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扈志勇

作品数:14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岩溶
  • 6篇地下河
  • 5篇降雨
  • 3篇岩溶区
  • 3篇污染
  • 2篇地下水
  • 2篇岩溶泉
  • 2篇岩溶泉水
  • 2篇岩溶水
  • 2篇水体
  • 2篇强降雨
  • 2篇环境效应
  • 2篇降雨过程
  • 2篇沉积物
  • 2篇川东
  • 1篇氮流失
  • 1篇氮污染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下河系统

机构

  • 11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1篇扈志勇
  • 6篇杨梅
  • 5篇杨平恒
  • 5篇蒲俊兵
  • 3篇蒋勇军
  • 2篇张俊鹏
  • 2篇李元庆
  • 2篇苟鹏飞
  • 1篇林涛
  • 1篇孙玉川
  • 1篇罗鉴银
  • 1篇叶明阳
  • 1篇刘仙

传媒

  • 2篇中国岩溶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有机氯农药污染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利用仪器GC-ECD对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地下河水中OCPs浓度范围为3.41~51.34ng/L,均值为13.23ng/L;滴滴涕(DDTs)浓度为0.07~2.37ng/L,均值为0.72ng/L;六六六(HCHs)浓度为1.16~39.82ng/L,均值为7.89ng/L。南川湾滩地下河水体有机氯农药污染最为严重,其上游纸厂排放废水是影响该地下河有机氯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与国内外其它河流相比较,研究区地下河水体有机氯农药含量处于中低水平。由于岩溶区特殊的二元结构,地表水体一旦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地下水体。因此,对岩溶地下河进行有机污染物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梅张俊鹏蒲俊兵扈志勇孙玉川
关键词:岩溶区地下河有机氯农药
典型岩溶槽谷区地下河水文动态响应研究——以重庆青木关地下河为例被引量:19
2009年
为了更好地掌握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水文动态变化规律,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利用WGZ-1型光电数字水位计和水质监测仪(CTDP300型在线水质分析仪),对降雨量和地下河水位、水温、pH及电导率进行了连续自动监测,并采用水文动态曲线线型分析法分析了该地下河水文动态变化对降水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地下河水文动态对降雨响应迅速,水位流量过程曲线线型呈不对称尖峰型,尤其在2007年7月17日出现的大暴雨事件中,最高水位为1.175m,滞后最大雨强6h10min,最大流量为2.5781m3/s,而观测中该地下河最小流量仅为0.0189m3/s,反映出该岩溶地下河发育强烈,赋水空间较单一,含水层对水资源调蓄能力较弱。电导率、pH和水温对降雨也同样表现为快速响应,电导率由602.7μs/cm降到462.09μs/cm,pH由7.23降到7.01,水温由18.9℃上升到19.5℃,各指标滞后不超过15h。
刘仙蒋勇军叶明阳杨平恒扈志勇李元庆
关键词:岩溶地下河降雨强度
川东槽谷区岩溶泉水动态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以重庆青木关岩溶槽谷姜家泉为例
本文通过对岩溶水化学分析,对岩溶地下河系统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总结出了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岩溶泉水的PH值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扈志勇杨平恒杨梅苟鹏飞
关键词:岩溶水化学分析环境效应
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表层沉积物OCPs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GC-ECD对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表层沉积物中19种有机氯农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总有机氯农药浓度为4.73~286.03 ng/g,DDTs浓度为0.35~181.78 ng/g,HCHs浓度为nd^23.53 ng/g。与国内外其他河流表层沉积物有机氯农药相比为高,说明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已处于较高污染状态。统计DDE/DDD发现,除姜家溶洞外,其他取样点DDE/DDD均大于1,表明研究区DDT降解主要在好氧环境中进行。除靛水地下河,其他取样点表层沉积物(DDD+DDE)/DDT均大于0.5,表明这些地区近年来没有新的DDT类农药输入。
杨梅蒲俊兵张俊鹏扈志勇
关键词:地下河表层沉积物OCPS
