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熠

作品数:40 被引量:499H指数:13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9篇玉米
  • 19篇春玉
  • 19篇春玉米
  • 13篇控释
  • 12篇尿素
  • 12篇控释尿素
  • 10篇氮素
  • 8篇氮素利用
  • 7篇光合特性
  • 6篇干物质
  • 5篇栽培
  • 5篇水分
  • 5篇土壤
  • 5篇配施
  • 5篇利用率
  • 4篇氮素利用率
  • 4篇玉米生长
  • 4篇生长发育
  • 4篇种植密度
  • 4篇干物质积累

机构

  • 27篇宁夏大学
  • 14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沈阳市农业科...
  • 1篇北京农业智能...

作者

  • 38篇梁熠
  • 16篇康建宏
  • 14篇齐华
  • 8篇刘明
  • 7篇王敬亚
  • 7篇王晓波
  • 7篇王浩
  • 6篇孟显华
  • 6篇白向历
  • 6篇代晓华
  • 5篇张振平
  • 5篇吴亚男
  • 5篇马琨
  • 4篇何文寿
  • 4篇许晶
  • 4篇刘明
  • 2篇吴宏亮
  • 2篇杨国航
  • 2篇于吉琳
  • 2篇刘根红

传媒

  • 8篇玉米科学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农业科学研究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大学教育
  • 1篇第十届全国玉...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株行配置对春玉米根冠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7.50万株/hm2和9.75万株/hm2两个种植密度,60 cm+60 cm等行距和40 cm+80 cm宽窄行两个行距配置,比较株行配置对春玉米冠层、根系结构与功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果穗、茎鞘干重百分比垂直分布明显上移,叶片干重百分比在垂直分布变化较小,行距配置对果穗、茎鞘干重百分比在垂直分布上影响较小。相对于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叶片干重百分比有下移趋势,群体不同叶位叶面积指数也表现为同一密度下,宽窄行种植群体上层LAI较小,穗位叶高效叶层LAI较大;随密度增加,根重有纵向下移的趋势,根系TTC还原强度在不同土层深度都显著降低。同一密度下,宽窄行种植根重的垂直分布出现下移趋势,根系TTC还原强度略高于等行距种植。高密度条件下,宽窄行种植降低了玉米果穗秃尖长,显著增加果穗穗粒数,因而显著提高产量,增产2.73%-10.86%,说明在宁夏扬黄灌区较高种植密度下,采用宽窄行种植能优化不同叶层结构,适当增加深层土壤根系所占比例及活力,有利于获得高产。
梁熠何文寿代晓华马琨侯贤清
关键词:春玉米
控释尿素对土壤供氮能力及旱作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通过田间试验,探明控释尿素输入对土壤无机氮变化及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为宁夏南部山区氮肥高效利用及玉米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先玉698”为供试材料,在等氮量(225 kg/hm2)条件下,以不施氮为对照(CK),设置UR(100%普通尿素,2/3基施,1/3小喇叭口期追施)、CRU1(1/3控释尿素+1/3普通尿素基施,1/3普通尿素小喇叭口期追施)、CRU2(2/3控释尿素+1/3普通尿素一次基施)、CRU3(100%控释尿素基施)4种施氮模式,探明控释尿素输入对土壤无机氮分布、玉米氮素吸收运转、氮素利用效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UR处理,控释尿素输入显著提升了春玉米生育中后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其中以CRU2处理效果最明显。CRU输入能提高春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与UR相比,2年内平均增产0.67 t/hm2,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92 kg/kg,氮肥利用率提高6.02%。CRU处理间尤其以CRU2效果最佳,与CRU1、CRU3相比,2年内分别平均增产0.10,0.53 t/hm2,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0.30,2.23 kg/kg,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2.49%,9.44%。由此可见,控释/普通尿素配施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供应与春玉米氮素吸收的吻合度,初步建议采用控释尿素基施150 kg/hm2+普通尿素基施75 kg/hm2的施肥模式,以提高宁夏旱区春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王浩梁熠康建宏冯朋博王乐
关键词:春玉米尿素控释尿素氮素利用率
高产春玉米种植密度和施肥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辽南地区春玉米籽粒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产量形成的肥密反应模型,解析各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寻求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农艺措施.结果表明:4个因素变化的效应曲线均为抛物线,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次之通过对回归模型的解析,筛选确定了郑单958在辽南地区春播中,实现产量≥11272.90kg/hm2的密度与肥料耦合优化技术方案:合理密度为58882.5~63697.5株/hm2、适宜纯氮、磷和钾施用量为22961-247.33、7327-82.20、16322-180.09kg/hm2.
梁熠齐华
关键词:春玉米肥料高产
节水灌溉与旱作农业
农业高效用水包括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其核心是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水分对作物的产量影响最大,因此充分利用水资源是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手段。灌溉节水是农业节水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灌溉水分向作物输送的过程中改进输水方...
刘明张振平梁熠王晓波贾倩齐华
关键词: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水分利用率
文献传递
田间水平结构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通过不同田间水平结构对玉米的产量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宽窄行栽培有效地改善了玉米的群体结构,改善冠层的微环境,增加了中部冠层的透光率,促进个体生长发育,增加群体的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宽窄行种植方式增加穗位叶的初始量子...
