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建萍

作品数:17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类风湿
  • 7篇类风湿关节炎
  • 7篇关节炎
  • 7篇风湿
  • 7篇风湿关节炎
  • 3篇疗效
  • 3篇甲氨蝶呤
  • 2篇益赛普
  • 2篇早期类风湿关...
  • 2篇肾炎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来氟米特
  • 2篇狼疮
  • 2篇甲氨蝶呤治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扩张
  • 1篇动脉炎
  • 1篇短波治疗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途径

机构

  • 12篇邯郸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徐建萍
  • 7篇郭粉娥
  • 6篇刘曦
  • 6篇李俊芳
  • 6篇王卫远
  • 4篇贾彬
  • 3篇田佩华
  • 2篇李桂英
  • 2篇王佩
  • 2篇岳晓琳
  • 1篇翟晖
  • 1篇路新卿
  • 1篇李士英
  • 1篇胡成栋
  • 1篇刘淑霞
  • 1篇刘利
  • 1篇李彤中
  • 1篇马军格
  • 1篇李玲
  • 1篇李英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研究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15 mg/周;B组患者口服相同剂量的甲氨蝶呤,同时皮下注射益赛普25 mg/次,每周2次。治疗12个月后,评价2组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2组在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且B组优于A组;2组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均明显降低,且B组优于A组。结论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疗效确切,且明显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徐建萍郭粉娥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益赛普
蜡疗、氦-氖激光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蜡疗、氦-氖激光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采用蜡疗、氦-氖激光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关节肿胀例数、关节疼痛例数、关节压痛例数、晨僵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蜡疗、氦-氖激光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徐建萍郭粉娥
关键词:蜡疗氦-氖激光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
狼疮平颗粒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中药狼疮平颗粒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LN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予激素加免疫抑制剂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狼疮平颗粒,并将环磷酰胺的用量减至10 mg/(kg.d)。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蛋白(Pro)、补体C3、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的改变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86%,B组总有效率87%,但B组患者不良反应少。与治疗前相比,2组各项实验室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狼疮平颗粒辅助治疗LN疗效确切,可以减少CTX用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
徐建萍李桂英郭粉娥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狼疮平泼尼松环磷酰胺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来氟米特联合超短波治疗RA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来氟米特联合超短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诊治15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rh TNFR:Fc每次25 mg,皮下注射,2次/周,来氟米特每次2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短波治疗。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6周、12周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的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晨僵时间、休息痛;并检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12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 67%(74/75)比90. 67%(68/75)](P <0. 05)。两组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DAS28评分、晨僵时间和休息痛评分、ESR、RF、CRP和抗CCP抗体水平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速度更快,两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rh TNFR:Fc、来氟米特联合超短波治疗RA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显著改善关节功能,降低血ESR、RF、CRP和抗CCP抗体水平,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更佳。
徐建萍郭粉娥岳晓琳王佩周红敏李俊芳王卫远刘曦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来氟米特超短波
大动脉炎合并中枢系统病变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 aortitis,TA)是全身免疫血管炎的一种,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可引起不同部位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可因炎症破坏动脉壁的中层而致动脉扩张或动脉瘤。
徐建萍赵阳李俊芳贾彬王卫远刘曦
关键词:肉芽肿性病变大动脉炎全身免疫动脉扩张血管炎
反应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
刘曦胡成栋李俊芳贾彬徐建萍田佩华王卫远梁喜兰
以Ⅱ型胶原诱导型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反应停能够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抑制IL-1、IL-6、IL-8和TNF-α释放,并选择性地抑制由炎症因子介导的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有关。同时,反应停还能够抑制...
关键词: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反应停药物治疗
1例干燥综合征并发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被引量:1
2010年
徐建萍郭粉娥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淋巴结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腕部磁共振成像改变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李俊芳王卫远贾彬刘曦徐建萍田佩华
关键词: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磁共振成像结缔组织病MRI征象腕部常规X线检查
狼疮平颗粒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途径下调BXSB狼疮肾炎小鼠肾组织MCP-1表达
2011年
目的研究狼疮平颗粒是否可以通过下调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途径抑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l,MCP-1)的表达而发挥对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18只雄性11周龄BXSB LN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激素组和中药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甲泼尼龙、狼疮平颗粒灌胃;另选6只同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作为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4周。测定24 h尿蛋白量;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MCP-1 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NF-κB p65表达;PAS染色做肾组织病理活动性指数(activity index,AI)计分;ELISA法检测ds-DNA抗体含量;分析上述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模型组24 h尿蛋白水平、血清ds-DNA抗体含量、MCP-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NF-κB p65表达水平、AI计分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用药后中药组与激素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LN小鼠MCP-1蛋白表达水平与其mRNA表达水平、NF-κB p65表达水平、AI计分、24 h尿蛋白定量及ds-DNA抗体含量均呈正相关(r=0.984、0.936、0.887、0.698、0.679,P<0.01)。结论狼疮平颗粒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核转位降低MCP-1水平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MCP-1在L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LN理想的治疗靶位之一。
李桂英路新卿刘淑霞李玲张增海徐建萍李彤中李英
关键词:核因子ΚB狼疮肾炎
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联合物理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RF、ESR、CRP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联合物理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化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选用甲氨蝶呤、艾拉莫德治疗对照组患者,试验组给予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联合物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及治疗3个月的经济费用。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关节疼痛指数和关节肿胀指数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RF、CRP和ES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2组患者的经济费用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艾拉莫德联合物理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的RF、CRP和ESR,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指数和关节肿胀指数。
徐建萍郭粉娥岳晓琳王佩周红敏李俊芳王卫远刘曦
关键词:甲氨蝶呤艾拉莫德类风湿关节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