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建新

作品数:127 被引量:481H指数:12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3篇建筑科学
  • 5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7篇桥梁
  • 28篇混凝土
  • 23篇桥梁工程
  • 22篇钢筋
  • 20篇锈蚀
  • 18篇可靠度
  • 16篇钢筋混凝
  • 16篇钢筋混凝土
  • 15篇氯离子
  • 14篇应力
  • 11篇时变可靠度
  • 11篇混凝土梁
  • 10篇预应力
  • 9篇氯盐
  • 9篇混凝土桥
  • 8篇锈蚀钢筋
  • 8篇徐变
  • 8篇载力
  • 8篇梁结构
  • 8篇氯离子扩散

机构

  • 108篇长沙理工大学
  • 25篇湖南大学
  • 7篇湖南城市学院
  • 4篇江苏三川智能...
  • 2篇湘潭大学
  • 2篇广东省高速公...
  • 2篇湖南交通职业...
  • 2篇国网湖南省电...
  • 2篇湖南省交通科...
  • 1篇广州大学
  • 1篇中铁大桥局集...
  • 1篇中交第二公路...
  • 1篇工程质量监督...
  • 1篇中铁大桥科学...

作者

  • 118篇彭建新
  • 64篇张建仁
  • 24篇邵旭东
  • 14篇唐皇
  • 14篇王磊
  • 12篇胡守旺
  • 8篇刘扬
  • 7篇彭晖
  • 6篇晏班夫
  • 6篇马亚飞
  • 5篇蒋田勇
  • 5篇李炬
  • 4篇邓继华
  • 3篇颜东煌
  • 3篇宋波
  • 2篇吴海军
  • 2篇王华
  • 2篇刘新华
  • 2篇涂光亚
  • 2篇钟正强

