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凡业

作品数:31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名医名方与特色方剂学实验室开放课题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胃癌
  • 5篇肿瘤
  • 4篇凋亡
  • 4篇人胃癌
  • 4篇化疗
  • 3篇蛋白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胃癌SGC-...
  • 3篇细胞凋亡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肝癌
  • 2篇蛋白激酶
  • 2篇碘化
  • 2篇碘化油
  • 2篇碘化油乳剂
  • 2篇血清
  • 2篇直肠癌治疗

机构

  • 14篇新疆医科大学
  • 10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曾凡业
  • 17篇张洪亮
  • 9篇樊玉祥
  • 5篇朱艳华
  • 5篇节阳华
  • 4篇何文婷
  • 2篇谢新梅
  • 2篇王巧琳
  • 1篇雷君
  • 1篇帕提玛
  • 1篇牟洋
  • 1篇单利
  • 1篇李达
  • 1篇马玲
  • 1篇楼芳
  • 1篇马玉萍
  • 1篇张立平
  • 1篇王锐
  • 1篇马丽丽
  • 1篇黄海斌

传媒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新疆中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循证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肿瘤药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浆网Ca^(2+)-ATP酶在柔红霉素致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2014年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DNR)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清洁的SD大鼠分为DNR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DNR组腹腔注射DNR 3.5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均每周1次,连续4周。注射DNR或0.9%氯化钠注射液1、3和4周末2组分别各取5只大鼠进行心电图、心肌组织肌浆网Ca^(2+)-ATP酶(SERCA2a)蛋白表达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腹腔注射DNR可成功复制亚急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实验第2周时DNR组大鼠出现精神差、活动缓慢、嗜睡、进食减少等症状,对照组大鼠活动、体重、进食均正常;第4周大鼠心电图QRS波电压下降>30%,ST段抬高,P波尖耸,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心肌细胞胞质浑浊,有空泡形成,肌纤维排列紊乱,间隔增宽。实验1周时2组大鼠心肌组织SERCA2a蛋白表达均呈中等阳性,而实验3及4周末DNR组大鼠心肌组织SERCA2a蛋白表达均呈弱阳性。实验3及4周末,DNR组大鼠SERCA2a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同时点对照组大鼠[(42.2±1.2)个比(65.30±1.6)个,(35.2±6.0)个比(66.7±1.5)个,均P<0.05]。结论 DNR可抑制大鼠心肌组织SERCA2a蛋白表达,可能是其心肌毒性的机制之一。
罗玲娟谢新梅何文婷曾凡业张洪亮
关键词:柔红霉素
花边莲汤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花边莲汤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多西他赛、顺铂、吉西他滨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花边莲汤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VEGF-C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EGF-C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多西他赛化疗联合花边莲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利于提高近期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抑制VEGF-C表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曾凡业罗丹何娜娜张洪亮
关键词:多西他赛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骆驼蓬提取物β-咔啉类生物碱对SGC-7901及裸鼠移植瘤组织PI3K和AKT表达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新疆地道药材骆驼蓬有抗肿瘤作用。本课题组通过前期实验表明,其提取物β-咔啉类生物碱有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但信号通路尚未明确。本研究拟探讨β-咔啉类生物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及裸鼠移植瘤组织中PI3K和AKT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β-咔啉类生物碱及氟尿嘧啶体外干预SGC-7901细胞,使用蛋白质印迹及RT-PCR法检测PI3K和AKT蛋白及mRNA的表达。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使用不同剂量β-咔啉类生物碱及氟尿嘧啶行体外干预,使用TUNEL法检测凋亡,同时使用蛋白质印迹、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PI3K、AKT表达。结果在体外实验中,β-咔啉类生物碱组PI3K、p-PI3K mRNA表达为0.387±0.218、0.325±0.105,低于空白对照组的0.473±0.119和0.423±0.122及阳性对照组的1.003±0.101和1.001±0.201,F值分别为13.912和13.875,P值分别为0.006和0.056。阳性对照组AKT、p-AKT mRNA表达分别为0.679±0.061和0.621±0.043,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001±0.065和1.021±0.037及β-咔啉类生物碱组的0.800±0.056和0.728±0.031,F值分别为8.036和49.747,P值分别为0.020和<0.001。空白对照组PI3K、p-PI3K蛋白表达分别为1.330±0.091和1.244±0.030,高于阳性对照组的1.321±0.194和1.006±0.082及β-咔啉类生物碱组的1.014±0.063和1.011±0.151,F值分别为5.837和5.439,P值分别为0.039和0.045。空白对照组AKT、p-AKT蛋白表达分别为0.934±0.037和0.903±0.129,高于阳性对照的0.887±0.041和0.788±0.054及β-咔啉类生物碱组的0.865±0.080和0.594±0.131,F值分别为11.531和5.973,P值分别为0.009和0.037。在体内实验中,β-咔啉类生物碱组与各组瘤质量相比较,F=4.659,P=0.009。在体内实验中,β-咔啉类生物碱高剂量组PI3K、p-PI3K mRNA表达分别为0.520±0.215和0.513±0.201,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003±0.088和1.001±0.051及阳性对照组的0.517±0.146和0.521±0.212,F值分别为6.873和6.327,P值分别为0.006和0.005。β-咔啉类生物碱高剂量组AK
樊玉祥曾凡业马丽丽张洪亮
关键词:裸鼠SGC-7901PI3KAKT
结直肠癌治疗预后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结直肠癌治疗预后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所述的生物标志物为DYNLT3和/或ACTR3B。本发明采用基因芯片检测实验证明了DYNLT3、ACTR3B在白头翁汤治疗后的结直肠癌患者中表达下调。进一步在数据集中验证发...
节阳华陈卫东曾凡业朱艳华李南
肿瘤学临床实习生CBL教学案例研究与建设
2022年
目的 探究CBL教学应用于肿瘤学临床实习生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学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到我科进行实习的68例本科生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配进入实验组(“互联网+”联合CBL教学模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观察两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出科考核成绩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教学将学生引入到现实生活中场景进行模拟和重现,通过提高本科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人际沟通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曾凡业仝梦婷黄海斌李南张洪亮
