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丽

作品数:86 被引量:459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肝炎
  • 21篇细胞
  • 16篇慢性
  • 15篇肝癌
  • 14篇血清
  • 14篇纤维化
  • 13篇肝纤维化
  • 12篇乙型
  • 12篇病毒
  • 11篇乙型肝炎
  • 11篇免疫
  • 11篇丙型
  • 11篇丙型肝炎
  • 10篇干扰素
  • 9篇信号
  • 9篇通路
  • 9篇肝硬化
  • 8篇原发性
  • 7篇原发性肝癌
  • 6篇鼠肝

机构

  • 79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石家庄市第五...
  • 3篇沧州市传染病...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解放军白求恩...
  • 2篇邢台市人民医...
  • 2篇河北省沧州市...
  • 2篇邯郸市传染病...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丰台区...
  • 1篇石家庄市第二...
  • 1篇河北省中医药...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80篇孔丽
  • 20篇刘金星
  • 16篇李兵顺
  • 14篇赵素贤
  • 11篇曹治宸
  • 11篇张庆山
  • 9篇南月敏
  • 9篇甄真
  • 8篇金萌
  • 7篇任仲轩
  • 7篇刘芳
  • 7篇张玉果
  • 6篇姚树坤
  • 5篇王卫真
  • 5篇马英
  • 4篇任伟光
  • 4篇张进贵
  • 4篇孙殿兴
  • 4篇米立军
  • 4篇邸海灵

