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塔娜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新闻
  • 2篇新闻奖
  • 2篇清代
  • 2篇重大主题
  • 2篇媒介
  • 2篇蒙古族
  • 2篇民族
  • 2篇获奖
  • 2篇获奖作品
  • 2篇古族
  • 2篇出版
  • 1篇党报
  • 1篇低谷期
  • 1篇地方党报
  • 1篇新华网
  • 1篇新闻佳作
  • 1篇新闻框架
  • 1篇新型媒体
  • 1篇心态
  • 1篇宣传品

机构

  • 15篇内蒙古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5篇塔娜
  • 3篇刘艳婧
  • 1篇包薇
  • 1篇周璇

传媒

  • 3篇新闻论坛
  • 2篇内蒙古大学学...
  • 2篇编辑之友
  • 2篇中国出版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情报杂志
  • 1篇阴山学刊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199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理念·过程·竞赛三联动:互动式媒介产品策划与生产教学创新与实践
2022年
在“产学研用”的教学改革思路引导下,互动式媒介产品策划与生产课程教学实践着力于将“用”的维度贯穿于教学,提出化理论学习为理念塑造、增过程实践为多元考核、倡竞赛评比促融会贯通的创新方法,以缓解所学与所需的落差,平衡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效地将不同专业课程所学融会贯通。
塔娜
关键词:产学研用
基于亚马逊畅销书发行的网络发行渠道走向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网络发行渠道凭借其速度快、成本低、信息积累性强等优势,在当下的出版发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消费者的阅读与消费习惯的转变从趋势成为事实,网络发行渠道应在购书渠道设置、营销信息形式、互动机制运用等方面,进一步融合网络平台的优势、融合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发行、融合多元的营销信息形式、融合多方互动机制,使图书发行工作更高效。亚马逊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可供借鉴,它也表征着网络发行渠道进一步发展的新走向。
塔娜
关键词:亚马逊畅销书
清代达斡尔族诗人敖拉·昌兴及其诗歌
1990年
敖拉·昌兴是达斡尔族杰出的诗人,对于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应该给以适当的评价。本文主要对敖拉·昌兴的生平、思想、创作阶段以及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风格作一评介。
塔娜
关键词:题画诗咏物现实主义精神
论学术共同体对清代家刻产业发展的促进与限制
2017年
家刻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出版形式之一,曾以底本好、校勘精、工艺专的优势与官刻、坊刻并称三大刻书系统。一方面,文人士子从事家刻能够满足其对书籍数量与质量的要求,由文人士子构成的学术共同体从能力、目标和需求等方面都与家刻相辅相成,从而促进了家刻在清代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学术共同体又具有地域、关注焦点的限制,它也同样将家刻发展的方向限定在了狭小的范围之内,阻碍了家刻作为一种"产业"的发展,因此也成为家刻向近代出版业转型的限制因素。
塔娜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近代出版业
“诗讽谏”传统对清代别集出版的影响
2016年
别集出版的数量是一个时代文化创造水平的重要指标,清代的别集出版整体呈上升趋势,却出现了三个低谷期,究其原因,除了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显在的影响因素,还应注意到随着社会状况与文化氛围悄然变化的世人心态这一隐含因素。相较于外在因素,世人心态的变化作为内在的驱动因素,对于出版业发展演变的影响同样重要,其中最突出的便是"诗讽谏"传统的衰退。
塔娜
关键词:低谷期
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两会报道各具看点
2019年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一直是各家媒体争相关注的重大主题,在媒介走向深度融合的当下,人民网、新华网和光明网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内容和平台优势,进一步创新两会报道的思路。
刘艳婧塔娜
关键词:两会报道新华网人民网重大主题
数字时代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创新——基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改实践的思考被引量:4
2016年
编辑出版学专业是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需求的应用学科,产业发展变化对学科建设、专业教育的影响显著。全媒体的发展更新了产业形态,也为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专业教育需从理念更新、课程体系调整、评估体系重构三方面进行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以适应数字时代出版产业的发展变化与人才需求。
塔娜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
新闻框架下的“草原荒漠化报道”研究——以《中国环境报》为例
2020年
草原荒漠化问题一直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的环境议题,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也赋予了草原荒漠化报道新的内涵。《中国环境报》作为专业的环保类报纸,在报道草原荒漠化问题以及增强受众的环保意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本文在新闻框架下,对《中国环境报》的草原荒漠化报道进行分析,以期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媒体的草原环境报道提供有益借鉴。
塔娜
关键词:新闻框架
1927-1930年上海革命文学期刊生存发展策略探析
2017年
1927年后,国民政府意识到思想传播的无形性与难控性,开始对出版业实行严密监控。艰难的出版环境使得当时带有革命倾向的文学期刊不得不转变编辑策略,通过审慎选择期刊内容、不断调整栏目设置、频繁更换刊物名称的方式求得生存与发展,以便在特殊的传播环境下对革命文学进行有效的传播。
包薇塔娜
弥合差距:媒介建构与受众认知的偏差与调节——基于《人民日报》雾霾报道的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意义]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介建构与受众认知的关系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偏差,偏差存在于哪些具体方面及其对信息传播效果造成的影响如何,都是需要实证考察予以研究和分析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通过内容分析法勾勒媒介建构特征,通过问卷调查法描述受众认知情况,对比媒介建构与受众认知导出偏差,并基于偏差思考调节策略。[结果/结论]媒介为了达成有效信息传播,需调整媒介建构的方式以弥合与受众认知间的差距,具体表现为议题框架选择、意见领袖利用、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的调节。
塔娜张含
关键词:媒介建构受众认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