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润强

作品数:26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滑坡
  • 4篇石流
  • 4篇泥石
  • 4篇泥石流
  • 3篇遥感
  • 3篇遥感测绘
  • 3篇遥感数据
  • 3篇入渗
  • 3篇水位
  • 3篇水位波动
  • 3篇龙江流域
  • 3篇库区
  • 3篇白龙江流域
  • 3篇测绘
  • 2篇单点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灾害
  • 2篇地质灾害防治
  • 2篇雨量
  • 2篇雨量计

机构

  • 20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0篇曾润强
  • 17篇孟兴民
  • 14篇陈冠
  • 8篇张毅
  • 8篇李亚军
  • 5篇岳东霞
  • 4篇郭鹏
  • 4篇乔良
  • 3篇王思源
  • 2篇马金辉
  • 2篇王鸿
  • 2篇张毅
  • 1篇谢正团
  • 1篇谭龙
  • 1篇汪霞
  • 1篇崔志杰
  • 1篇熊木齐

传媒

  • 6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第...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确定滑坡位移与库区水位波动关系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遥感测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滑坡形变与库区水位波动关系的方法,本方法通过采用SBAS‑InSAR方法对研究区处理,计算得到滑坡位移数据;并利用多元遥感数据提取水位信息,获取具体滑坡周边水位数据;最后通过建模分...
曾润强赵淑芬张宏雪张毅孟兴民张宗林陈冠
文献传递
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与应用
孟兴民陈冠张毅岳东霞马金辉曾润强李亚军郭鹏赵岩
项目属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领域。 主要技术内容:综合利用多种先进技术和手段开展了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启动阈值和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4项创新研究成果:1)建立了滑坡、泥石流隐患早期识别方法体系;2)...
关键词: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
黄土阶地斜坡的稳定性分析研究 ——以兰州地区为例
受青藏高原隆升和河流下切影响,黄河及其支流在黄土高原西部形成一系列河流阶地,其具有典型的'二元'地层结构(由下伏河流相砂砾石、粉质粘土等和上覆风成黄土组成),且不同级别阶地之间形成了高达数十米至数百米的高陡阶地斜坡。在日...
曾润强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分析PS-INSAR
一种改进的确保内环水分垂直入渗的双环渗透试验方法
本发明属于土壤入渗测量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改进的确保内环水分垂直入渗的双环渗透试验方法,用以确定土壤渗透系数。本方法通过改进双环渗透试验,挖开的空间代替传统双环试验外环的作用,确保内环水分严格垂直入渗,突破传统双环试验内...
马建花曾润强姚云琦孟兴民孟祥沛王鸿尹海龙
文献传递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流域滑坡成因及空间分布模拟研究
李亚军孟兴民马金辉郭鹏陈冠曾润强
一种基于遥感技术与运动学原理的滑坡厚度反演方法
本发明属于遥感测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滑坡形变与库区水位波动关系的方法,本方法通过采用SBAS‑InSAR方法对研究区处理,计算得到滑坡位移数据;并利用多元遥感数据提取水位信息,获取具体滑坡周边水位数据;最后通过建模分...
曾润强孟祥沛姚云琦赵淑芬马建花张宏雪孟兴民
文献传递
人工降雨条件下坡积层斜坡入渗与地表径流监测被引量:7
2014年
利用人工降雨模拟器模拟了不同历时、不同强度的降雨,对坡积层滑坡体内部的孔隙水压力、土体含水量、地下水位和斜坡表层的地表径流进行长时间序列监测,分析了近饱和坡积层斜坡入渗与地表径流的规律,揭示了监测指标对土体的变形和破坏可能的影响机制.
曾宇桐乔良曾润强张毅陈冠孟兴民
关键词:人工降雨降雨入渗地表径流
基于原位双环渗水试验的堆积层滑坡入渗规律被引量:10
2014年
在段河坝堆积层滑坡体不同地层开展了野外双环渗水试验,并利用野外高密度电法探测不同地层含水状态.结果表明:堆积层黄土渗透系数为1.90×10-4~2.25×10-3cm/s,最大渗透深度约为1.55 m;风化千枚岩层渗透系数为2.87×10-5cm/s,为相对隔水层.室内颗粒分析试验分析表明导致两者渗透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粒组含量、密度等,通过高密度电法试验得到风化千枚岩层含水率很高.推测造成堆积层滑坡降雨致滑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大气降水在堆积层缓慢下渗,而是沿坡积黄土层和风化千枚岩内部裂缝、落水洞等优势通道下渗,在风化千枚岩层滞留,使其含水量增加,抗剪强度降低,导致斜坡内部发生变形.
张毅乔良曾润强陈冠王思源孟兴民
关键词:堆积层滑坡颗粒分析试验高密度电法
松散斜坡上刺槐根系分布特征及其抗拉实验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了生长于陡坡上的刺槐根系在土体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单根抗拉强度.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特殊的生境影响下,随着深度的增加(0~50 cm)和树位的不同,刺槐根系中毛细根和细跟的分布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根系抗拉力随着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分布规律表现出明显的指数特征,最大峰值拉力达1 461 N,根系最大抗拉强度达72.20 MPa,并且随着直径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的降低趋势.生境对于刺槐根系的分布和抗拉性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刺槐能够在无灌溉条件下正常生长,是本区域控制松散堆积物侵蚀或运移的理想树种之一.
王思源曾润强乔良孟兴民汪霞崔志杰
关键词:刺槐根系抗拉强度
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滑坡灾害隐患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滑坡灾害隐患识别方法,方法如下所示:步骤1:滑坡灾害调查;步骤2: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查询;步骤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可行性分析;步骤4: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优选;步骤:5:滑...
张毅孟兴民陈冠曾润强李亚军岳东霞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