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吡唑
  • 3篇乙基
  • 3篇中间体
  • 3篇吡螨胺
  • 3篇间体
  • 2篇盐酸
  • 2篇盐酸盐
  • 2篇杀螨
  • 2篇杀螨剂
  • 2篇酸酯
  • 2篇烃基
  • 2篇凝集
  • 2篇噻唑
  • 2篇羧酸
  • 2篇羧酸酯
  • 2篇烷烃
  • 2篇无机
  • 2篇无机酸
  • 2篇氯苯
  • 2篇氯气

机构

  • 9篇四川省化学工...

作者

  • 9篇杨建瑜
  • 5篇田永仁
  • 3篇邝辉
  • 3篇舒晓红
  • 2篇邹冬梅
  • 1篇徐世林
  • 1篇魏华宇
  • 1篇宋丽
  • 1篇魏良蓉
  • 1篇李洪
  • 1篇涂飞
  • 1篇罗远明
  • 1篇陈茹娟
  • 1篇万积秋
  • 1篇王巍
  • 1篇高杉
  • 1篇李海洋
  • 1篇李缉超
  • 1篇杨涛
  • 1篇王怡织

传媒

  • 2篇四川化工与腐...
  • 1篇现代农药
  • 1篇全国第一届农...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3-烃基-5-吡唑羧酸酯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3-烃基-5-吡唑羧酸酯的合成方法,以烷烃或芳烃酰基丙酮酸类衍生物与肼类化合物经环合反应而成,具体方法是以烷烃或芳烃酰基丙酮酸酯为原料,与两价的无机酸或有机酸的二肼盐,以水溶液为反应介质,在0℃-40℃条件...
杨建瑜田永仁
文献传递
吡螨胺中间体3-乙基-5-吡唑羧酸乙酯的合成
本文简要介绍了吡螨胺(通用名:Tebufenpyrad,实验代号:MK-239),它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新型杀螨剂,着重介绍了吡螨胺合成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中间体3-乙基-5-吡唑羧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杨建瑜田永仁
关键词:吡螨胺中间体
文献传递
对叔丁基氯苄的合成新方法被引量:3
2003年
通过采用特定氯化促进剂A替代氯化氢通入的方法 ,以叔丁基苯为原料进行氯甲基化制备对叔丁基氯苄 ,使目标产物的平均含量和收率达到 97%以上。反应母液经分离后循环使用仍保持相当活性 。
杨建瑜
关键词:氯化氢
取代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或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取代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或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以式(Ⅰ)为原料,以氯苯为反应介质体系,在氯气作用下制备得到2-氨基-4-取代苯并噻唑盐酸盐(Ⅱ'),或进一步再于碱性条件下得到相应的2-氨基-4-取代苯并噻唑(Ⅱ),反应过程如...
杨建瑜邝辉宋剑锋舒晓红邹冬梅
文献传递
吡螨胺中间体3-乙基-5-吡唑羧酸乙酯的合成被引量:33
2002年
本文研究了以丙酰丙酮酸乙酯、硫酸二胺和硫酸钾为原料合成吡螨胺中间体3-乙基-5-吡唑羧酸乙酯的方法。
杨建瑜田永仁
关键词:吡螨胺杀螨剂中间体
3-烃基-5-吡唑羧酸酯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3-烃基-5-吡唑羧酸酯的合成方法,以烷烃或芳烃酰基丙酮酸类衍生物与肼类化合物经环合反应而成,具体方法是以烷烃或芳烃酰基丙酮酸酯为原料,与两价的无机酸或有机酸的二肼盐,以水溶液为反应介质,在0℃-40℃条件...
杨建瑜田永仁
文献传递
1000t/a草甘膦新工艺中试
李缉超徐世林肖开键万积秋李建强罗远明李海洋涂飞宋丽陈茹娟杨建瑜魏华宇李舟杨涛刘继红谢林志高杉李洪王巍王怡织李宏陈颖魏良蓉邝辉舒晓红徐菲刘建淳
草甘膦合成工艺路线较多,目前国内同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原药得固率不高、生产过程三废量大且治理不彻底。该项目从工艺源头做起,通过新技术开发和新工艺流程设计,将草甘膦生产过程与三废处理过程结合,不但大幅度降低了各工段待处理...
关键词:
关键词:草甘膦双甘膦三废处理亚氨基二乙腈
取代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或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取代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或其盐酸盐的制备方法,以式(ⅰ)为原料,以氯苯为反应介质体系,在氯气作用下制备得到2-氨基-4-取代苯并噻唑盐酸盐(ⅱ'),或进一步再于碱性条件下得到相应的2-氨基-4-取代苯并噻唑(ⅱ),反应过程如...
杨建瑜邝辉宋剑锋舒晓红邹冬梅
吡螨胺中间体3-乙基-5-吡唑羧酸乙酯的合成被引量:2
2001年
研究了高效杀虫、杀螨剂吡螨胺中间体 3 乙基 5 吡唑羧酸乙酯制备的新方法。以硫酸二肼为原料 ,与丙酰丙酮酸乙酯在有机或无机酸的碱金属、碱土金属盐水溶液介质中于室温闭环得到吡唑衍生物。产品经分离后 ,母液循环套用。产品单程平均收率≥ 88% ,含量≥ 85%。
杨建瑜田永仁
关键词:杀虫杀螨剂吡螨胺吡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