPG2细胞熊果酸TGIL-6
基于药学信息数据库评价降糖药物的相互作用
2022年
目的为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规避严重药物相互作用,此研究依托药学信息数据库检索降糖药物的相互作用(DDI).方法在Lexicomp和Micromedex两个数据库中检索《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所有推荐的除外胰岛素的其他降糖药物的DDI,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29种降糖药物在Lexicomp提示存在795对DDI,在Micromedex中为620对,其中X级/禁忌的分别为27对和37对,D级/严重的分别为90对和232对.与各类降糖药物的相互作用中,X级/禁忌药物相互作用较少,主要药物包括磺脲类降糖药、瑞格列奈、GLP-1受体激动剂、二甲双胍、沙格列汀.但D级/严重即存在需要改进治疗方案的相互作用的药物种类较多.结论对于多病共存,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关注降糖药物的DDI,规避低血糖等致命性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刘少志魏鹏东殷锦锦
关键词:降糖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
基于数据挖掘的肠易激综合征体质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开展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文献研究,探讨IBS患者的体质分布规律和特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在线检索IBS相关文献,筛选体质辨识及流行病学研究文献,提取体质分布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IBS及其不同亚型患者体质分布情况,并与中国正常人群体质分布数据进行比较以分析前者的体质分布特点。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2043例病例,其中男性962例,女性1081例。IBS疾病最常见的体质为阳虚质(22.2%)、气郁质(21.5%)、气虚质(13.4%)及湿热质(12.2%),其中IBS-D患者阳虚质占比更为明显,为25.5%,而IBS-C患者气郁质和湿热质占比更多,分别为30.9%和18.1%,且阴虚质(11.4%)占比较IBS-D显著增加。IBS-D女性患者气郁质(21.1%)占比高于男性(16.1%),而男性痰湿质(13.0%)占比高于女性(7.4%)。与正常人群体质相比,IBS患者阳虚质和气郁质占比显著增加,平和质和血瘀质占比明显降低。结论:IBS患者的体质分布与正常人群有一定的差异,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和湿热质是其主要的体质类型,不同的亚型和性别对其体质分布有一定影响。
殷锦锦秦书敏吴皓萌郑欢饶珂寒黄绍刚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体质数据挖掘
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对明胶崩解迟缓的影响研究
2015年
目的:考察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对明胶崩解迟缓的影响。方法:将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与胶皮进行接触,以崩解值为指标,于特定时间进行测定,通过方差分析,观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以花生油为对照,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与明胶接触后,出现无崩解现象,经花生油混合稀释后,明胶能崩解,但与时间和环境温度直接相关,时间越长、环境温度越高,则明胶崩解时间越长。结论: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能明显影响明胶的崩解度,延长其崩解时间,在将其制备成软胶囊剂之前应对该活性部位进行包封处理。
李亚冰冯丽娟唐外姣殷锦锦曾璐周本杰
关键词:活性部位明胶
毛蕊花糖苷通过下调CD44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VB)对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分别使用不同浓度(0,50,100,200μmol·L^(-1))的VB处理胶质瘤U87和U251细胞24 h。使用Jet Prime转染100μmol·L^(-1)VB处理的细胞:对照组(转染空载质粒)、VB组(转染空载质粒+100μmol·L^(-1)的VB)、oe-CD44组(转染CD44过表达质粒)、Both组(转染CD44过表达质粒+100μmol·L^(-1)VB)。CCK-8法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VB对U87和U251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的CD44和EMT相关蛋白Snail、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VB能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胶质瘤U87和U25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下调CD44及EMT相关蛋白Snail、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水平。而CD44过表达时则明显上调以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当CD44过表达并加入100μmol·L^(-1)的VB时,能减弱VB下调CD44以及EMT相关蛋白Snail、Vimentin、N-cadherin表达水平的作用,同时能明显减弱VB所抑制的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结论:VB通过下调CD44的表达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伍银月邓燕红殷锦锦郁航陈超端施胜英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CD44
人肝细胞系L-02细胞单纯肝脂肪变性细胞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建立人肝细胞L-02单纯肝脂肪变性细胞模型的方法与模型的应用。方法体外用1640培养基培养L-02细胞,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当细胞融合达到70%~80%,正常组换用新鲜1640培养液,而模型组改为含有游离脂肪酸(油酸和棕榈酸)混合物的1640培养基诱导培养24 h。以油红O染色定性观察细胞内脂滴并通过显色比较各组间总脂质差别,模型鉴定采用观察细胞内脂滴形态,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和细胞培养上清丙二醛含量,并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同时利用此模型观察护肝清脂片对脂肪变性肝细胞内脂滴的影响。结果模型组L-02细胞内脂滴大量形成,且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而培养液中肝酶释放量及丙二醛较正常组没有明显升高,且凋亡率没有明显增加;护肝清脂片含药血清两次给药,可以使细胞内脂滴和甘油三酯明显减少。结论采用油酸和棕榈酸混合物(油酸∶棕榈酸=2∶1)可以成功诱导L-02细胞脂肪变性,该模型适用于治疗脂肪肝药物的研究。
殷锦锦唐外姣曾璐周本杰
关键词:脂肪肝脂肪变性L-02细胞细胞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