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宏昌

作品数:17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台湾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杜甫
  • 4篇诗学
  • 3篇清代
  • 3篇李白诗
  • 2篇清代诗学
  • 2篇冯班
  • 1篇典范
  • 1篇雕龙
  • 1篇杜甫诗
  • 1篇选本
  • 1篇演进
  • 1篇演进历程
  • 1篇哲学
  • 1篇三曹
  • 1篇沈德潜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理想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本真
  • 1篇诗风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 6篇国立中山大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台湾中山大学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岭南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7篇廖宏昌
  • 7篇誉高槐
  • 1篇李希

传媒

  • 2篇文艺评论
  • 2篇北方论丛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杜甫研究学刊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人文论丛
  • 1篇第二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现代番禺居氏艺文家族论略
2018年
近现代,岭南艺文家族在社会、文化剧变中得风气之先,促进了中西、新旧文艺的会融,成就辉煌,并对中国文学、艺术的近现代化演进历程产生深远影响。番禺隔山乡居氏家族即为其中典型个案。清乾道年间至民国,番禺居氏家族兼以画学及诗文、书法名世,其中居巢、居廉开创之“居派”促成了岭南画风的近代转型,后人及弟子承其画学、衍而为岭南画派,进而促进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
誉高槐廖宏昌
关键词:近现代化家族论略岭南画派演进历程
刘勰论评三曹视角探析被引量:1
2008年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博学多才,观其诗文创作,各具风貌,各有擅场,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各领风骚,各造绝境,交织而成建安一代繁荣的格局,而从曹氏父子之不同诗歌风貌,又体现了大时代演变过程中求新求变的审美趣尚,甚或个人艺术形式之不同表现,不同时代或不同的批评者,就有不同的取舍好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判断,刘勰《文心雕龙》,论及先秦以来200多位作家,对三曹颇有着墨,其视角如何,是本文论点。而曹操居钟嵘《诗品》下品及曹丕、曹植优劣论,则是本文关键处。
廖宏昌
关键词:三曹文心雕龙建安
沈德潜诗学体系建立的思维理路被引量:2
2005年
传统诗学发展到清代,众多审美意识纷然涌现,其体系建立的思维理路,大都呈现极为明显的折中趋向,其主要原因是有鉴于明代诗坛之各立门庭,党同伐异,纷纷扰扰,莫衷一是。其思维模式则从反思明代诗坛流弊起始,而上溯影响明代诗坛流弊之灶因,扬长去短,然后有破有立,再融合个体之审美意识,以成其一家之言。本文旨在以折中的思维模式,检视沈德潜诗学体系之建立,并藉以揭示清代诗学现象的特质。
廖宏昌
关键词:沈德潜格调派清代诗学
二冯尊杜诗学的理论意涵被引量:2
2006年
清初以冯舒、冯班为主的诸多诗人,在创作上取法晚唐,在理论上以李义山为宗,诗坛颇有一股晚唐热潮,后人也皆目为晚唐派。虽然其诗学宗尚如此,但是杜甫方是其心目中最高之审美典范,只因老杜诗歌以臻及化境,难能以寻常之典范学习之也,因而二冯即效以王荆公“学杜当自义山入”之言,义山也就成为二冯之诗学宗尚。本文试从二冯之理论切入,剖析其尊杜诗学的理论意涵。
廖宏昌
关键词:杜甫冯班清代诗学
二冯诗学的折中思维与审美理想典范被引量:3
2005年
学界大多视冯舒、冯班为“晚唐派”,以其诗学宗尚李义山故也,其实杜甫方是二冯心目中之最高审美典范,只因老杜诗歌已臻及化境,故难能以寻常之典范学习之也。因而二冯效王荆公之言,认为“学杜当自义山入”,义山也就成为二冯诗学之宗尚所在,本文试从二冯诗学体系之建立出发,论述二冯诗学体系建立之方法及其审美理想典范。
廖宏昌
关键词:冯班杜甫晚唐
《乐府诗集》与李白乐府的经典确认被引量:2
2009年
李白是公认的乐府大家及古乐府集大成者。这一经典地位的确立与《乐府诗集》有重要关系。此书对李白乐府收录全备、界定精确;着重发掘其古典特色,并在乐府诗史的高度上加以肯定,确立了其作为"古典代表、盛唐大家"的地位,在李白乐府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系统考察此书对李白乐府的著录及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李白乐府的经典化过程,并进而考察乐府诗史的源流演变。
誉高槐廖宏昌
关键词:《乐府诗集》乐府
《玉溪生诗说》版本文献探考
《玉溪生诗说》是清代纪昀评点李义山诗歌的具体意见,也是清代李义山诗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是书对李义山诗歌的艺术技巧有极深刻的剖析,除可供李义山诗歌研究作为一侧面思考外,更是揭示纪昀的诗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本文即就版...
廖宏昌
关键词:诗话
文献传递
从《万首唐人绝句》看李白绝句的经典化历程被引量:1
2011年
《万首唐人绝句》原名“《唐人绝句诗集》,一百卷,七言七十五卷,五言六言二十五卷,各百首,凡万”;成于南宋光宗元年(1190年),编者洪迈以博洽著称。其为宋代首个唐绝句选本,亦为对唐代绝句的首次大规模整理,引发了此后多种唐绝句选本的问世及唐绝句研究的热潮,在唐绝句接受史上影响深远。
誉高槐廖宏昌
关键词:绝句唐人接受史选本七言
翁方纲肌理视野下的《秋兴八首》被引量:3
2009年
翁方纲"肌理说"是清代重要的诗学理论,"肌理说"无论从名称或诗法论,皆与杜甫有密切关系。本文试从《杜诗附记》探讨翁批《秋兴八首》的三个面向,呈现其在翁方纲理论系统中的地位。
廖宏昌
关键词:杜甫翁方纲肌理说《秋兴八首》
沧浪诗学在清代批评理论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2005年
中国古代诗学发展到清代,出现了极其明显的折中趋向,其原因最重要的是有鉴于明代诗坛之党同伐异,各立门庭之弊病,其模式大皆不主一格,兼取众长,扬其长而去其短,其目的则在于成一家之言。清代诗论家为成其一家之言,也就从反思明代诗坛之流弊起始,分析探讨明代诗坛流弊之灶因,然后兼括众长,扬长去短,别开生面地建立其一己的诗学体系。
廖宏昌
关键词:诗派诗学诗坛流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