传媒

  • 8篇工程力学
  • 8篇长沙理工大学...
  • 7篇中外公路
  • 6篇公路交通科技
  • 6篇中国公路学报
  • 4篇土木工程学报
  • 4篇铁道科学与工...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3篇公路与汽运
  • 3篇公路工程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长沙交通学院...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交通科学与工...
  • 2篇土木与环境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公路
  • 1篇混凝土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15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长期监测PSC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期监测PSC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N个PZT压电陶瓷传感器,其中M个PZT压电陶瓷传感器安装在预应力筋下表面、L个PZT压电陶瓷传感器安装在中性轴附近、K个PZT压电陶瓷传感器绑扎在上缘架...
彭建新张建仁肖林发宋钢兵
文献传递
装配式免焊钢混组合桥面板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免焊钢混组合桥面板结构,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钢顶板及其上方的铺装层,钢顶板下方设有波纹钢支撑结构;铺装层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而成,连接钢顶板与波纹钢支撑结构的连接螺杆末端延伸至铺装层内。本发明...
彭建新 彭彦庆 刘意王磊
钢板加固锈蚀RC梁短期挠度计算方法和试验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研究锈蚀RC梁加固后变形性能,借助微元法思想,将加固锈蚀RC梁划分成有限单元,考虑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退化以及退化后两者之间的滑移,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缝之间锈蚀钢筋和加固钢板组合伸长长度计算钢板加固锈蚀RC梁短期挠度计算方法,分析了钢板厚度和保护层厚度对锈蚀加固梁变形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9片锈蚀加固梁,并采用静载试验验证了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锈蚀加固梁荷载-挠度曲线;在保护层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当两试验梁平均锈蚀率相差超过1%时,锈蚀率是影响挠度发展的主要因素,挠度随平均锈蚀率增大而增大,当试验梁平均锈蚀率相差小于1%且两主筋锈蚀均匀时,挠度随钢板厚度增加而减小;在钢板厚度相同的条件下,荷载值大于50kN后两试验梁挠度随保护层厚度增加而减小。
张建仁唐皇彭建新李炬
关键词:桥梁工程微元法黏结强度
基于线性增量的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预测模型
2015年
基于Fick第二扩散定律,综合考虑了混凝土初始表面氯离子浓度以线性方式变化、扩散系数随时间不断减小以及温湿度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把氯离子扩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推导得到一个新的氯离子扩散方程,结合现有数据,对理论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氯离子浓度以线性积累速率的减慢,短期内氯离子扩散过程也变得缓慢;阶段一与阶段二时间结合点处的两个氯离子曲线分布得到很好的吻合,用新方程所得到的氯离子分布曲线与以往普遍采用基准方程得到的分布曲线也能很好地匹配,在分别计算10 a,25 a,50 a混凝土中钢筋表面氯离子浓度到达锈蚀临界浓度时,用新方程比采用基准方程时要提前约3%-14%,且随着时间的增长二者之间差异不断减小。
彭建新蔡明文张建仁胡守旺刘扬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拱肋徐变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根据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特点,从变形协调条件出发,通过引入混凝土换算弹性模量,推导了钢管混凝土拱肋应力重分布计算公式。根据相似比的原则制作了钢管混凝土拱桥节段模型,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将试验结果与基于现行规范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证明公式正确可行,同时得出由于徐变导致混凝土承担的荷载逐渐转移为钢管承受的量值,混凝土的应力最大变化量达到52.7%,而钢管应力变化达到27.3%。并对荷载水平、含钢率和矢跨比等参数对结构长期力学性能影响规律进行研究。接着跟踪了钢管混凝土拱肋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徐变发展规律。
彭建新邵旭东程翔云黄政宇
关键词:拱桥钢管混凝土徐变应力重分布
基于时变可靠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碳化腐蚀开裂比例预测和维护时间确定被引量:5
2010年
基于改进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结合IPCC预测大气CO2浓度数据,研究了气候变化(CO2浓度)的规律及其对混凝土结构的碳化损伤影响和维护时间的确定。由于概率预测模型能够考虑CO2排放、环境、结构尺寸、腐蚀电流密度、钢筋布置、保护层厚度和劣化机制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发展了时变可靠度模型来计算混凝土结构在多种CO2排放策略作用下和不同耐久性设计下将来100年内的开始腐蚀概率和腐蚀开裂比例。根据结构维护管理要求标准,确定结构第一次维护时间。研究表明:在A1FI排放策略下的开始腐蚀概率比其在最好CO2排放策略下高了720%;对于保护层厚度为20 mm和水灰比为0.55的混凝土,在将来100年的开裂概率为0.37,这意味着大多数混凝土结构在服役期存在碳化腐蚀损伤现象,将来需要大量的维修和维护工作;在A1FI排放策略下,当可接受的开裂比例设为1%时,对于建于2000年、保护层厚度为30 mm和水灰比为0.50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碳化腐蚀下第一次维护时间在2058—2065年。
彭建新邵旭东张建仁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碳化腐蚀开裂时变可靠度
C60低收缩低徐变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行为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为探究C60低收缩低徐变高性能混凝土不同加载龄期和应力水平下的收缩徐变机理,开展了常规环境下不同加载龄期和应力水平的C60低收缩低徐变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对实测结果与常用规范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环境下,C60低收缩低徐变高性能混凝土加载龄期为7、24 d持荷270 d的线性徐变系数分别为0.80和0.38左右,是C60普通混凝土的0.4~0.6倍;收缩应变和徐变系数实测值相比GL2000、ACI-209、JTG 3362—2018和AASHTO规范模型计算值均偏小,偏差达40%。根据实测试验结果,在线性徐变范围内,引入收缩修正系数对JTG 3362—2018模型进行修正,分别建立常规环境下C60低收缩低徐变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应变和线性徐变系数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小,可为指导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依据。
刘掌红崔冰阳逸鸣彭建新
关键词:徐变系数修正系数
一种侧向支撑装置及高性能钢梁加载试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向支撑装置及高性能钢梁加载试验系统,其中侧向支撑装置包括可稳固于地面的第一立柱,该第一立柱上开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可在凹槽内移动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可与第一立柱相对固定;还包括与第一立柱结构相同的第二...
张建仁肖林发彭建新
文献传递
基于全寿命成本的桥梁结构材料选择决策被引量:2
2009年
根据历史维护数据确定桥梁维护时间和维护成本,在全寿命成本分析方法(LCCA)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全寿命成本的桥梁材料决策的新思路.在满足桥梁结构服役期内性能要求下,考虑桥梁服役期的维护策略和维护成本,以桥梁寿命期内全寿命总成本现值最小为目标对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桥梁全寿命优化设计方法强调桥梁结构状态性能预测、全寿命成本以及维护方案的共同参与,具有概念明确,易于操作等特点.通过对桥梁材料的决策研究,验证了全寿命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彭建新邵旭东张建仁
关键词:折现率
气候变化、CO_2排放及其对碳化腐蚀的钢筋混凝土开裂和时变可靠度的影响被引量:21
2010年
基于改进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结合IPCC预测大气CO2浓度数据,研究气候变化(CO2浓度)的规律及其对混凝土结构的碳化损伤影响。由于概率预测模型能够考虑CO2排放、环境、结构尺寸、腐蚀电流密度、钢筋布置、保护层厚度和劣化机制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提出时变可靠度模型来计算混凝土结构在多种CO2排放策略作用下将来100年内的开始腐蚀概率和腐蚀开裂比例。研究表明:在最高CO2排放策略下的开始腐蚀概率比其在最好CO2排放策略下高720%;对于耐久性差的混凝土,在将来100年的开裂概率为0.37,这意味着大多数混凝土结构在服役期存在碳化腐蚀损伤现象,将来需要大量的维修和维护工作;当碳化腐蚀裂缝宽度要求设置从1mm降低为0.3mm时,碳化腐蚀开裂比例提高25%~70%;在所有排放策略下高腐蚀电流密度状态的混凝土腐蚀开裂比例比低腐蚀电流密度状态高1.6~2.8倍。这些信息能够为混凝土桥梁全寿命设计和维护提供支持。
彭建新邵旭东张建仁
关键词:碳化开裂时变可靠度气候变化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