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华
- 作品数:80 被引量:1,076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昆虫抗药性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 自1914年Melander首次报告梨圆蚧(Aspidiotus perniciosus)对石硫合剂产生抗性以来,至今产生抗性的虫种已达700多种。80多年来各国学者对昆虫抗性的形成、发展、遗传方式、机理及其治理等方面的...
- 唐振华
- 文献传递
- 拟除虫菊酯抗性小菜蛾中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组分及单加氧酶活力的研究
-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一种世界性的危害严重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对其的防治长期依赖于化学防治,抗性问题十分严重,对目前常用种类的杀虫剂,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昆虫生长调节剂(I...
- 李卫民吴峻庄佩君唐振华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抗药性小菜蛾
- 文献传递
- 家蝇和果蝇的靶标抗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8年
- 杀虫剂不合理的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害虫对各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一个重要机理是靶标抗性。就家蝇和果蝇两种典型昆虫的靶标抗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其中包括:乙酰胆碱酯酶(AChE)、钠离子通道(SC)、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以及γ-氨基丁酸受体(GABAR),分别从这4个靶标的基因突变与抗性的关系,对靶标抗性进行分析。这不但有助于害虫的抗性治理,而且还为基于抗性靶标设计的,并且不易产生抗性的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
- 孙晓琴袁建忠唐振华
- 关键词:家蝇果蝇乙酰胆碱酯酶钠离子通道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
- 抗氰戊菊酯淡色库蚊的抗性谱以及增效剂的作用被引量:7
- 1992年
- 在室内用氰戊菊酯对采集于野外的淡色库蚊进行了选育,获得一个抗性高达6088倍的高抗性品系(RPy),并测定了该品系对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以及增效剂作用。结果表明,RPy品系对7种拟除虫菊酯的交互抗性范围为6(胺菊酯)~140倍以上(反式-氯菊酯);对P,P′-DDT的交互抗性>388倍;对狄氏剂、乐果、敌百虫和残杀威的交互抗性为1~2倍;对丙体六六六、杀螟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双硫磷和甲萘威的敏感度高于敏感品系。应用各种专一性抑制剂pb、TPP和DMC进行了活体增效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RPy品系对P,P′DDT的抗性主要与DDT脱氯化氢酶(DDTase)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有关;对氰戊菊酯的抗性主要与MFO和酯酶有关。
- 张朝远唐振华
-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淡色库蚊
- 抗性小菜蛾的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被引量:83
- 1992年
- 用FAO推荐的点滴法测定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对马拉硫磷和西维因的抗药性,并对抗性(R)和敏感(S)小菜蛾幼虫的胆碱酯酶(ChE)的性质、活性、动力学和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广州天河、上海梅陇的小菜蛾对马拉硫磷的抗性分别是江西南昌种群的113.8和27.4倍;它们对西维因的抗性是》3.1倍。R幼虫ChE对乙酰胆碱(ATCh)、丙酰胆碱(PrTCh)和丁酰胆碱(BuTCh)的活性分别是S幼虫的0.3、0.7和9.9倍;它们的V_(max)分别是0.4、1.4和7.0倍;K_m分别是209.1,87和37.8倍。毒扁豆碱、西维因、对氧磷、敌敌畏和残杀威对R幼虫AChE的抑制中浓度1_(50),分别是S幼虫的333.3,66.7,17.2,12.5和10.0倍。对氧磷、敌敌畏、残杀威和西维因对R幼虫的双分子速率常数K_1,分别是S幼虫的126.4,86.5,32.9和12.3倍。由此可见,AChE敏感度降低是小菜蛾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产生抗性的主要机理之一。本文中还讨论了防治抗性小菜蛾的策略。
- 唐振华周成理
- 关键词:小菜蛾抗药性乙酰胆碱酯酶
- 简并引物PCR在棉铃虫与家蝇细胞色素P450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PCR技术对棉铃虫氰戊菊酯抗性品系和家蝇三氟氯氰菊酯抗性品系的CYP4进行了研究。通过RT-PCR从上述两个品系中获得了三个基因片段。测序后根据它们的克隆号分别命名为95pr(家蝇)、248pr和55pr(棉铃虫)。经证...
- 吴峻庄佩君张大羽唐振华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家蝇棉铃虫
- 害虫抗性杂合子死亡率对抗性进化的影响被引量:4
- 1989年
-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R基因频率和种群大小的三种不同组合情况下,害虫抗性杂合于在用药或不用药时对抗性进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在任何组合中不用药时R基因的衰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除非(RR)和(RS)遗传型的生物适合度很低.若R基因的显性越高,生物适合度越低,则抗性基因衰退越快.2)用杀死全部或绝大多数杂合子的剂量,并有少量敏感个体迁入时,抗性可被控制.但抗性一旦很明显,则此策略不再有效.
- 唐振华韩启发
- 关键词:害虫抗药性杂合子死亡率
- 全文增补中
- 二化螟抗性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6年
- 二化螟作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国内很多地区都有危害,由于长期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二化螟对许多杀虫剂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抗性。二化螟的初级水平抗性与解毒代谢酶活性增强,靶标敏感性降低以及穿透率下降等因素有关,二化螟的高抗性是由引起初级水平抗性的多种因子在基因水平上的进一步变化所导致。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引起二化螟抗性的因子共同作用时,二化螟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将以几何级数增长。本文概述了国内外二化螟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抗性因子之间的关系,总结了二化螟的抗性机理,对延缓杀虫剂抗性的发展,二化螟的合理防治和新型杀虫剂的研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李晓涛黄青春唐振华
- 关键词:二化螟杀虫剂抗性机理
- 靶标抗性点突变基因型检测技术被引量:6
- 2005年
- 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害虫的抗药性日趋严重。抗药性是一种涉及一个或几个昆虫基因的遗传特征。靶标抗性通常与点突变相关,对抗性相关的点突变的快速检测诊断是抗性治理的基础之一。评述了5种基因型检测技术———单链构象多态性、固相微型测序、双向等位特异PCR扩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焦磷酸测序的优缺点及其在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 尚金燕唐振华张传溪
- 关键词:点突变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菜蛾绒茧蜂幼虫体内多杀菌素残留被引量:7
- 2006年
-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施用于寄主幼虫的多杀菌素可否传递到在其体内发育的寄生蜂幼虫。以对多杀菌素高抗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作为菜蛾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的寄主,待绒茧蜂发育到1龄幼虫时,将浓度为50mgL的多杀菌素点滴到寄主幼虫背板上,随后让寄主幼虫取食经50mgL多杀菌素处理过的甘蓝叶片,寄主幼虫和其体内的蜂幼虫再发育3天后,将寄主幼虫解剖取出蜂幼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经多杀菌素处理的小菜蛾幼虫体液以及绒茧蜂幼虫匀浆液进行检测,结果多杀菌素的2个活性成分spinosynA和spinosynD均被检测到,两者的多杀菌素残留浓度分别是2.79mgL和0.94mgL。这表明,通过寄主幼虫体壁接触和取食进入其体内的多杀菌素,可通过寄生蜂幼虫体壁浸透、蜂幼虫对寄主血淋巴的取食,或这两种途经一起进入蜂幼虫的体内,对蜂幼虫产生作用。
- 李增梅王文丽吴慧明刘树生刘银泉唐振华
- 关键词:菜蛾绒茧蜂小菜蛾寄主多杀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