传媒

  • 17篇临床肝胆病杂...
  • 8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临床荟萃
  • 6篇河北医药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天津医药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人民军医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因子κ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NF-κB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其表达在临床病理学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44例HCC组织、25例癌旁相应组织、9例正常肝组织中NF-κB、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其增殖指数(PI)和凋亡指数(AI)。结果NF-κB蛋白在HCC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36/44)、28.0%(7/25),9例正常肝组织未见表达,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CC组织中NF-κB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Ⅲ、Ⅳ级NF-κB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级(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HCC标本中NF-κB阳性表达病例平均PI(29.9±13.7)%,阴性表达者的平均PI(24.2±10.9)%(P>0.05)。HCC标本NF-κB阳性表达者平均AI(2.9±1.4)%,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平均AI(4.9±2.0)%(P<0.05)。结论NF-κB在HCC中高表达,与HCC患者预后相关。NF-κB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的方式影响肝癌的生物学特性,而对肝癌的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
邸海灵孔丽孙殿兴刘俊茹李亚
关键词:肝细胞NF-ΚB细胞增殖凋亡免疫组织化学
IFN-α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阻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探讨IFN -α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阻断作用。 6 5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FN组 ,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A、PCⅢ、Ⅳ -C水平及IFN疗效与治疗前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关系。IFN -α治疗后血清HA、PCⅢ、Ⅳ -C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 ;IFN无应答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A、PCⅢ水平明显高于应答组 (P <0 0 5 )。IFN -α疗效与治疗前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 (r=- 0 6 773,P <0 0 5 )。IFNα对慢性乙肝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
孔丽李兵顺任仲轩胡云龙刘金星
关键词:IFN-Α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和叉头样转录因子3 mRN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的表达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同期选择健康自愿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PBMC中TIPE2 mRNA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肝脏血清生化指标、AFP、血白细胞及肿瘤大小、数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2组患者ALT、AST、AST/ALT、TBil、WBC、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TIPE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396±0.174 vs 1.045±0.330,t=12.187,P<0.01);而Foxp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498±1.672 vs 1.922±1.297,t=7.746,P<0.01)。TIPE2 mRNA表达与血清ALT、AST、AST/ALT及AFP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2、-0.833、-0.992、-0.848,P值均<0.05),而Foxp3 mRNA表达与ALT、AST、AST/ALT及AF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9、0.536、0.843、0.640,P值均<0.05)。TIPE2 mRNA表达与Foxp3 mRNA呈负相关(r=-0.821,P<0.01)。结论肝癌患者的TIPE2 mRNA表达下调,而Foxp3 mRNA表达上调,并与肝细胞损伤程度和AFP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TIPE2基因可能通过负性调控Treg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肝癌的发病过程。
孔丽张玉卓金萌王闪闪杜静华张玉果王荣琦任伟光南月敏
关键词:肝肿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在肝炎肝硬化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目前致肝纤维化最重要的细胞因子,通过旁分泌、自分泌调控方式刺激肝星状细胞(HSC)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并减少ECM降解,使肝脏ECM大量沉积,形成肝纤维化以致肝硬化。研究发现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现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TGFβ受体(TGFβR)及Smads分子在蛋白和mRNA水平进行观察,并与正常肝组织进行比较,探讨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孔丽张玉果王容琦姚树坤
关键词:肝硬化信号传导
苦参素胶囊联合甘草酸二铵对非酒精脂肪肝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苦参素胶囊联合甘草酸二铵对非酒精脂肪肝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 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甘草酸二铵,观察组采用苦参素胶囊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结果:观察组hs-CRP、IL-6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和CD4/CD8 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胶囊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能减轻非酒精脂肪肝患者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张庆山赵颖李文聪仼伟光孔丽
关键词:苦参素胶囊甘草酸二铵炎性因子免疫功能
慢性HBV感染者的T细胞亚群与拉米夫定临床疗效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应用拉米夫定(LAM)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HB患者20例,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15例,肝功能正常的HBsAg携带者15例及健康献血员20例(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CHB患者给予LAM治疗,1年后再次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CHB患者、HBV携带者CD4+、CD8+T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携带者T细胞亚群细胞计数与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免疫功能有不同特点;LAM治疗CHB的临床疗效与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阎双缓王素平张新元孔丽曹治宸马艳品陈翠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T细胞亚群免疫应答拉米夫定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IL-12、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演变的关系被引量:7
2006年
观察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血清TGFβ1及IL-2、IL-12、TNF-α、IFNγ水平及与临床演变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PHC患者血清TGFβ1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 0.014,P=0.0001),IFNγ、IL-2和IL-12低于正常对照(P=0.008,P=0.018,P=0.007);血清TGFβ1与TNF-α和IL-2呈负相关(P<0.05,P<0.01),IL-12与IFNγ和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P<0.01,P<0.01);将PHC患者分成I~Ⅱa期和Ⅱb~Ⅲ期两组,Ⅱb~III期患者血清TGFα1、TNF—α水平高于I~IIa期患者(P<0.05),而IFNγ、IL-2和IL—12显著低于I~Ⅱa期患者(P<0.05)。提示PHC患者存在多种细胞因子异常,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尤其中晚期患者更为明显,这可能是肿瘤逃脱免疫监控,不断进展的原因之一。
孔丽姚树坤张瑞星殷飞王娜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网络
白细胞介素17基因多态性及血浆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血浆水平与慢性HC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228例,健康体检者81例。TaqMan探针法检测IL-17rs8193036及rs2275913位点基因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17水平,分析CHC患者IL—17等位基因、基因型及血浆水平与健康人群的差异。结果CHC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IL-17rs8193036位点C、T等位基因及rs2275913位点A、G等位基因分布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HC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IL-17rs8193036位点基因型CC(46.49%对比41.98%)、CT(45.61%对比44.44%)、1vr(7.89%对比13.58%)分布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s2275913位点基因型AA(16.23%对比13.58%)、AG(48.25%对比50.62%)、GG(35.53%对比35.800/0)分布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V基因1型与2型感染CHC患者IL-17rs8193036及rs2275913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HC患者组血浆IL-17水平为(97.67士39.68)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1.60±19.78)pg/ml,两组比较t=2.414,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7高水平表达在HCV感染及慢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而IL-17rs8193036及rs2275913位点SNPs可能与HCV易感性及持续感染无明确关系。
南月敏张玉果孔令波郑欢伟孙殿兴安春绵李友生李沧友孔丽戴二黑佟立新赵素贤苏珊珊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疾病易感性
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孔丽刘金星曹治宸李兵顺张进贵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干扰素
铁代谢改变对丙型肝炎治疗的影响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探讨铁代谢的改变对丙型肝炎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观察55例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与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血红蛋白与疗效呈较弱的负相关(r=-0.2867,t=2.179,P<0.05)。在应用干扰素治疗的32例患者中,血红蛋白不足140g/L 者疗效明显优于140g/L 以上者(P=0.0023),提示高血红蛋白的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疗效较差。在28例应用干扰素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铁蛋白与疗效呈明显的负相关(r=0.7152,t=5.2178,P<0.01)。在有治疗反应的患者中,疗效稳固者与复发者铁蛋白均值差异有显著意义(t′=4.5943,t′_(0.05)=2.2313,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较高可能是干扰素临床疗效不稳固的原因之一。
曹治宸孔丽甄真宋艳改刘金星李兵顺
关键词:丙型肝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