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兴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磷酸果糖
  • 3篇固定化
  • 3篇二磷酸果糖
  • 2篇酵母
  • 2篇固定化酵母
  • 2篇固定化酶
  • 2篇1,6-二磷...
  • 1篇代谢
  • 1篇增殖
  • 1篇三磷酸
  • 1篇偶联
  • 1篇中试
  • 1篇中试研究
  • 1篇腺苷
  • 1篇腺苷三磷酸
  • 1篇酶工程
  • 1篇母细胞
  • 1篇酵母细胞
  • 1篇固定化酵母细...
  • 1篇固定化细胞

机构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宏兴
  • 4篇吴梧桐
  • 3篇王丁刚
  • 3篇王旻

传媒

  • 3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年份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ATP再生系统与固定化酵母细胞偶联制备1,6-二磷酸果糖的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戊二醛交联的酵母细胞,包埋于聚乙烯醇中,制成含有糖酵解部分酶系的固定化多酶体系颗粒。该固定化多酶体系可以以葡萄糖为底物,通过糖酵解途径生产1,6-二磷酸果糖(FDP)。为了使FDP大量积累,选择氯丙嗪作为醛缩酶抑制剂,再偶联上ATP再生系统,连续批式生产FDP。当再生的ATP浓度达0.2mg/ml时,FDP产量可提高数倍。批式反应,连续生产5批,FDP产量可维持在18.5mg/ml。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的方法来补充ATP,可保证固定化酵母细胞连续生产FDP。
王旻张宏兴王丁刚吴梧桐
关键词:1,6-二磷酸果糖固定化酶酵母细胞
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增殖和应用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综述了几种常见方法固定化的酵母细胞在固定化颗粒内部的增殖和代谢的变化情况,讨论了酵母细胞固定化在应用过程中的意义及不利因素.
张宏兴吴梧桐
关键词:固定化酵母酵母代谢增殖
酶工程制备1.6-二磷酸果糖的中试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本文报道了采用聚乙烯醇为介质包埋法制成固定化酵母细胞用以制备1.6-二磷酸果糖的中试研究。确定了以蔗糖为底物,通过固定化酶转化、阴离子交换、过滤除菌、冻干的制备1.6-二磷酸果糖工艺路线。该工艺过程简单,产品质量稳定,可以连续操作,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固定化酶表现活力大于550mgFDP/d/g湿细胞,底物转化率大于15%,固定化酶半衰期大于20天。
王旻王丁刚吴梧桐张宏兴
关键词:二磷酸果糖固定化酶FDP
应用固定化芽孢杆菌CPU-931105再生腺苷三磷酸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报道了用固定化含高活力乙酰激酶的芽孢杆菌菌体从ADP再生ATP的方法,采用明胶一戊二醛共价交联法,使菌体中降解ATP的酶受到抑制,而保持乙酰激酶的活力,使产物ATP得以积累。在柱式反应器中,ADP浓度为1mg/ml时,空间流速SV为0.5hr(-1),连续操作7天,再生ATP的转化率可维持在80%以上。
张宏兴王旻王丁刚吴梧桐彭海燕
关键词:固定化细胞ATP腺苷三磷酸
1,6-二磷酸果糖的制备和应用被引量:6
1995年
综述了国内外FDP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已发现的FDP作用的药理生化机制,阐述了其作为新药以及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张宏兴王旻王丁刚吴梧桐
关键词:二磷酸果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