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德育功能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培养大学生的...
- 李春梅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德育功能课程设置
- 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与苏共执政的失败
- 关于苏共失败的原因,中外学术界众说纷纭,大多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探讨。笔者认为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席卷,苏共领导人未能认清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未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结果使其在经济、科技和维...
- 李春梅
- 关键词:苏共执政
- 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社会主义——“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 2010年
- 李春梅范伟伟张莉
- 关键词:世界社会主义国际金融危机
- 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被引量:2
- 2015年
-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关于"在五四时期从国外传入中国的社会思潮中,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重点难点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回答:第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理想追求的失败;第二,世界范围内反资本主义浪潮与中国思想界的转向;第三,中国先进分子在学习、实践与论争中反复比较推求,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 李春梅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逻辑
- 2019年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伟大探索,以宏大视野、辩证的思维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逻辑,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李春梅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根基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全球化动力论被引量:3
- 2004年
- 本文就参与全球化的各种主体与作用于全球化的多种主客观因素的特性和对全球化进程的不同作用进行分析 ,旨在对全球化进行定位 ,把握其历史发展的逻辑脉络 。
- 李春梅
- 关键词:动力论唯物史观资本主义
- 生发·内涵·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诠释
- 2025年
-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立足中国又心系世界,内蕴着为人类文明谋进步、为世界文化谋大同的天下情怀。习近平文化思想天下情怀的生发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光辉运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文化的辩证吸收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国际视野的赓续传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内涵丰富,集中展现在文化正义观、文化交流观以及文化责任观等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兼具个体、国家与世界三重维度价值,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以及开拓全球文化交流发展新格局。
- 李春梅吴玮
- 关键词:文化交往
- 基于政府性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理论模型被引量:6
- 2014年
- 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制度变迁的收益和成本以及制度变迁的效率无不与政府息息相关,政府的性质将直接影响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绩效和决定其成败。"扶植型"、"掠夺型"作为两个对称的理论概念,反映了两种具有完全不同性质的政府的基本行为模式。
- 李春梅
- 关键词:强制性制度变迁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探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立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 李春梅
- 关键词:和谐社会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