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茂
- 作品数:20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6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多量的Langerhans细胞增生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预后好,无复发。结论: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为良性病变,外科手术治疗对本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 蔡奋忠李玉茂
- 关键词:颅骨嗜酸性肉芽肿手术
- AO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并进行随访。结果:全部病例经1~26个月随访,平均16.6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创伤小、设计合理、允许患者早期活动,是理想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物之一。
- 赵勇李玉茂李平生谢晓勇蔡奋忠宋毓鸿黄银兴
- 关键词:髓内骨钉
- 骨质疏松性脊柱多发性骨折后凸成形术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 KP)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例18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KP治疗,观察治疗后局部疼痛、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改善情况。[结果]8例患者疼痛均在2~48h内明显缓解,伤椎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大部矫正。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压表现。所有病人均取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0.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具有微创、止痛效果好、无明显并发症及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但临床应用也有其局限性。
- 谢晓勇李平生李玉茂黄银兴宋毓鸿
-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脊柱穿刺后凸成形术
- 记忆合金聚髌器及丝线捆扎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12
- 2010年
- 髌骨骨折是常见骨折,目前治疗方法很多。笔者自2003年5月~2007年5月共收治髌骨骨折112例,其中应用记忆合金聚髌器(NT—PC)及丝线捆扎治疗髌骨骨折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李玉茂蔡奋忠赵勇宋毓鸿
- 关键词:髌骨骨折聚髌器丝线
- 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36例诊治分析
- 2008年
- 黄银兴谢晓勇李玉茂林光畴
- 关键词:引流术
- 两种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疾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84例需手术治疗的腰椎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椎旁肌间隙入路(实验组,91例)和传统后正中入路(对照组,93例)行腰椎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VAS评分、肌酸激酶含量变化、满意度等指标。结果18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14.8±13.4) min、卧床时间为(2.47±0.48)d,低于对照组的(134.9±24.2) min、(4.41±2.2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失血量为(146.2±48.4)ml、术后引流量(97.3±17.5)ml,低于对照组的(211.8±52.4)ml、(147.2±45.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实验组分别为(2.06±0.43)分和(1.76±0.76)分,对照组分别为(3.26±1.12)分和(3.15±1.15)分,两组均较术前降低(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肌酸激酶实验组为(315.1±91.5)U/L、对照组为(574.5±197.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满意率实验组为90.1%高于对照组的79.6%(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行腰椎融合治疗腰椎疾病安全、有效,较传统后正中入路创伤小。
- 彭青强谢晓勇李玉茂李智
-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椎旁肌间隙入路腰椎疾病肌肉损伤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周围骨折被引量:5
- 2011年
-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PFNA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周围骨折较理想的髓内固定系统。笔者自2006年10月-2009年12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周围骨折26例,取得满意疗效。
- 李玉茂赵勇李平生林奇益
- 关键词:股骨粗隆周围骨折老年股骨近端髓内针髓内固定系统PFNA
- 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力学分析和临床疗效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力学分析和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接受锁定钢板外置手术的2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所有病例采取急诊清创缝合、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术。所有病例至少在随访时钢板已拆除1年。同时对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骨折进行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探究钢板与胫腓骨不同距离下整体结构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拆除钢板时间6.3个月,其中由于血运严重破坏造成延迟愈合4例,不愈合1例(经骨折断端清理联合内固定已治愈)。经过有限元生物力学评估,相同外力作用下骨折间隙随钢钉跨度增大有增加趋势,整体刚度有下降趋势。应力集中现象主要存在于钢钉根部,且随着钢钉跨度增大有加剧趋势。结论锁定钢板外置可以对骨折段进行有效固定,能够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缩短愈合时间、减少软组织损伤、降低骨髓炎发病率,为临床治疗下肢骨折提供了新思路。
- 李智李玉茂谢晓勇李平生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
- 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三种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0
- 2010年
- 目的比较3种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探讨腓骨固定对胫骨愈合和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方法收治182例胫腓骨骨折,采用加压钢板固定76例,外固定架74例,交锁髓内钉32例;腓骨固定68例。结果本组随访12~24个月,优良率:外固定架94.6%,交锁髓内钉93.7%,加压钢板82.9%,并发症:外固定架4例,交锁髓内钉2例,加压钢板15例。结论对于胫腓骨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多段骨折,外固定架更具有生物学固定的优点,加压钢板只适用于胫骨上段或下段近关节面的骨折;其次,腓骨骨折内固定对促进胫骨愈合及维持踝关节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 李玉茂谢晓勇蔡奋忠赵勇宋毓鸿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外固定支架加压钢板
- 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脑内出血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各类型继发脑内出血的发生机制、临床特征、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颅脑伤术后继发脑内出血的发生部位,与脑挫裂伤的关系。结果:根据GOS标准:良好3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4例。结论颅脑伤术后发生意识恶化及减压窗外膨明显且张力较高应考虑继发脑内出血的形成,并及时复查头颅CT,及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 李玉茂谢晓勇林光畴
- 关键词:脑损伤迟发性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