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抢救
  • 2篇换药
  • 1篇对手
  • 1篇心跳
  • 1篇心跳骤停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压力性
  • 1篇延续护理
  • 1篇延续性
  • 1篇延续性护理
  • 1篇手外伤
  • 1篇抢救护理
  • 1篇抢救流程
  • 1篇骤停
  • 1篇外伤
  • 1篇救护
  • 1篇呼吸心跳骤停
  • 1篇换药护理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4篇宋红梅
  • 2篇吕秀春
  • 1篇赵文波
  • 1篇尹兴川
  • 1篇王学云
  • 1篇高云超
  • 1篇孙晓莉
  • 1篇杨清江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通过自行设计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建立一条优质、高效、快捷的急救病人流程,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观察组32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对照组32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采用常规、传统的抢救方法。密切观察两组抢救所需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应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流程后,抢救病人时间平均缩短了13min。抢救成功率提高了25.0%。结论应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优化了抢救程序,从而使抢救措施更加规范化,医护间相互配合,快速有效地进行急救,为病人赢得了救治时间,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吕秀春杨清江孙晓莉王学云宋红梅
关键词: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成功率
N+1换药模式在居家老人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基于老年人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出院后对换药的迫切需求,构建医院-家庭-医院换药的新模式,从而极大地改善居家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方法对患者家属行进培训,教会清洁换药方法,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反复医院困难,指导患者居家采用新型敷料换药N次(2~5次),来院评估一次的新型模式。结果 65例患者均达到二期愈合或好转率为90%以上。结论采用N+1换药模式使居家老年人3~4期压力损伤患者得到了延续性护理,减少了患者往来医院的烦恼,降低了医疗费用,满足了患者及家庭对伤口专科护理的迫切要求。
赵文波尹兴川宋红梅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VSD技术与普通换药护理对手外伤开放性创面感染控制的效果对比
2018年
探究对手外伤开放性创面患者分别予以VSD技术、普通换药护理控制感染的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就诊的68例手外伤开放性创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施以普通换药护理的为对照组,施以VSD技术护理的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外伤开放性创面患者施以VSD技术,可有效控制创面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高云超宋红梅宋姗珊
关键词:创面感染VSD技术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临床创伤性休克及时合理的急救护理手段。方法:对102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早期判断、及时扩容、正确纠正低体温、心理护理做回顾性研究。结果:通过早发现,及时输液、输血,保暖,加强心理护理,102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都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结论:持续的病情观察,及时补液,扩充血容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关键。
宋红梅吕秀春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抢救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