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霞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液
  • 11篇血液透析
  • 5篇血液透析患者
  • 5篇透析患者
  • 5篇护理
  • 4篇透析器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透析器复用
  • 2篇内瘘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血管内瘘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净化方式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12篇李霞
  • 5篇曾小婷
  • 4篇游励红
  • 3篇刘正翠
  • 2篇李成剑
  • 2篇谭秋贞
  • 2篇张颖
  • 2篇陈桂明
  • 1篇聂琼
  • 1篇梁桂玲
  • 1篇张悦
  • 1篇吕超群
  • 1篇胡红蕾
  • 1篇姜蕾
  • 1篇傅华珍
  • 1篇熊子波
  • 1篇丁小容
  • 1篇邹淑霞
  • 1篇隋红霞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南方护理学报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自动和全自动透析器复用方式对透析器复用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半自动和全自动透析器复用方式对透析器复用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728支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随机分为半自动复用组和全自动复用组各864支,观察2组透析器冲洗、检测时间、使用灭菌剂成本及热原反应、透析器破膜发生率、透析器重复检测数。结果半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血室容积检测和压力测试时间分别为(26.443±3.237),(2.172±0.128),(2.157±0.090)min,灌注3.5%伦拿连灭菌剂成本为(1.698±0.107)元/支,共有499支和243支透析器需重复进行血室容积检测及压力检测,重复检测率达57.755%和28.125%;全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血室容积检测和压力测试时间为(5.793±0.193),(1.257±0.118),(1.110±0.076)min,透析器检测均能1次完成,灭菌剂成本(9.330±0.138)元,支,2组透析器用于血液透析均未见热原反应及透析器破膜发生。结论半自动复用组在灌注过程中能有效节省灭菌剂成本。但透析器冲洗时间长、缺乏配套检测装置,检测费时、数据不易读取,透析器重复检测率高;而全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检测方便,但消耗灭菌剂成本高,设备投入昂贵,透析中心需配置合理数量才能满足临床需求。
游励红熊子波聂琼张颖李霞隋红霞吕超群
关键词:血液透析全自动半自动透析器复用
基于Donabedian质量理论的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基于Donabedian质量理论的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2月行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将2017年1~12月行透析治疗的1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Donabedian质量理论的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院内感染质量管理相关指标、血液透析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士对两组护理管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且使用仪器、手部卫生、空气质量、消毒液合格率、护士对护理管理方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Donabedian质量理论的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对血液透析室院内感染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可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刘正翠邹淑霞吴媛傅华珍李霞
关键词:血液透析满意度
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人造血管内瘘和其使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例行人造血管内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6例患者实施人造血管移植术后,血流通畅。2例术后出现瘘管部位皮肤感染,经抗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后痊愈。结论做好人造血管内瘘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其重要作用。
李霞谭秋贞
关键词:人造血管内瘘血液透析护理
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比较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5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例,A组进行血液透析(HD)治疗,B组进行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C组进行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HDF+HP),比较三组透析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改善情况。结果:B组、C组治疗后血清β2-M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血清β2-MG清除率均优于A组(P<0.01);B组、C组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改善情况优于A组(P<0.05,P<0.01)。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时进行HDF+HP治疗,可减少长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曾小婷张悦李霞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护理
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饮食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指标。结果干预后各营养指标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饮食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李霞曾小婷
关键词:血液透析饮食干预营养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高钾血症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对49例H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紧急血透、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及饮食宣教等。结果:所有患者接受透析治疗2~4小时后,临床症状改善,血清钾由原来的5.9~8.9mmol/L降至正常范围。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饮食中钾的摄入可减少高钾血症发生;应重视综合治疗;血液透析是治疗高钾血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其他方法欠佳时应及早采用。
曾小婷李霞谭秋贞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高钾血症血液透析护理
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预防方法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减少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降低反应程度。方法对我科10例发生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观察,并做好针对性的预防及处理。结果 10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减少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重在预防。
李霞曾小婷刘正翠
关键词: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
易撕敷料型胶带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易撕敷料型胶带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例次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使用易撕敷料型胶带150例次为观察组,双号使用微孔通气型胶带110例次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内瘘堵塞,皮下血肿、过敏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针眼渗血和舒适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使用胶带成本、护士完成固定所需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易撕敷料型胶带对动静脉内瘘能更有效地进行固定压迫止血,减少内瘘并发症和过敏现象,增加患者舒适度,并能降低护士劳动强度和提高其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曾小婷李霞李成剑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胶带压迫止血
针对性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11月医院收治的3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5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47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问卷、抑郁自评问卷的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积极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的原因,及时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度过心理危机,提高其生活质量。
陈桂明李霞陈丹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针对性护理焦虑抑郁
透析器复用灭菌灌注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减少透析器复用中灭菌剂伦拿连的浪费,降低灭菌剂的消耗和成本。方法对透析器复用灭菌灌注方法进行改良,采用改良灌注法和传统灌注法分别对100套血路管、透析器进行灌注,观察两组灭菌效果、所消耗灭菌剂用量和时间。结果改良灌注组和传统灌注组均无热原反应发生。改良灌注组消耗灭菌剂为(312.00±7.00)ml,灌注时间为(3.12±0.07)min,灭菌剂成本为(1.75±0.04)元;传统灌注组消耗灭菌剂为(957.00±40.00)ml,灌注时间为(6.16±0.13)min,灭菌剂成本为(5.60±0.14)元。两种灌注法消耗灭菌剂量、时间和成本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结论改良灌注组能保证灭菌效果,减少灭菌剂伦拿连浪费,降低成本及提高工作效率。
游励红丁小容李霞张颖梁桂玲
关键词:血液透析透析器消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