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玫玲
- 作品数:42 被引量:34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区域气象中心科技创新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天津市气象局科研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通过对天津市气象局科研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充分发挥天津市气象科研的优势、发展特色气象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全面落实科技兴气象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 孙玫玲赵嘉俊马云波
- 关键词:气象事业
- 天津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
- 利用2007年10月10日~2008年9月30日天津边界层气象观测塔得到的PM2.5质量浓度、O3和NO2体积比浓度梯度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高度上各污染物浓度统计特征,并对各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垂直分布进行了讨论。...
- 黄鹤孙玫玲张长春姚青樊文燕
- 关键词:边界层污染物浓度统计特征
- 文献传递
- 天津秋季地面O3和NOX的浓度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 利用2006年秋季天津市区近地面大气O3、NOX和气象因素等观测数据,研究了O3浓度的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分析了O3与NO、NO2和NOX等前体物及气温、风速等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并对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拟合。结...
- 姚青刘爱霞张小玲孙玫玲张长春韩素芹朱玉强
- 关键词:秋季臭氧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采暖对天津近地层PM_(2.5)污染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8年
- 为探讨天津城区冬季采暖对近地层颗粒物污染特征的影响,于2006年11月采用TEOM系列RP1400a环境颗粒物监测仪观测PM2.5质量浓度,并使用DX-120离子色谱仪分析水溶性无机离子。结果表明:天津城区PM2.5污染较为严重,其垂直分布特征为120m处PM2.5质量浓度最高,40m处次之,220m处最低,显示出与北京气象塔观测实验的明显差异。PM2.5质量浓度采暖期明显高于非采暖期,非采暖期逐时变化呈单峰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采暖期呈现多峰态,可能是取暖燃煤(油)的24h连续排放与人为源叠加所致。气象条件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显著,低风速,高相对湿度有助于PM2.5质量浓度的增大。水溶性离子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显示,采暖期存在明显的二次离子生成特征,SO42-、NO3-和NH4+三种离子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采暖期。
- 姚青张长春孙玫玲黄鹤
- 关键词:PM2采暖水溶性离子
- 蓟县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需求及满意度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依据蓟县2个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以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需求、满意度和效益为基本评估对象,以德尔菲法(专家评估法)为基本方法,对气象服务调查内容和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估和客观评估分析。结果发现,暴雨或短时强降水监测预警预报服务的时效、预测的准确性和气象预警覆盖率是地质灾害关注最高的气象信息;对目前气象服务满意和基本满意程度达88%,手机短信以其传输便捷、迅速等优势仍然成为公众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手段。并希望从气象部门获得相应的气象预报预警、灾害易发区自动雨量监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等服务。
- 周慧孙玫玲李健化王宏蕊刘美佳王颖
- 关键词:地质灾害
- 天津市大城市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以2022年为例
- 2024年
- 针对天津市道路交通、港航、能源行业,通过调研等方法,从行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各行业部门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以及评价等方面量化评估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效益。结果显示,行业部门对气象部门提供气象预报和气象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满意度较高,气象服务在行业防灾减灾和产能增效两方面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苗芮孙玫玲任丽媛王雪娇
- 关键词:预报预警防灾减灾
- 天津气象铁塔PM2.5垂直观测分析
- 利用2006年12月17日至2007年1月1日天津250米气象铁塔40米、120米、220米高度PM2.5浓度监测资料及铁塔边界层气象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背景下PM2.5随时间、高度变化的分布特征,研究了铁塔边界层气象条...
- 吴振玲赵宏张长春孙扬孙玫玲吴彬贵刘宝强
- 关键词:PM2.5浓度边界层湍流输送
- 文献传递
- 天津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15
- 2009年
- 利用2007年10月10日~2008年9月30日天津边界层气象观测塔得到的PM2.5质量浓度、O3和NO2体积分数等梯度资料,对比分析了不同高度上各污染物数据统计特征,并对各污染物数据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垂直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天津市PM2.5污染严重,且易发生光化学污染事件.各高度层PM2.5浓度在12、1和2月份存在较大差异,其他月份差异较小;O3体积分数均表现出夏季高冬季低的典型特征;NO2体积分数在220m高度处变化较为复杂且全年波动较大,120m处变化平稳,40m处则表现出春夏季高、秋冬季低的特点.PM2.5体积分数和NO2体积分数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型,峰值的出现与早晚出行高峰以及边界层的变化有关,且污染物出现峰值的时间由低到高存在2~3h的延迟.O3体积分数与太阳辐射强度关系密切,各层均在14:00前后达到最大,而夜间的还原反应使各层臭氧体积分数下降.40m和120m处NO2体积分数变化较为一致,全天波动很小,而220m处波动较大,昼夜差异明显.
- 黄鹤孙玫玲刘爱霞张长春
- 关键词:边界层污染物浓度统计特征
- 天津春节期间空气污染特征分析
- 为研究天津春节期间空气污染特征,2009年1月13日-2月8日于中国气象局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观测SO2,NO2,PM10和PM2.5浓度,观测分为节前,春节期间和节后三个阶段。结果显示,SO2,NO2和PM10春节期间...
- 姚青孙玫玲樊文雁穆怀斌
- 关键词:春节污染烟花爆竹
- 文献传递
- 天津城区秋季PM2.5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32
- 2008年
- 为研究天津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和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铁塔(255m),分别在40m、120m、220m处设立监测点,通过监测到的PM2.5的质量浓度,结合PM10、能见度等资料来分析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城区PM2.5污染水平相当严重,日均质量浓度远高于美国1997年制定的65μg.m-3的排放标准。混合层厚度和稳定度的变化对PM2.5浓度变化有一定的影响,随混合层厚度的变化,不同高度PM2.5质量浓度值有所不同。23时至11时,120m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各层,11—18时,由于大气扩散能力的增强,三层污染物质量浓度开始下降,而到了18—23时,低层污染物浓度较高,各层浓度总体趋势为120m>40m>220m。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与稳定度的变化较一致。气象条件和早晚出行高峰期的影响导致PM2.5的质量浓度出现峰值。PM10与PM2.5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污染物来源基本相同。能见度水平和细粒子污染水平呈现较好的负相关,细粒子质量浓度的高低是决定能见度好坏的主要因子。降水过程是颗粒物从大气中清除的重要机制。
- 孙玫玲穆怀斌吴丹朱姚青刘德义
- 关键词: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