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素忍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毒清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致纤维化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尿毒清对阿霉素(ADR)肾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骨调素(OPN)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尿毒清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单侧肾切除加重复尾静脉注射ADR的方法制作ADR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尿毒清组(Ni组)、贝那普利组(B组)4组,每组6只。用药第4、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第8周肾组织中TGF-β1、TIMP-1、PAI-1及OPN mRNA的表达。结果尿毒清和贝那普利均能减少ADR肾病大鼠尿蛋白,降低BUN、Scr,升高血浆蛋白,纠正脂代谢紊乱,减少TGF-β1、TIMP-1、PAI-1及OPNmRNA的表达,与M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Ni组PAI-1 mRNA水平较B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尿毒清可下调ADR肾病大鼠肾脏组织TGF-β1、TIMP-1、PAI-1及OPN mRNA的合成,可能是其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 王娜亓敏梁素忍冯进波彭涛裴斐胡昭
- 关键词:尿毒清阿霉素肾病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骨调素
-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合并感染的致病菌谱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合并感染患者的致病菌谱及药物敏感情况,探讨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1997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确诊的AAV合并感染的患者,收集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感染致病菌谱及药物敏感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3例AAV合并感染患者,以肺部感染占绝大多数。体液致病菌培养98例次,培养阳性的55例次,培养阳性率为56.12%。G^+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敏感度最高,G^-菌以克雷伯杆菌和肠杆菌为主,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的敏感度较高。113例患者中12例最终死亡,均死于重症肺炎,合并真菌感染居多。病情好转组和死亡组患者在年龄、血红蛋白水平、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感染前3个月激素累计剂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贫血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下是AAV合并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AV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的微生物以细菌(葡萄球菌属和杆菌属)多见,需根据药物敏感选择敏感抗生素。机会性感染如真菌和卡氏肺孢子虫感染预后差。贫血及免疫功能低下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常洁梁素忍郭佳音董少卿郭志玲
- 关键词:致病菌药敏试验
- 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投掷硬币法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氯沙坦钾片与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中白细胞诱素-1(LKN-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红细胞为(4.09±1.01)个/HP、24 h尿蛋白定量为(0.79±0.35)g/L、血尿素氮(BUN)为(9.11±2.65)mmol/L以及血肌酐(Scr)为(119.44±48.99)u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0.05):尿红细胞(6.20±1.98)个/HP、24 h尿蛋白定量(1.25±0.39)g/L、血尿素氮(BUN)(10.60±3.18)mmol/L以及血肌酐(Scr)(137.01±55.43)umol/L;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3水平为(12.08±2.24)ng/L、TNF-α为(13.57±4.34)ng/L、LKN-1为(70.43±33.88)p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有效消除炎症,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梁素忍郭志玲胡昭常洁刘俊英郭佳音陈豫闽李飞董少卿贾国强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3
- TNF-α、TGF-β1在急性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意义
- 2014年
- 目的:分析TNF-α、TGF-β1在急性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间河科大一附院肾内科收治的急性期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人员50名为对照组,检测TNF-α、TGF-β1、BUN、Scr指标并对比分析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TNF-α、TGF-β1、BUN、Scr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透治疗后患者TNF-α、TGF-β1、BUN、Scr指标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NF-α、TGF-β1与BUN、Scr呈正相关。结论:TNF-α、TGF-β1的高表达对指示患者肾脏损伤有积极作用,可用于指导急性期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改善预后。
- 梁素忍王青苗白燕郭志玲
- 关键词:TNF-ΑTGF-Β1肾脏损伤
