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畏

作品数:40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胚胎
  • 11篇植入
  • 10篇遗传学
  • 10篇植入前
  • 10篇胚胎植入
  • 10篇染色体
  • 10篇卵巢
  • 9篇胚胎植入前
  • 9篇染色
  • 8篇遗传学诊断
  • 7篇易位
  • 7篇植入前遗传学...
  • 7篇胚胎植入前遗...
  • 6篇胚胎移植
  • 5篇荧光
  • 5篇妊娠
  • 5篇结局分析
  • 5篇基因
  • 4篇少汗
  • 4篇受精

机构

  • 40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麦克马斯特大...

作者

  • 40篇吴畏
  • 32篇刘嘉茵
  • 15篇崔毓桂
  • 14篇冒韵东
  • 14篇沈鉴东
  • 13篇孙雪萍
  • 12篇高超
  • 11篇马翔
  • 11篇谢佳孜
  • 8篇王媁
  • 8篇蔡令波
  • 8篇张园
  • 7篇舒黎
  • 7篇黄洁
  • 4篇刁飞扬
  • 3篇马龙
  • 3篇徐珉
  • 3篇陈欢
  • 3篇高彦
  • 2篇钱云

传媒

  • 8篇国际生殖健康...
  • 3篇生殖医学杂志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4全球...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5
  • 2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46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妊娠后妊娠结局分析
张园舒黎吴畏马翔黄洁冒韵东王媁刘嘉茵
4-羟基过氧环磷酰胺通过靶向P53损伤人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自噬功能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体外活化物4-羟基过氧环磷酰胺(4-hydroperoxy cyclophosphamide,4-HC)导致人卵巢颗粒细胞系SVOG功能损伤的效应及机制。方法:以0.2、2.0、10.0μmol/L的4-HC处理SVOG细胞24、48、72 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变化,选择构建损伤模型的时间和浓度;Western blot、RT-qPCR法检测各组线粒体自噬通量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正常组和4-HC损伤组线粒体的变化;RT-qPCR检测P53相关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P53蛋白,Parkin蛋白以及线粒体外膜蛋白(translocase of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20,TOMM20)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体外建立了2.0μmol/L 4-HC处理SVOG细胞48 h诱导的损伤模型。4-HC损伤的SVOG细胞中,线粒体自噬通量受到抑制且线粒体形态异常,受损线粒体明显增加;P5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且存在胞质中P53和Parkin蛋白结合增加,而线粒体外膜蛋白TOMM20和Parkin蛋白的结合受到抑制。结论:在体外,4-HC可能是通过P53-Parkin通路抑制受损线粒体自噬导致人卵巢颗粒细胞受损。
赵辰希徐聪谢思远高超覃莲菊吴畏
关键词:P53
甘氨酸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甘氨酸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机制的关联。方法:检测11名PCOS患者和11名正常对照组女性血清甘氨酸(glycine,Gly)水平,并与临床资料行相关性分析。构建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Ctrl)组,Gly组,PCOS组和PCOS+Gly组。观察各组小鼠动情周期变化和卵巢形态,检测脂质代谢指标和性激素指标,RT qPCR法检测卵巢组织性激素受体及激素合成酶的表达。结果:PCOS组患者体内血清甘氨酸水平较Ctrl组女性降低,其血清游离雄激素指数(free androgen index,FAI)、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L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显著高于Ctrl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水平显著低于Ctrl组。在总样本人群中,甘氨酸水平与SHBG呈正相关,与FAI和LH/FSH呈负相关。甘氨酸减轻了PCOS小鼠体重,降低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加快了PCOS小鼠动情周期的恢复,减少了卵巢囊状卵泡和出血性囊肿数量,卵巢组织中CYP17A1、CYP19A1、FSHR和LHR的mRNA水平的mRNA水平明显下调。结论:总人群血清甘氨酸水平与SHBG呈正相关,与FAI、LH/FSH比值呈负相关;PCOS患者存在甘氨酸减少现象。甘氨酸可改善PCOS小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恢复正常动情周期,保护卵巢正常形态并调控性激素水平,甘氨酸可能通过调控性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抑制PCOS的发生发展。
马於陈雯昕吴畏许波群
关键词:甘氨酸多囊卵巢综合征动情周期性激素性激素受体
346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妊娠后妊娠结局分析
张园舒黎吴畏马翔黄洁冒韵东王媁刘嘉茵
增加hCG扳机剂量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增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扳机剂量对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周期中低反应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长方案鲜胚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生殖医学科拟行IVF/ICSI使用GnRHa长方案助孕周期中409例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CG日扳机剂量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n=337)采用常规艾泽6500 U扳机,增加剂量组(n=72)采用hCG10000 U或hCG 2000 U联合艾泽6500U扳机。比较2组患者的获卵数、获卵率,MⅡ率、2PN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植入率、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2组获卵数、获卵率、MⅡ率、2PN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和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剂量组的临床妊娠率(55.56%vs.42.73%,P=0.047)和胚胎植入率(50.51%vs.37.88%,P=0.021)高于常规剂量组。2组均未发生OHSS。结论:增加hCG扳机剂量可提高卵巢低反应患者GnRHa长方案新鲜周期移植的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相对安全可行,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扳机方案。
