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贤
- 作品数:24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0-21-2019-12-13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的86例Ⅰ~Ⅲ期NSCLC患者,由病理科医师评估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水平,按浸润水平分为TIL;(低水平浸润)和TIL;(中高水平浸润)。通过单因素Kaplan-Meier及多因素Cox生存分析临床特征、病理缓解程度及TIL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86例患者获得主要病理缓解(MPR)9例,未获得MPR 77例;TIL;26例,TIL;60例;中位随访时间30.5个月;全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28个月,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OS)。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PR(P=0.044)、病理分期(P=0.008)和TIL(P=0.005)为影响OS的因素;MPR(P=0.059)、TIL(P=0.062)和病理分期(P=0.050)与DFS无显著关联性。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HR=2.773,95%CI:1.107~6.944,P=0.029)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性预后因素,TIL;(HR=0.412,95%CI:0.177~0.958,P=0.039)是影响OS的独立良好预后因素;MPR(HR=4.493,95%CI:1.026~19.683,P=0.046)是影响DFS的独立良好预后因素。结论病理分期是影响新辅助化疗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性因素,MPR和TIL水平是其独立良好性因素;MPR作为新辅助治疗后OS的替代终点具有可行性。
- 邹灵俊陈洪波郭晓康孙健张燕张德贤郭洪波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预后因素
- 去分化脂肪肉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 a,DL)中去分化成分的形态学特征。方法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8例DL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28例DL中,25例由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和非脂肪性梭形细胞肉瘤组成;1例为黏液样脂肪肉瘤和非脂肪性梭形细胞肉瘤组成;2例复发性病例未见到高分化脂肪肉瘤成分,均为非脂肪性梭形细胞肉瘤成分。免疫组化:28例中有14例行免疫组化染色,脂肪肉瘤区域脂母细胞S-100蛋白(+),部分脂肪肉瘤中的梭形细胞CD34(+)。14例DL中去分化成分3例SMA和HHF35(+),1例desm in和HHF35(+),CD34、CD117、S-100、CD99、AACT、HMB-45、CK、CR均(-),CD68部分病例散在(+)。通过对DL的形态学观察发现,去分化区域可以单独或混合呈现以下形态结构:(1)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样,(2)纤维肉瘤样,(3)低度恶性黏液纤维肉瘤样,(4)纤维瘤病样,(5)平滑肌肉瘤样,(6)脑膜瘤样漩涡结构,(7)横纹肌肉瘤分化,(8)骨/软骨分化,(9)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样,(10)血管外皮瘤样等。其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样和血管外皮瘤样结构文献中尚未见报道。结论 DL中去分化成分最常见的结构是高级别肉瘤形态,但也可以是低度恶性黏液纤维肉瘤样、纤维瘤病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样、血管外皮瘤样等低级别肉瘤形态。可以是单一分化,也可以向平滑肌、横纹肌、骨/软骨等异源性分化。
- 穆殿斌原银萍莫海英孙菊杰张德贤蔡淑萍仲伟霞
- 关键词:脂肪肉瘤去分化形态学
- 食管 胃同时性双原发癌并上颌窦原发癌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是指同一器官或系统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癌病灶。鼻窦恶性肿瘤中,以原发于上颌窦最多,但并发同时性食管、胃双原发癌者,目前国内少有报道。现将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同时性食管、胃双原发癌并发上颌窦原发恶性肿瘤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72岁。因进食阻挡感20余天,于2013年6月25日就诊于本院。食管镜检查示:食道距门齿27~33 cm处可见环1/2周纵行溃疡,被覆污苔致肠腔狭窄,质脆,触之易出血。胃窦前壁见溃疡型肿块,直径约1.5 cm,表面不平,蠕动差,质硬。活检病理示:(食管)鳞状细胞癌(图1);(胃窦)腺癌。诊断为:胸中段食管鳞癌;胃腺癌。行多西他赛120 mg d1,顺铂40 mg d1~3,化疗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以病变食管及淋巴结引流区为靶区行根治性放疗。2013年12月患者准备行胃癌根治术,术前检查CT示:右侧上颌窦占位(图2)。行上颌窦活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CAM5.2(+), CK5/6(+),P63(+),CK7(-),CK20(-),CDX-2(-),Villin (-)。诊为右上颌窦鳞癌,遂以上颌窦肿瘤及高危淋巴结引流区为靶区行调强放疗。放疗结束,建议其行胃切除术,患者及家属拒绝,自动出院。出院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2014年10月复查CT:食管胃病变治疗后好转,上颌窦癌进。
- 赵倩王中堂张德贤李宝生
- 关键词:多原发癌上颌窦癌
- 1985例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张德贤孙菊杰蔡淑萍
- 关键词:误诊肿瘤病理学
- 去分化脂肪肉瘤的形态学观察
- 目的探讨去分化脂肪肉瘤(DL)中去分化成分的形态学特征。方法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8例DL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8例DL中,25例由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ALT/WDL)和非脂肪性梭形细胞肉瘤...
