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隆延
- 作品数:14 被引量:16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的麻醉效果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麻醉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唇裂修复术的患儿,年龄3~9个月,随机均分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七氟醚复合芬太尼组(F组)。均采用七氟醚诱导麻醉后,R组采用0.1~0.2μg·kg-1·min-1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维持,F组采用0.05~0.1μg·kg-1·min-1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观察诱导前(基础值,T0)、插管时(T1)、插管后2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5min(T4)、30min(T5)及拔管时(T6)的HR、MAP、SpO2,记录苏醒期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有无呼吸功能不全、恶心呕吐及躁动不良反应及离开手术室时间。结果 T1、T3及T6时两组患儿HR均较T0时明显增快(P<0.05),且F组明显快于R组(P<0.05)。T1、T3及T6时两组患儿的MAP均较T0时升高(P<0.05),且F组明显高于R组(P<0.05)。R组患儿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P<0.01)。R组呼吸功能不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F组,躁动发生率高于F组。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在婴儿先天性唇裂修复术安全有效,但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可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快速苏醒及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 吴隆延薛庆生
- 关键词:七氟醚瑞芬太尼芬太尼婴儿唇裂修复术
- 创伤性休克病人术后谵妄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病人术后谵妄的临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急诊手术的创伤性休克病人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9~68岁。术前、术后12 h及术后第1、2、3天随访病人,用意识模糊谵妄评定法进行谵妄评估。记录病人血乳酸、血糖、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浓度值,检测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建立数据库。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生术后谵妄23例,发生率为46%。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病人年龄大、高乳酸血症、高血糖、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急性肾功能损伤及术中失血量大均是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高乳酸血症、高血糖、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急性肾功能损伤及术中大量失血为创伤性休克病人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
- 吴隆延薛庆生罗艳张富军毛恩强于布为
-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术后谵妄
- 盐酸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炎性反应及术后谵妄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炎性反应及术后谵妄的影响。选择8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A组n=40)和常规组(B组n=40);所有患者入室后均开放外周静脉,A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μg/kg经静脉泵注(15 min)预处理;B组给予常规诱导,且于麻醉前(T0)、切皮前(T1)、手术开始后1 h(T2),3 h(T3),6 h(T4),12 h(T5),24 h(T6),48 h(T7),72 h(T8)各时点测定血清IL-6、IL-8、IL-10及血乳酸浓度值。并于术前,术后12 h及术后第1,2,3,7 d随访病人,用意识模糊谵妄评定法进行谵妄评估。两组炎性指标及血乳酸浓度值T0~T1时点无明显差异(P>0.05);A组T2时点之后血清IL-6、IL-8及血乳酸浓度值较B组明显偏低,且IL-10浓度值较B组明显偏高(P<0.05)。A组发生术后谵妄6例(发生率为15%),B组发生术后谵妄18例(发生率为45%),A组术后谵妄发生率较B组明显偏低(P<0.05)。盐酸右美托咪定预处理不仅能明显减轻创伤性休克患者炎性反应,且能显著降低创伤性休克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 吴隆延仲志栋景璟
-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创伤性休克炎性反应术后谵妄
-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78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组(D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泵注15min,同时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静脉泵注3min;P组给予丙泊酚1.5mg/kg静脉推注3min和瑞芬太尼0.5μg/kg静脉泵注3min后纤支镜下经鼻插入气管导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0)、给药前(T1)、给药后10min(T2)、给药结束时(T3)、插管前(T4)、插管时(T5)、插管完成时(T6)、插管完成后1min(T7)、5min(T8)的HR、MAP、SpO2和RR;并记录患者插管过程中呛咳、恶心及躁动等不良反应和知晓情况。结果与T0、T1时比较,T2~T8时两组HR、P组RR均明显减慢(P<0.05);两组MAP、SpO2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T2~T4、T8时D组HR明显减慢(P<0.05);T2~T7时MAP明显升高(P<0.05);T2、T3和T5~T7时SpO2明显升高(P<0.05);T2~T8时RR明显增快(P<0.01)。D组呛咳、恶心、躁动、插管知晓及SpO2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都是安全有效的。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可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吴隆延薛庆生
- 关键词:瑞芬太尼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
- 开放与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开放与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术式对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术式,观察组给予小切口的开放髓内钉内固定术式,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的疗效指标,术中放射剂量,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胸部、腹部、甲状腺及性腺的放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的Hb组内比较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是6.16%,与对照组的13.8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需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术,可考虑切口较小的开放复位,不但能够获得等同于闭合复位的疗效,而且患者接受的放射剂量也明显更低,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 关雪吴隆延
- 关键词:开放复位闭合复位
- 盐酸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创伤骨科需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和常规处理组﹙N组n=30﹚;所有患者入室后均开放外周静脉,D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μg/kg经静脉泵注(15分钟);N组给予常规诱导,术后均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滴注,2次/d.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1小时﹙T0﹚、3小时﹙T1﹚、6小时﹙T2﹚、12小时﹙T3﹚、24小时﹙T4﹚、48小时﹙T5﹚及术后72小时﹙T6﹚2组患者疼痛评分、解救药使用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疼痛评分在T0无明显差异﹙P﹥0.05﹚,D组T1~T6均较N组偏低﹙P﹤0.05﹚;D组T0~T6解救药使用次数较N组明显偏少﹙P﹤0.05﹚;且D组患者满意度较N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盐酸右美托咪定术前预处理不仅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减少解救药物的使用,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满意度.
