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斯年

作品数:22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出版社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文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文学
  • 9篇小说
  • 8篇俗文学
  • 8篇通俗文学
  • 7篇武侠
  • 6篇武侠小说
  • 3篇学史
  • 3篇文学史
  • 2篇中国小说
  • 2篇中国小说史
  • 2篇中国小说史略
  • 2篇蜀山剑侠传
  • 2篇小说史
  • 2篇民国
  • 2篇《蜀山剑侠传...
  • 2篇《中国小说史...
  • 2篇补证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代文

机构

  • 2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

  • 21篇徐斯年
  • 1篇关纪新
  • 1篇范伯群
  • 1篇吴福辉
  • 1篇陈建华

传媒

  • 9篇苏州教育学院...
  • 2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浙江学刊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当代文坛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辽东学院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年表被引量:8
2012年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平江不肖生,原名向恺然,原籍湖南平江,1890年生于湖南湘潭。1923年,他以《江湖奇侠传》和《近代侠义英雄传》开启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新纪元。1938年,他出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办公厅主任兼安徽省政府秘书,积极抗日。1949年在长沙随程潜、陈明仁将军和平起义。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于1957年逝世。
徐斯年向晓光
关键词:平江不肖生武侠小说国术
我和袁良骏先生的分歧——关于民国武侠小说被引量:2
2006年
袁良骏先生的《民国武侠小说的泛滥与〈武侠会党编〉的误评误导》一文在《齐鲁学刊》2003年第6期发表后,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作为《武侠会党编》的编者之一,本人对袁文中的某些论点表示不敢苟同,并对袁文不讲逻辑、不顾事实之处表示遗憾。
徐斯年
关键词:民国时期武侠小说
《品报》的“北派”研究
2017年
《品报》是一家颇具特色的,注重史料之开掘、研究的电子同人内刊。《品报》同人在挖掘史料方面做了许多极为扎实的"通检"和"拾零补遗"工作;在作家研究方面,涉及六个群落的大量"北派"作家,其发现或填补空白,或对已有成果多所突破。这些成就,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空前的!当然,也还存在继续开拓的空间。
徐斯年
关键词:通俗文学南派史料
生命力的飞跃和突进——评王度庐的小说《卧虎藏龙》被引量:14
2006年
《卧虎藏龙》具有心理悲剧的特征。女主人公玉娇龙的性格是在八方受敌、四面出击的境遇下展现的,其中包括“善”与“善”的冲突。这一形象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充分揭示了她内心的、性格的矛盾,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敌人”正是她自己。小说对玉娇龙的悲剧及其与生俱来、伴随终身的孤独感的渲染,得力于王度庐的审美追求与精神分析派美学的契合。以刘泰保为代表的“闾巷之侠”形象的生动性,则体现着作者的“平民主义”精神。根据小说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和从小说节选的《语文读本》教材也各有特色。
徐斯年
关键词:武侠小说通俗文学
绍兴目连戏散论被引量:11
2005年
绍兴目连戏与郑之珍本《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存在诸多差异,这说明它源于郑本之前的一种民间母本。比较绍兴与高淳的阳腔目连戏,证明二者极可能均以安徽民间目连戏为渊源。郑之珍本亦出同一渊源,它与包括绍兴在内的各地民间目连戏当属横向影响关系。目连戏在戏曲史、戏剧学、宗教史、民俗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应该引起重视。
徐斯年
关键词:目连戏民俗学戏剧学
怀念范伯群先生——兼谈范伯群先生的中国通俗文学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范伯群先生的中国通俗文学研究有三个标志性事件:两卷本《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出版,历经二十年辛苦;《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的出版是巍然巅峰;《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互文研究》(上、下)的出版为通俗文学研究的未来开辟了新局,也体现着他对第三代弟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徐斯年
关键词:中国通俗文学《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
“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系研究”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编被引量:6
2014年
“冯梦龙们”一鸳鸯蝴蝶派-网络类型小说——中国古今“市民大众文学链” 范伯群(苏州大学文学院):我觉得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明代的冯梦龙被称为“市民文学小说家”是不够的,明以后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清末民初,市民社会越来越成熟,可是中国文学史中反而没有“市民文学”了。这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疏漏,也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范伯群徐斯年吴福辉陈建华关纪新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学市民社会网络类型
开拓武侠文化研究的深广度——读王立《武侠文学母题与意象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王立教授新著《武侠文学母题与意象研究》具有独特性,作者划分母题、范式的七种角度,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多是故事叙述所不可或缺的“多发性主题基因”的母题,一类是与环境、背景有关或能构成“定型性”象征的意象。“比武招亲母题”从人类学和跨文化研究角度,追溯出成婚考验习俗祭起母题的印度佛经来源。“跨国别忠奸之争”的解读,也为考察中国武侠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复仇主题置于跨东西文化的语境俯瞰,其意义不仅在对中国武侠文化的消极因素寻本清源,更在于深入阐明了问题具有的人文内涵。没有作者的理论阐释,我们就可能忽略许多现代武侠文本潜藏的丰富文化意义,并对它们的历史价值估计不足。
徐斯年
关键词:武侠文学武侠文化母题主题学
修仙者的爱--《蜀山剑侠传》里的“情孽”被引量:2
2020年
关于男女情爱,《蜀山剑侠传》秉持的是"灵肉异趋观"。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道教的"童身修仙戒律"决定的;二是由作者的"初恋情结"决定的。但是,书中又写有许多非常动人的"灵肉同趋"的爱情故事,这可视为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胜利,同时也映射着作者轰轰烈烈的爱情体验。作者将自己的情爱理念归结为"灵肉异趋观",意味着情欲的净化、升华,是用修仙神话阐释的生命哲学。
徐斯年
关键词:《蜀山剑侠传》还珠楼主修仙生命哲学
论王度庐的早期小说
2014年
王度庐早期所撰侦探小说尽管难免稚嫩,当时却很受读者欢迎;同期社会言情小说因描绘城市生活面广、批判色彩浓厚而颇可观;武侠小说稍弱,但它们与社会言情小说一同探索'侠情'模式,并以不断积累、日益成熟的'失败-失意的男人'谱系,催生了《宝剑金钗》。历经12年,王度庐终于由一个17岁的文学青年,成长为开创'现代武侠言情小说'完善形态的一代宗师。
徐斯年
关键词:通俗文学小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