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栩

作品数:27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糖尿
  • 16篇糖尿病
  • 9篇2型糖尿
  • 9篇2型糖尿病
  • 6篇血糖
  • 3篇单核
  • 3篇单核细胞
  • 3篇单核细胞趋化
  • 3篇单核细胞趋化...
  • 3篇血管
  • 3篇血清
  • 3篇依从
  • 3篇依从性
  • 3篇趋化蛋白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趋化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3篇教育
  • 3篇老年

机构

  • 15篇山东大学
  • 12篇山东省立医院
  • 5篇滨州市人民医...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青岛市疾病预...
  • 1篇赫尔辛基大学

作者

  • 27篇张栩
  • 17篇赵家军
  • 13篇管庆波
  • 7篇高聆
  • 5篇于文
  • 4篇于文
  • 4篇姜秀云
  • 3篇孙迎俊
  • 3篇徐进
  • 3篇孟丽珍
  • 3篇韩辉
  • 3篇孔磊
  • 3篇韩静
  • 3篇甄桂兰
  • 2篇张雯雯
  • 2篇韩文霞
  • 2篇陈青
  • 2篇于春晓
  • 2篇于春晓
  • 2篇李秋

传媒

  • 8篇山东大学学报...
  • 5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第七次全国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Framingham十年心血管风险的研究
徐蓝张栩
阿卡波糖合用六味能消胶囊改善老年餐后高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4
2004年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合用六味能消胶囊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选择74例单纯餐后高血糖的老年患者,分为单用阿卡波糖组(对照组)37例和六味能消胶囊合用阿卡波糖组(观察组)37例,治疗1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的餐后血糖(2 h PG)、血压(BP)、血脂、体重指数(BMI)以及胰岛素作用指数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2 h PG、空腹血糖(FBG)、BMI、胆固醇(CH)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或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计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减少。结论 阿卡波糖与六味能消胶囊合用不仅可改善餐后高血糖状态,而且明显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对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等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两药合用后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于文高燕燕张栩
关键词:阿卡波糖六味能消胶囊老年人餐后高血糖胰岛素敏感性
MUST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建立患者家属参与的糖尿病教育管理新模式,观察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以医生为总管理者(Manager,M)、患者家属为督促者(Urger,U)、患者本人为自我管理者(Self-manager,S)以及护士为施教者(Teacher,T)的MUST糖尿病管理模式。180名2型糖尿病患者被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90例患者进入MUST管理模式进行1年的观察,采用改良的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评价表进行依从性判定,分析新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结果至观察结束,干预组患者完全从医行为提高近1倍(P<0.01),而且从进入MUST模式的第3个月依从性改善就有明显提高(P<0.01),半年后依从性改善维持高水平,但不再进一步提高(P>0.05)。结论 MUST模式强调了家属以监督者的身份参与到糖尿病教育管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保证了糖尿病教育的效果。
于文毕艳玲韩静孙迎俊孟丽珍甄桂兰张栩
关键词:依从性患者家属糖尿病教育
建立家属参与的糖尿病患者管理教育新模式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探索建立家属以监管身份参与糖尿病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方法建立以医生为总管理者、患者家属为督促者、患者为自我管理者、护士为施教者的MUST糖尿病管理模式,采用改良的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评价表进行依从性判定。对2010年6至7月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进行1年的观察。干预组男47例,女43例,平均年龄(52±12)岁,病程(10±3)年。对照组男46例,女44例,平均年龄(52±12)岁,病程(114-4)年。其中干预组进入MUST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糖尿病教育模式,分析比较两组依从性的改进情况。两组均数比较用配对或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结果干预组患者完全从医行为观察结束时比观察开始时提高超过1倍(75.6%比34.4%,)(2:30.ol,P〈0.05),而且从进入MUST模式的第3个月依从性改善就有明显提高(67.8%比34.4%,X^2:20.01,P〈0.05),半年后依从性改善维持高水平,直到观察结束,但在观察后期略有下降。从第3个月开始,完全从医人数干预组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依从性五大分项的分析显示影响对照组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饮食和运动。两组观察结束后,合理的运动强度(OR:2.555,P=0.000)、胰岛素合理使用(OR=4.812,P:0.002)、低盐低脂饮食(OR=5.028,P=0.029)、合理血糖监测频率(OR=20.656,P=0.000)以及合理运动频率(OR=6.560,P=0.001)5个单项对依从性改善影响最大。结论MUST模式强调家属作为监督者的身份参与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于文韩静孙迎俊孟丽珍甄桂兰张栩
关键词: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病人教育家属