- 关雪吴隆延
-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创伤骨科疼痛控制
- 术前认知干预对老年患者脊柱术后谵妄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术前认知干预对老年患者脊柱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认知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术后6 h(T1)、12 h(T2)、24 h(T3)、48 h(T4)、72 h(T5)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术前第1天(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T5 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谵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认知干预能明显降低老年患者脊柱术后谵妄发生率。
- 关雪吴隆延
- 关键词: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谵妄认知干预
-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老年病人血乳酸、血糖及血气电解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乐加)和乳酸钠林格氏液在老年病人术前急性血液稀释前后血乳酸、血糖及血气电解质的变化。方法:60例择期手术老年患者,ASAⅠ~Ⅱ,年龄65~83岁,随机分为乐加(L)组和乳酸钠林格氏液(R)组,每组各30例。入室后分别给予对应液体300ml静脉泵入,30min内输完,后按5ml/kg.h速度输注维持至手术结束。观察并记录输液前即刻(T0)、输液30min(T1)、60min(T2)及手术结束时(T3)动脉血乳酸、血糖及血气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及液体治疗前后血PH、PCO2、HCO3-、BE值均无显著性差异;R组内血乳酸浓度值在T1、T2及T3时点均较T0时点升高(P〈0.05),L组内血乳酸浓度值各时点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血乳酸浓度值在T0无显著性差异,R组在T1、T2及T3均较L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内血糖浓度值在T1、T2及T3均较T0升高(P〈0.05);两组间血糖浓度值在T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L组在T1、T2及T3均较R组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内(Na+)、(K+)及(Ca2+)在T1、T2及T3均较T0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内(Mg2+)在T1、T2及T3均较T0下降(P〈0.05);两组间(Mg2+)在T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R组在T1、T2及T3均较L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应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氏液对老年患者行液体治疗时都是安全有效的,与乳酸钠林格氏液比,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可为老年患者提供更稳定的内环境。
- 吴隆延仲志栋尹述洲
- 关键词: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血乳酸血糖电解质
- 椎管内麻醉后寒战反应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后寒战反应的临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 500例椎管内麻醉下行手术且术后回麻醉恢复室者,按有无寒战反应发生分为寒战组(n=734)和无寒战组(n=766),记录患者一般情况、鼓膜温度、麻醉方式、麻醉阻滞平面、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中心体温、麻醉方式、麻醉平面、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寒战发生相关。结论年轻患者、男性患者、体温下降、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平面过高﹙大于等于胸8≥T8﹚、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过多为椎管内麻醉患者术中或术后发生寒战反应的危险因素。
- 吴隆延尹述洲
-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寒战反应
- 右颈胸部钢筋贯通伤麻醉处理一例
- 2012年
- 患者,男,43岁,因高处坠落致右颈胸部钢筋贯通伤后30min急诊入院,拟行右剖胸探查及钢筋异物取出术。
- 吴隆延
- 关键词:颈胸部麻醉处理异物取出术急诊入院剖胸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