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洪波

作品数:1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沙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腹腔
  • 3篇腹腔干
  • 2篇系膜
  • 2篇肠系膜
  • 2篇肠系膜上动脉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动脉
  • 1篇动脉弓
  • 1篇动脉异常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变异
  • 1篇肾动脉
  • 1篇双侧椎动脉
  • 1篇脾动脉
  • 1篇缺如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弓
  • 1篇椎动脉
  • 1篇睾丸

机构

  • 5篇长沙医学院

作者

  • 5篇曾洪波
  • 5篇柯鹏
  • 3篇杨宇翔
  • 3篇林金勇
  • 2篇伏辉
  • 2篇张良燕
  • 1篇高劲松
  • 1篇刘烟芳
  • 1篇许佳
  • 1篇吴长初
  • 1篇刘鹏

传媒

  • 2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解剖与临床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腹腔多支血管变异1例
2013年
笔者在制作腹主动脉及其分支标本的过程中,发现一成年男性标本腹腔多支血管变异(图1、2)。腹腔多支血管变异畸形是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为积累国人体质结构调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柯鹏杨宇翔林金勇曾洪波许佳吴长初
关键词:膈下动脉腹腔干副肾动脉睾丸动脉
腹腔干缺如1例
2014年
1病例报告标本为成年男性,身高172cm,结构保存完整,已经用甲醛溶液充分防腐固定3年。采用大体解剖方法,自剑突沿正中线向下绕脐至耻骨联合上缘,沿肋弓向外下切至腋中线;自耻骨联合上缘沿腹股沟向外上切至髂前上棘;从正中线上、下两端的皮瓣转角处向两侧剥离皮肤。暴露盆腔和盆部后发现腹腔干缺如。腹主动脉在膈的主动脉裂空稍下方依次发出肝总动脉、胃左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
柯鹏曾洪波张良燕林金勇伏辉
关键词:腹腔干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肝总动脉伴胆囊动脉异常一例
2014年
病例标本为成年女性,身高162cm,结构保存完整,已经用甲醛溶液充分防腐固定。采用大体解剖方法,自剑突沿正中线向下绕脐至耻骨联合上缘,沿肋弓向外下切至腋中线:自耻骨联合上缘沿腹股沟向外上切至髂前上棘:从正中线上、下两端的皮瓣转角处向两侧剥离皮肤。
柯鹏曾洪波张良燕林金勇伏辉
关键词:肝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胆囊动脉
初治肺结核患者强化治疗前后血清中IL-2、IL-4、IL-10、IFN-γ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10、IFN-γ水平在初治肺结核患者强化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涂阳初治肺结核病患者50例(结核组)及正常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2、IL-4、IL-10、IFN-γ的水平。结果:对照组和治疗2个月后的结核组血清中4种细胞因子IL-2、IL-4、IL-10及IFN-γ的水平较治疗前的结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结核涂阳患者治疗2个月后有38例转阴,痰菌转阴率为76%。结论: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10及IFN-γ水平对于结核患者免疫状况,治疗方案有效与否及病情变化的判断有一定作用。
杨宇翔柯鹏曾洪波汤红明高劲松
关键词:肺结核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双侧椎动脉异常1例
2013年
标l本为成年男性,身高172cm,结构完整,已经用甲醛溶液充分防腐固定。采用大体解剖方法,自下颌骨下缘,锁骨上缘和两侧乳突至肩峰连线暴露颈前区和颈外侧区;从膈肌起点上缘分离胸腹部,沿两侧腋中线和锁骨终点暴露胸前区。暴露胸腔和颈部后发现双侧椎动脉的起始部位与走形异常。
杨宇翔柯鹏曾洪波刘鹏刘烟芳
关键词:主动脉弓椎动脉颈椎横突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