山东地区中老年人群维生素D缺乏情况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山东地区城乡中老年人群维生素D缺乏情况,并探讨其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共有1792例年龄40~50岁的中老年人纳入本研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血压测定,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5(OH)D]。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中老年人群25(OH)D水平的城乡差异,应用偏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清25( OH) D水平与血压的关系。结果本组中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48.83 nmol/L,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为60.05%,城市中老年人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农村(P<0.05)。校正年龄、性别、地区及饮酒状况后,本组受检者血清25(OH)D水平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无相关性(P均>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OH)D 水平与高血压无关(OR=-0.003,95%CI:0.991~1.004,P=0.425)。结论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城市中老年人群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农村。中老年人群血压与25( OH) D水平间无显著相关性。
张艳玲马书赫张栩于春晓赵家军
关键词:中老年高血压
济南地区成人血清25(OH)D水平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济南地区健康汉族成年人血清25(OH)D水平与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244例调查对象(20~82岁,在济南市居住5年以上)纳入横断面研究。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32.1nmol/L)、B组(32.2~37.7nmol/L)、C组(37.8~47.4nmol/L)和D组(≥47.5nmol/L)4个组,应用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FBG水平,应用简单相关、偏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25(OH)D与FBG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9.24%的调查者存在FBG异常。校正年龄、性别后,FBG水平随着25(OH)D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偏相关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饮酒状态、体质量指数、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后,25(OH)D与FBG呈显著负相关(r=-0.086,P=0.002),与logHOMAβ呈显著正相关(r=0.079,P=0.005),而与logHOMAIR无显著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25(OH)D水平与FBG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维生素D可能是FBG的保护因素(OR=0.974,95%CI:0.955~0.992,P=0.006)。结论 血清25(OH)D与FBG水平密切相关,25(OH)D水平的降低可能是FBG异常的危险因素。
张艳玲张栩张雯雯王芙蓉于春晓管庆波于桂娜高聆赵家军徐进
关键词:25(OH)D空腹血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血管紧张素Ⅱ对内皮细胞核因子κB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观察高糖环境下血管紧张素Ⅱ对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及氯沙坦的干预作用。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核因子κB活性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基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变化。结果发现,高糖(25 mmol/L)、107mol/L血管紧张素Ⅱ均能显著刺激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培养基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及其对单核细胞趋化活性亦显著增强,高糖环境显著增加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核因子κB活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氯沙坦有显著抑制作用。提示高糖促进血管紧张素Ⅱ对内皮细胞的刺激作用,氯沙坦通过抑制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起到防治作用。
张栩赵家军于文
关键词:内科学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核因子ΚB
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17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用药情况、诱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老年T2DM并发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肾脏病...
韩辉姜秀云张栩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症并发症降糖药物血糖监测
文献传递
MPO对内皮细胞MCP-1表达的影响及二甲双胍的干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髓过氧化物酶(MPO)对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及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blot检测内皮细胞内MCP-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亚基(AMPKα)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含量变化。同时应用RNA干扰技术,进一步观察AMPKα的作用。结果MPO显著增加MCP-1的蛋白表达和培养液中MCP-1的浓度(P<0.01),随作用浓度和时间增加而显著增强。二甲双胍显著减少内皮细胞MCP-1的蛋白表达和培养液中MCP-1的浓度(P<0.01),而AMPKαSiRNA干预后,二甲双胍对内皮细胞MCP-1的影响作用显著减弱(P<0.01)。结论MPO可刺激内皮细胞MCP-1的蛋白表达和分泌,二甲双胍通过促使AMPKα磷酸化,激活AMPKα,抑制MPO对内皮细胞的促炎性反应,从而发挥其有益作用。
张栩于文管庆波赵家军
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AGES测定及其意义
管庆波高霞张红霞高聆陈青李秋姜秀云张栩赵家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