- 培养阴性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培养阴性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PDAP患者148例,均进行病原学培养,依据病原学培养结果,分为培养阴性组(n=59)和培养阳性组(n=89),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结果 培养阴性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培养阳性组,发病至就诊时间长于培养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阳性菌种89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8株,革兰氏阴性菌27株,混合感染2株,真菌感染2株。革兰氏阳性菌中占比最高为表皮葡萄球菌26株,占29.21%,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占6.74%,革兰氏阴性菌中占比最高为大肠埃希菌10株,占11.24%,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5株,占5.62%。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89.47%),其次是苯唑西林,占78.79%,依次是红霉素,占65.79%,革兰氏阳性菌对替加环素及利奈唑胺无耐药性,耐药率均为0.00%。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69.23%),其次是氨苄西林/舒巴坦,占46.67%,依次是呋喃妥因,占42.86%,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派酮/舒巴坦、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及美罗培南无耐药性,耐药率均为0.00%。结论 革兰氏阳性菌仍是PDAP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培养阴性组PDAP患者若初始治疗效果不佳时,可更换方案为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联合阿米卡星/美罗培南。
- 郭佳音梁素忍裴克常洁
- 关键词:腹膜炎腹膜透析病原学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 尿毒清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研究尿毒清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尿毒清组、贝那普利组,每组12只.采用左侧肾脏切除加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术后1周尿毒清组给予尿毒清3 g·kg-1·d-1灌胃,贝那普利组子贝那普利4 mg·kg-1·d-1灌胃.用药4、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生化及光镜、电镜下肾脏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骨调素(OPN)、纤连蛋内(FN)、胶原蛋白Ⅳ(COLⅣ)的表达.结果 模犁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BUN、Scr、胆同醇(Cho)、三酰甘油(TG)水平及系膜肾小球系膜基质比(M/G)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组织OPN、FN、COLIV的表达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尿毒清组24 h尿蛋白量、BUN、Scr、Cho、TG水平及M/G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肾组织OPN、FN、COLIV表达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尿毒清可减少蛋白尿的排泄,纠正脂代谢紊乱,改善肾功能,加强FN、COLIV的降解,抑制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 亓敏王娜梁素忍甄军晖刘春喜胡昭
- 关键词:脂代谢障碍尿毒清肾小球肾炎贝那普利
- 尿毒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
- 亓敏梁素忍王娜甄军晖冯进波胡昭
- 智谋促进管理干预对终末期IgA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智谋促进管理干预对终末期IgA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智谋水平、疾病获益感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接受血液透析的89例终末期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B组44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A组45例在B组基础上联合智谋促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智谋水平、疾病获益感以及创伤后成长情况。结果干预12周后, A组患者智谋水平各维度以及总分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疾病获益感各维度得分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得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将智谋促进管理用于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IgA肾病患者, 可提高其疾病获益感和智谋水平, 从而促进患者创伤后成长。
- 张春艳梁素忍张琪王明
- 关键词:血液透析
- 营养评估管理模式对行维持性透析的IgA肾病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Excel表格下营养评估管理模式用于维持性透析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3例Ig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患者给予心智觉知干预,观察组52例患者增加Excel表格营养评估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钙磷乘积、营养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xcel表格下营养评估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维持性透析IgA肾病患者的钙磷代谢和营养状态,降低营养风险。
- 张琪梁素忍张春艳王明
- 关键词:维持性透析IGA肾病
-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CKD-MBD的现况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的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KD-MBD)发生状况。方法以2016年6月30日在该院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105例和常规血液透析(HD)患者95例为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并测定其血清钙、磷、尿素氮、肌酐、甲状旁腺激素、清蛋白、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分别计算残余肾功能(RRF),分析两组CKD-MBD各指标的达标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两组中影响甲状旁腺激素的相关因素。结果本中心腹膜透析组中,钙、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达标者仅占5.68%,CKD-MBD患病率为94.32%。血液透析组中3项达标者占8.23%,CKD-MBD患病率为91.77%。血液透析组血钙水平较腹膜透析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水平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iPTH较血液透析组高,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血液透析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腹膜透析组中,高磷血症和RRF的下降是iPTH升高的危险因素,而血液透析组中,高磷血症和长透析龄是iPTH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中均普遍存在CKD-MBD,并随RRF的消失而逐渐加重。腹膜透析的iPTH较血液透析高。
- 郭志玲常洁贾国强董少卿王青苗李楠刘俊英梁素忍
-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