关键词:肿瘤学CBL教学
β-咔啉类生物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PTEN/Akt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β-咔啉类生物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及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β-咔啉类生物碱(0、10、20、40μg/ml)处理SGC-7901细胞后,应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β-咔啉类生物碱处理24、48 h后的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情况,Hoechst 33258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β-咔啉类生物碱处理48 h后的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β-咔啉类生物碱(0、10、20、30、40μg/ml)处理48 h后细胞中PTEN、Akt m RNA和蛋白水平。结果β-咔啉类生物碱均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P<0.05);β-咔啉类生物碱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且伴有凋亡特有的DNA梯形条带;与0μg/ml相比,其余浓度β-咔啉类生物碱处理48 h后的PTEN m RNA和蛋白表达增加,而Akt m RNA和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咔啉类生物碱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可能与影响PTEN及Akt表达有关。
曾凡业樊玉祥张洪亮
关键词:胃癌凋亡
晚期NSCLC组织RRM1的表达及与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1,RRM1)的表达及其与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科室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用含吉西他滨方案化疗的晚期(Ⅲb、Ⅳ期)NSCLC患者的病理标本51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RM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RM1表达与患者近期疗效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的关系。样本率的比较用检验;用Kaplan-meier法对TTP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RRM1表达阳性率为33.3%(17/51),化疗有效率为17.65%,阴性组化疗有效率为47.06%,RRM1表达阳性组中位TTP为67天,阴性组中位TTP为203天。结论晚期NSCLC组织中存在RRM1的表达,其表达和各临床特征无关。RRM1表达不同是晚期NSCLC患者对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存在差别的重要因素。
曾凡业单利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
β-咔啉类生物碱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凋亡的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β-咔啉类生物碱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β-咔啉类生物碱设定为浓度0、5、10、20、40μg/mL,分别用其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48h,透射电镜观察其对SGC-7901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对SGC-7901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结果透射电镜结果可见SGC-7901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提示其可诱导细胞凋亡;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分析,在不同浓度β-咔啉类生物碱(0、5、10、20、40μg/mL)作用下,SGC-790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5±0.25)%、(6.30±0.39)%、(9.34±0.54)%、(11.33±0.37)%、(19.86±0.55)%,0μg/mL组分别与其他药物浓度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咔啉类生物碱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发生凋亡。
曾凡业樊玉祥何文婷帕提玛王锐张洪亮
关键词:胃癌细胞凋亡
175例多原发癌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202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原发癌(MPMT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9年MPMT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基因谱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从15268例肿瘤患者中筛选出175例(1.2%)MPMTs。其中,男性76例,女性99例。第一、第二和第三原发癌的诊断中位年龄分别为54.9岁、63.5岁和59.4岁;汉族164例,少数民族11例。同时性多原发癌(SMPMTs)48例(27.4%),异时性多原发癌(MMPMTs)127例(72.6%),第三原发癌9例(5.1%)。肿瘤分布包括消化道,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肺、乳腺和头颈部。消化道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其次为乳腺肿瘤。13例MPMTs患者接受基因检测,共检测出11个特异性基因突变。全组患者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最佳支持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全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72.0个月。11例少数民族患者的中位OS为72.0个月。MMPMTs与SMPMTs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72.0个月和72.0个月(P=0.23)。结论MPMTs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原发肿瘤多为消化道肿瘤和乳腺肿瘤,新疆地区不同民族间MPMTs患者OS的差异无显著性。
仝梦婷周珣曾凡业楼芳李达张洪亮
关键词:多原发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康艾注射液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选取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康艾注射液干预组、单纯造模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以含0.01%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饮水为纤维化诱导剂,干预组在造模过程中应用康艾注射液(1 mL.kg-1,腹腔注射,每周1次)治疗,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空白对照组给予正常食水作对照。大鼠在同样条件下饲养21周观察HE染色和VG特殊染色下肝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HE染色后单纯对照组镜下见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被假小叶取代,可见较多硬化结节,而干预组的肝小叶结构破坏相对较轻,可见较少硬化结节;VG染色后,空白对照组的纤维化程度为(6.52±2.64)%,康艾注射液干预组的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单纯造模组[(17.41±1.11)%vs(20.18±2.52)%],3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EN制备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康艾注射液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肝纤维化的生长。
谢新梅庞瑞曾凡业张洪亮
关键词:二乙基亚硝胺肝纤维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