梁熠齐华王敬亚白向历王晓波刘明孟显华许晶
关键词:玉米发育冠层
文献传递
栽培方式对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被引量:60
2010年
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春玉米群体结构调控效益的影响,旨在通过栽培方式的调控,构建合理的玉米冠层微环境,提高群体生产力,为玉米高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宽窄行搭配(Tr3:76 cm×38 cm)与等行距种植相比较,株型下部平展,上部叶片紧凑,使玉米植株形态得到优化,有利于光的截获和光能的利用。增强了群体内的通风透光能力,在宽行和窄行测定中Tr3穗位下层的透光率分别比等行种植高76.1%和25.7%,穗位层的透光率与等行相比也有显著差异,辐射分布得到改善,尤其是增加了植株中下部的透光率,提高光能利用率;冠层内CO2浓度表现为穗位上部>穗位下部>穗位中部,宽窄行与等行距种植在穗位及穗位下层的CO2分布存在差异且达到显著水平。叶绿素、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在花后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且后期下降缓慢,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其他处理;而同为宽窄行处理,Tr1和Tr2由于空间水平结构配置不合理,个体间竞争激烈,导致光和CO2分布不合理,持绿性降低,叶片衰老加快,干物质积累不足,最终导致产量较低。
齐华梁熠赵明王敬亚吴亚男刘明
关键词:栽培方式玉米产量性状
普通/控释尿素对土壤氮素、酶活性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冯朋博康建宏梁熠王乐王月宁马雪莹王浩坚天才
关键词:春玉米尿素控释尿素土壤
干旱区不同谷子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对光强的响应被引量:4
2019年
以本地品种小红毛、常规品种陇谷11号、晋谷29号和杂交品种张杂谷5号、华大3号为供试材料,在宁夏同心县旱作田比较孕穗期和灌浆中期不同谷子品种叶片光强-光合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孕穗期,不同谷子品种的表观量子效率在0.044~0.079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的变化范围在14.11~50.59μmol·m^(-2)·s^(-1)之间;最大光合速率的变化范围为38.53~50.01μmol·m^(-2)·s^(-1),暗呼吸速率变化范围为2.16~5.28μmol·m^(-2)·s^(-1)。本地品种小红毛在孕穗期的表观量子效率高(0.079μmol·m^(-2)·s^(-1)),利用低光强的能力较强,而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的最大光合速率较高(陇谷11号和晋谷29号分别为38.53、47.53μmol·m^(-2)·s^(-1)、张杂谷5号和华大3号分别为44.06、50.01μmol·m^(-2)·s^(-1)),利用强光的能力强,且杂交品种大于常规品种。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的光合能力强,可为谷子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王乐相宗杰孙倩康建宏吴宏亮梁熠吴娜
关键词:谷子干旱区
基于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温室生菜适宜灌溉量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究基于蒸发皿水面蒸发量(E_(p))的温室生菜适宜灌溉策略。【方法】设置5个灌溉处理:0.3E_(p)(I1)、0.5E_(p)(I2)、0.7E_(p)(I3)、0.9E_(p)(I4)和1.1E_(p)(I5),利用直径20cm的称质量式标准蒸发皿自动记录冠层水面蒸发量(E_(p)),开展了连续2茬温室生菜灌溉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灌溉处理对温室生菜蒸散量、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温室生菜适宜的灌溉量及其对应的蒸发皿适宜灌溉系数(K;)。【结果】试验期间,E_(p)随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第二茬累积水面蒸发量为96.0 mm,相比第一茬增加了33.3%;太阳辐射是影响E_(p)的重要环境因子,二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第一茬和第二茬各处理的累积蒸散量波动范围分别为43.4~70.4mm和58.3~73.6 mm,累积蒸散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生菜地上部生物量随灌溉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其中I3处理地上部生物量最高,相比I1处理和I5处理分别提高了17.5%~38.2%和4.2%~13.2%。适量灌溉可显著提高温室生菜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I1处理和I5处理相比,I3处理的产量增加了36.6%~37.3%和6.1%~23.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9.9%~15.2%和12.6%~61.4%。生菜产量和蒸发皿灌溉系数(K;)之间具有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0.01),综合2茬产量,当K;为0.77时可获得生菜产量的最高值。【结论】I3处理(即0.7E_(p))是供试条件下温室生菜的适宜灌溉处理,在以获得温室生菜高产为目标时,推荐蒸发皿灌溉系数0为0.77。
李银坤詹保成郭文忠梁熠李亮柏敏战
关键词:水面蒸发量水分利用效率
马铃薯节水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被引量:5
2021年
马铃薯是我国第4大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我国淡水资源较为紧缺,因此探寻马铃薯节水高产的栽培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主要就近年马铃薯需水规律的研究成果、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以及节水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通过分析马铃薯不同生长阶段水分对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规律,从而为马铃薯的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支撑。目前,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控制性根区交替灌溉和调亏灌溉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詹保成梁熠郭文忠李银坤李亮
关键词:马铃薯需水规律节水技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