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宏
- 作品数:94 被引量:200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棉花新品种冀棉8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2020年
- 冀棉818是以W112为母本,抗单258-1为父本,经过多年南繁北育定向选择,形成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早熟、丰产、抗病虫等特点。阐述了冀棉818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 葛朝红周永萍高倩赵爽孙辉燕建召张香云张建宏师树新
- 关键词:棉花育种栽培
- 黄河流域种植密度对棉花适机采品种(系)农艺产量性状影响分析
- 以黄河流域适宜机械化采摘的品种(系)冀航8号和冀N327为供试品种,于2013-2014年在石家庄小安舍试验田进行了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4.5万、9.0万、15万、18万株·hm-2)对2个品...
- 刘存敬江振兴张建宏唐丽媛张素君田海燕崔瑞敏张香云
- 关键词:黄河流域机采棉生育进程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黄萎病
- 利用SSR标记筛选棉花杂交种优势亲本的初探
- 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实践中,亲本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棉花不同品种间的遗传亲缘性,获得更好的亲本材料,本研究选取24个不同类型的棉花品种,利用SSR标记技术对棉花种间遗传关系进行聚类及遗传相似性分析,探讨不同棉花品...
- 唐丽媛张建宏刘存敬崔瑞敏迟吉娜田海燕甄军波张香云
- 关键词: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棉花
- 文献传递
- 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育成品种分析
- 1993年以来,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合作单位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轰击法等转基因技术将单价、双价杀虫基因导入了常规棉花品种,获得了转基因抗虫棉新材料,即进入转基因品种选育阶段。为促进我国转基因抗虫棉...
- 刘存敬崔瑞敏张建宏池吉娜张香云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 文献传递
- 棉花抗除草剂2,4-D品系抗性遗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利用高抗除草剂2,4-D的亲本与不抗除草剂的品系配制组合,对亲本、F1和F2植株进行抗性鉴定、调查、统计,进行棉花抗除草剂2,4-D性状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棉花除草剂2,4-D抗性性状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该抗除草剂性状属于质量性状遗传,便于在棉花育种中利用,抗性水平较高,能达到800mg/kg以上水平。抗除草剂性状可以在棉花常规育种和杂交种生产利用中发挥作用。
- 郭宝生刘素恩张建宏崔瑞敏王兆晓刘存敬耿军义张香云王凯辉
- 关键词:棉花抗除草剂2,4-D
- 棉花“三节一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20年
- 本文针对新疆南疆棉花栽培管理实际,通过2017—2019年3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棉花“三节一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三节”既节约用水、肥料和农药,“一优”既优化群体和个体结构,该技术可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 韩俊伟张建宏唐震超付会期
- 关键词: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不同萝卜品质指标的评价被引量:2
- 2018年
- 以29份萝卜资源或品种为试材,进行了莱菔子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蛋白质及水分含量的检测,并对萝卜肉质根的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对不同萝卜资源的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在不同材料中的差异巨大,其中莱菔子素在不同材料中最大相差149倍;对萝卜根部6个表型性状和5个检测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4.5处可将29份萝卜种质分为4个群组;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肉质根的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表明,"枣庄小顶窝心""北京心里美""丰光一代"萝卜综合营养品质突出。
- 张素君李兴河刘存敬唐丽媛张香云张建宏王海涛
- 关键词:萝卜
- 河北省杂交棉现状分析
-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在产量、纤维品质、抗逆性等方面优于双亲均值或优于双亲中最好亲本的现象。杂交棉与常规棉相比,具有出苗快、苗壮、植株高、现蕾、开花早、铃大而多、高适、高产等特点。随着棉花高产、优质、抗逆等育种难度的增加,利...
- 王海涛刘存敬唐丽媛张素君李兴河张香云张建宏
- 关键词:杂交棉
- 文献传递
- 非生物胁迫诱导的棉花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及GhJAZ1互作蛋白筛选被引量:2
- 2023年
- 非生物胁迫导致棉花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深入探究棉花非生物逆境响应的分子作用机制并鉴定GhJAZ1的互作蛋白,本研究以陆地棉标准系TM-1为材料,采用Gateway重组技术构建了非生物胁迫诱导的陆地棉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获得的初级文库总克隆数为1.2×10^(7)CFU,次级文库总克隆数为1.6×10^(7)CFU,重组阳性率100%,酵母文库滴度为5.0×10^(7)cells·mL^(-1),酵母克隆平均插入片段>1 000 bp,符合建库标准,可用于后续酵母双杂交筛选。以GhJAZ1为诱饵,构建pGBKT7-GhJAZ1诱饵蛋白表达载体,经毒性检测及自激活活性检测,明确了诱饵质粒在酵母系统中无毒性和自激活活性,可直接用于酵母文库筛选。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构建的非生物胁迫诱导的酵母cDNA文库,得到72个初筛阳性克隆,经测序、序列比对和酵母回转验证,获得11个与GhJAZ1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选取其中4个候选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进一步确认了GhJAZ1与候选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结果为深入分析棉花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调控网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解析GhJAZ1低温应答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 蔡肖李兴河王海涛刘存敬唐丽媛张素君张建宏
- 关键词:棉花酵母双杂交
- 棉花三元杂种(HBT)衍生系应答黄萎病菌侵染反应被引量:2
- 2015年
- 棉花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维管束的严重病害,从陆地棉、海岛棉及近缘野生种杂交后代中筛选抗黄萎病种质能有效拓宽陆地棉抗源基础。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强致病力、落叶型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菌株Vd991,对包括海岛棉(G.barbadense)、陆地棉(G.hirsutum)和瑟伯氏棉(G.thurberi Todro)三元杂种衍生系在内的42份棉花种质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并以棉花Gh ACTIN14(Gen Bank:AY305733)为内标,设计抗病相关基因Gb DIR1、Gb DIR2、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q 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特异引物,使用SYBR Green PCR试剂盒标记反应产物,在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上采用2-ΔΔCt法分析高抗黄萎病的三元杂种衍生系海陆野96-5受黄萎病菌侵染的调控表达特征。结果显示:筛选出的16份抗黄萎病种质中有2份高抗种质和12份抗病种质均为陆海瑟三元杂交种衍生系或衍生品种;q RT-PCR分析表明高抗病品系海陆野96-5受黄萎病菌侵染1 h时,Gb DIR1、Gb DIR2和β-1,3葡聚糖酶即开始上调表达,Gb DIR1到8 h时上调最高,达到处理前20倍,Gb DIR2则在24 h和96 h表达量较高,分别上调15倍和29倍,β-1,3葡聚糖酶在8 h和48 h时上调表达2倍以上。本研究结果为高抗黄萎病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 郭宝生张建宏崔瑞敏王兆晓刘存敬刘素恩张香云耿军义
- 关键词:棉花三元杂种黄萎病菌抗病相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