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雁

作品数:3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乌托邦
  • 5篇文化
  • 5篇文学
  • 4篇乌托邦精神
  • 4篇小说
  • 3篇音乐
  • 3篇乌托邦小说
  • 2篇意蕴
  • 2篇音乐教育
  • 2篇幼儿
  • 2篇幼儿审美
  • 2篇原乡
  • 2篇审美
  • 2篇生命
  • 2篇诗歌
  • 2篇世俗
  • 2篇中西
  • 2篇文化精神
  • 2篇民族
  • 2篇民族音乐

机构

  • 24篇济南大学
  • 1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教育学院
  • 1篇齐鲁师范学院

作者

  • 34篇李雁
  • 2篇杨轶男
  • 2篇胡峰
  • 1篇缑英俊

传媒

  • 2篇电影文学
  • 2篇东岳论丛
  • 2篇文教资料
  • 2篇济南大学学报...
  • 2篇菏泽学院学报
  • 1篇语文天地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写作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山东教育学院...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西安欧亚学院...
  • 1篇科技信息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归本体,小中见大--评胡峰《诗界革命--中国现代新诗的萌蘖》
2017年
现代诗歌的萌发、破土和形成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胡峰的《诗界革命——中国现代新诗的萌蘖》聚焦于新诗现代体式的萌芽阶段,剖析新诗与“诗界革命”之间的复杂关联,它让诗歌研究回到了诗歌本身——诗体,从发生学的角度切入现代诗歌的起始阶段,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周密的逻辑剖析“诗界革命”这一文学运动与现代诗体的联系,其价值在于对诗歌本体的关注,意义重大。
李雁
关键词:诗歌研究发生学
从《英雄》到《十面埋伏》:一个日渐空洞的神话
2006年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艺谋的电影创作有得有失,他前期的作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构建,丰富了现代电影的美学的意境。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过分注重电影形式而相对忽视内容的倾向,作品失去了思想和情感的深度探索进而削弱了电影的人文情感的震撼力量。
李雁
关键词:形式主义
中西现代情爱乌托邦小说的多维透视
中西都有情爱乌托邦话语的传统。情爱与乌托邦的结合是历史的产物,是乌托邦精神在特定阶段的需要,是人类乌托邦追求的新载体,新的想象。中西现代情爱乌托邦产生与流变寓意着一种新的文化权利的确立,即个人中心主义的确立。现代情爱乌托...
李雁
论冯中一的写作学理论
2023年
冯中一是一位写作理论研究家、写作教学研究家。冯中一的写作研究活动主要集中于两个时期: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文革”时期;二是新时期以后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这两个时期,冯中一先后编写了大量写作教材与资料,总结了与写作相关的概念、认识、规律,丰富和完善了写作文体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很高实用性的写作技能训练方法,为当时高校写作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入百花齐放、学术新观点层出不穷的新时期之后,冯中一的写作学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写作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全面地总结与完善现代写作理论,二是强调现代写作学的实用性特征,三是突出写作学的时代性与针对性。
李雁
论新时期女性创作中的语言乌托邦倾向
2011年
80年代中期以后,乌托邦发生了分化,在一部分女性创作中出现了语言乌托邦倾向。语言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经验、感情和认识的传递,它已经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它借助于虚构和想象构造了一个新的世界。一方面,它借助自由抵抗社会压迫,另一方面,还包含着超越黑暗现实、建立理想世界的激情。新时期语言乌托邦以想象的方式坚持了梦想的价值,给后乌托邦的时代贡献了新的思维方式。
李雁
关键词:语言乌托邦理想主义
论新时期乡土乌托邦的世俗文化精神
2011年
新时期乡土乌托邦具有浓厚的世俗追求,这种精神主要体现于对凡人庸常生存空间的肯定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观照。新时期乡土乌托邦从传统民间乡土大地汲取养料,发掘民间乡土文化中被政治和经济所一度掩盖的本真的生活,它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庸常的日常生活为内容、以传统文化延续下来的道德理想为原则,勾画了建立在乡土大地上的理想家园。
李雁
关键词:世俗文化
论中国现代自由体诗与西方现代文化之关系
2009年
中国现代自由体诗是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催生了新文学革命,白话代替了文言,新体诗代替了旧体诗,白话成为自由诗的基本特征;现代诗人接受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自由的文体形式成为其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具体表现;现代诗人具有了平等、民主的观念,白话、自由体诗成为诗坛主流,民歌体成为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诗体发展呈现出大众化趋势。
李雁
关键词:自由体诗西方现代文化进化论
胡山源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2005年
胡山源是"五四"时期文学社团"弥洒"社的创始人。他的小说创作迥异于"五四"时期的主流悲剧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探讨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即审美取向上回归自然,规避现实悲情世界;情节安排上弱化悲剧冲突;美学上追求清新、优美、含蓄的艺术特点。
李雁
关键词:胡山源小说艺术特色
旧体诗词入史问题之我见——兼及现代中国文学史观的建构被引量:2
2009年
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旧体诗词的创作不仅没有绝迹,而且众多新文学作家也以此作为表达现代人思想、情感和心理的载体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由于现代文学史观中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致使这一文体样式至今难以进入文学史视域。只有超越上述文学史观的局限,建立更为科学、更为客观、更为全面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观,才能真正突破旧体诗词入史这一"瓶颈"。
胡峰李雁
关键词:旧体诗词二元对立现代中国文学史
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
新时期文学具有乌托邦精神。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包含着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等多层面的内涵,本论文试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新时期乌托邦文学诸形态,探究其理论基础、价值意识和美学特点,考察新时期乌托邦文学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
李雁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乌托邦自我意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