- 穆殿斌原银萍孙菊杰张德贤蔡淑萍仲伟霞
- 关键词:脂肪肉瘤去分化形态学
- 文献传递
- 非小细胞肺癌中Snail、HIF-1α和E-cadherin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Snail、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钙黏素(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Snail、HIF-1α、E-cadherin蛋白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Snail、HIF-1α及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59.7%和54.8%,癌旁组织分别为15%、10%和100%。三种蛋白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il和HIF-1α表达升高及E-cadherin降低与肺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和Snail表达均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但HIF-1α和Snail表达未显示相关性(P>0.05)。结论 Snail和HIF-1α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降低与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Snail、HIF-1α和E-cadherin检测有助于评估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 孙菊杰魏玲张德贤王兴武吕丽燕王恒孝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锌指蛋白乏氧诱导因子-1ΑE-钙黏素
- 原发性食管不典型类癌的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03年
- 1 病例报告
例 1:患者男,52 岁.于 1998 年 10 月 9 日入院.患者于 3 个月前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加重 10 d,现能进流质饮食.查体无异常.
- 张兴国张百江罗景玉刘希斌张德贤
- 关键词:类癌外科治疗
- 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究乳腺癌与癌旁组织、乳腺增生症 (乳增症 )及正常乳腺组织的异倍体率、细胞增殖活性(SPF)和 p5 3、bcl 2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 (FCM )对 38例乳腺癌、33例癌旁组织、2 0例乳增症和 19例正常乳腺组织 ,进行DNA倍体和SPF及bcl 2和 p5 3的表达阳性细胞率检测。 结果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乳增症及正常组织三组间异倍体阳性率及DNA指数 (DI)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乳增症及正常组织间SPF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乳增症各组间bcl 2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仅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乳增症及正常三组间P5 3表达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DI分别与SPF和P5 3显著相关 (P <0 .0 1) ,SPF和P5 3显著相关 (P <0 .0 1)。结论 :P5 3和bcl 2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异倍体率与P5 3可以起到肿瘤标志物的作用 ;FCM可以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 ;SPF与异倍体率联合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分子生物学行为更有意义 ;尚不足以证明乳增症为癌前期病变。
- 于志勇国前王永胜左文述蔡淑萍张品亮卓培英张德贤
-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增生症BCL-2基因P53基因流式细胞术
- 人肺癌组织MDR1基因多态性与P-gp表达相关性的探讨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人肺癌组织MDR1C3435T和G2677T/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P-gp表达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分析31例肺癌组织中P-gp的表达量,RFLP-PCR鉴定31例肺癌组织MDR1C3435T和G2677T/A位点基因型。χ2检验分析基因型与P-gp表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两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gp表达量有较大差别。经χ2检验,C3435T位点基因型与P-gp表达有关,野生型与突变型和杂合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2,P=0.025。表达量趋势为C/C
- 张德贤孙菊杰仲伟霞原银萍魏玲
- 关键词:肺肿瘤基因多态性P-糖蛋白
- Ⅰ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肺腺癌增殖凋亡和转移特性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新定义后的细支气管肺泡癌与肺腺癌生长和转移性的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工期细支气管肺泡癌和19例普通肺腺癌的DNA指数、增殖指数(PI)、总s期细胞比率(SPF)和凋亡细胞比率(P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Cadherin、Collagen Ⅳ和VEGFR2的表达。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的PA大于普通肺腺癌,PI和SPF值在普通肺腺癌与细支气管肺泡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支气管肺泡癌的E-Cadherin、Collagen Ⅳ指标表达水平高于普通肺腺癌,VEGFR2在普通肺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细支气管肺癌与普通肺腺癌相比,具有相同增殖水平,较高的凋亡水平和更低的转移倾向。
- 李道堂钟小军李秀玲穆殿斌张兴国王兴武张德贤罗景玉邹磊李俞慧孙菊杰
- 关键词:腺癌细支气管肺泡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