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统暴雨条件下水文水化学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利用HOBO小型自动气象站、WGZ21型光电数字水位计和CTDP300型在线水质监测仪,对典型岩溶槽谷地下河系统暴雨条件下水文水化学动态变化进行了连续监测,运用WATSPAC软件计算方解石饱和指数(SIc)和CO2分压(PCO2)。分析了降雨过程中,地下河系统水文水化学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过程中,地下河系统总体以稀释效应为主,对降雨的响应速度快。其中,地下河入口水化学变化受降雨稀释效应和外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变化复杂。出口水化学变化以稀释效应为主,较入口规律。强降雨初期主要由来自中下游岩溶裂隙和洼地对地下河管道的快速补给;降雨后期和降雨过程结束后主要由来自上游岩口落水洞的注入补给。青木关流域岩溶发育程度高,岩溶管道流畅通性良好。强降雨形成的短时地表产流集中注入、降雨入渗经裂隙的快速补给对地下河水质的好坏造成直接影响。
苟鹏飞蒋勇军扈志勇蒲俊兵杨平恒
关键词:强降雨地下河系统
渝东南岩溶区地下河水质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09年
中国南方地下河分布广泛,储量极为丰富,仅在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湖南5省区,枯季流量大于50 L/s的地下河或伏流就有2836条。岩溶地下河的水质是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通过调查武隆、彭水和涪陵3个地区的主要地下河,并与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大部分地下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河的污染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饮水安全问题,因此,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杨梅扈志勇蒲俊兵
关键词:渝东南地下河水质
典型岩溶地下河入、出口处强降雨过程中水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在强降雨过程中,对典型岩溶地下河入口、出口处pH值、电导率、水温、水位进行监测,对比分析了强降雨过程中该地下河入口、出口处水动态变化特征,及入口处水动态变化对出口处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降雨过程中,地下河系统水动态变化对降雨的响应速度快,降雨随岩溶裂隙进入地下河迅速,岩溶含水层对强降雨过程中水资源调蓄能力差。地下河入口、出口处水动态变化差异性较大,上游地下河入口处水化学特征变化速度快,幅度大,受环境影响因素大。地下河出口处水化学变化较上游有规律,主要受稀释作用影响。影响入口处水动态变化的环境因素对出口处水动态变化影响不明显。
苟鹏飞蒋勇军林涛扈志勇杨平恒
关键词:强降雨
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有机污染物控制因素及运移特征研究--以重庆南山岩溶槽谷地区为例
本研究以重庆南山岩溶槽谷区作为研究区,采集不同月份地下河水样和表层沉积物样,探讨岩溶地下河有机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水体和表层沉积物间相互转化的规律;采集地下河上游和下游表层沉积物,分析土壤有机碳、机械组成,探讨岩溶地下...
杨梅扈志勇蒲俊兵张俊鹏
关键词:水体污染有机污染物沉积物
川东槽谷区岩溶泉水物理化学动态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以重庆青木关岩溶槽谷姜家泉为例被引量:7
2009年
以重庆青木关岩溶槽谷姜家泉野外观测试验基地为例,利用CTDP300多参数水质自动记录仪、NITRATAX plussc在线硝氮分析仪及HOBO小型气象站,分别对岩溶泉在不同降雨条件下水化学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岩溶泉水pH值受偏酸性雨水的影响而降低;水温变化取决于降雨量、持续时间及气温等因素影响。分析认为,电导率的变化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降雨环境下雨水的稀释作用仅表现在降雨的开始阶段,之后裂隙含水介质起主要作用;暴雨环境下雨水的稀释作用贯穿整个降雨过程,地下河水质主要受岩溶管道裂隙控制,水动力作用占主要地位。NO3-含量与电导率变化呈正相关,都与降雨量密切相关,从而说明降雨是导致岩溶区土壤元素流失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岩溶山区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岩溶泉水化学动态变化的监测研究对于解决岩溶石山区居民的饮水、水土保持及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扈志勇杨平恒杨梅罗鉴银李元庆
关键词:岩溶泉环境效应川东
不同降雨过程下岩溶水文系统信息的响应研究——以重庆青木关岩溶槽谷为例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是人类永久性目标。我国是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水量仅占世界人均水量的1/4,科学适度开发地下水资源是保障缺水地区人畜饮水和工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岩...
扈志勇
关键词:岩溶水地下水系统水文地球化学岩溶动力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