宋昀杰张园夏心如夏梦吴畏黄洁刁飞扬冒韵东刘嘉茵张汝阳马翔
关键词: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体外受精卵巢
不孕症的遗传学病因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23年
不孕症是影响生殖健康的重要原因。不孕不育的发生受许多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对于明确不孕症的诊断及再生育计划制定非常有意义。本文从遗传因素出发,对于女性不孕症中性腺发育不全、卵巢功能不全、卵母细胞成熟障碍、受精失败、卵裂失败及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空卵泡综合征等,男性不育症中精子发生、少弱畸形精子症、性腺发育等疾病进行了最新研究进展的总结,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拷贝数变异以及单个基因的缺陷等变异类型的遗传病因。
张婷闫铮吴畏孙赟安宇
关键词:不孕症病因学基因组
跨断裂点探针及其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研究进展
2004年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是产前诊断的一种新方案,理论上可避免以往产前诊断有异常而不得不终止妊娠的遗憾。染色体异常是PGD的很重要一部分,其中的染色体结构异常是。PGD的难点之一。用目前商业化的探针不能区分正常和平衡易位的核型,针对各个病例的跨断裂点探针能区分这两种核型。本文就跨断裂点探针的技术路线、应用实例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简要介绍。
吴畏刘嘉茵
关键词: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荧光原位杂交胚胎植入染色体异常
非高龄卵巢功能减退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的检测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1)是否可作为非高龄卵巢功能减退(DOR)患者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前病因筛查的检测指标。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ICSI助孕的非高龄DOR患者(非高龄DOR组,127例)和因男方因素行IVF/ICSI助孕的女性患者(对照组,8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N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CL和aβ2GP1。结果:非高龄DOR组3项抗体中至少1项阳性的总阳性率(24.41%,31/127)高于对照组(12.20%,1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高龄DOR组ANA阳性率(3.15%,4/127)虽高于对照组(1.22%,1/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高龄DOR组aCL总阳性率(8.66%,11/127)与对照组(6.10%,5/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高龄DOR组aβ2GP1阳性率(15.75%,20/127)高于对照组(6.10%,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高龄DOR患者aβ2GP1阳性率较高,对非高龄DOR患者推荐在IVF/ICSI助孕前进行血清ANA、aCL和aβ2GP1联合筛查。
张园夏心如蒋春艳舒黎吴畏高彦黄洁冒韵东刘嘉茵马翔
关键词:抗Β2糖蛋白1抗体卵巢功能减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荧光免疫测定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助孕方案的选择被引量:18
2015年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是除年龄因素外又一个预示助孕结局不良的因素,卵巢储备下降预示卵巢对药物的刺激反应下降,加大促性腺激素剂量的超促排卵方案并不能增加活产率,近年来逐渐普及的温和刺激、微刺激或自然周期在对DOR患者的助孕策略中成为重要的方案。辅以硫酸脱氢表雄酮和生长激素的添加可能改善体外受精生育结局。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可做为胚胎挑选的方法之一,提高助孕的成功率。
吴畏刘嘉茵
关键词:助孕控制性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住培制度下妇产科专硕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023年
结合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现状,分析并探讨了实施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制度后的效果,以提高本基地专硕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构建并实施了多元化科研培训制度,对专硕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多方位的培训,采用文本分析法分析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实施科研培训制度后,妇产科专硕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得到激发,科研成果较前丰富,毕业生发表论文数逐年增加,较为有效地提高了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由此可知,多元化科研培训制度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培训手段和方式固然重要,科研来源于临床的理念和浓厚的科研氛围更加重要,激发年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任重道远。
姜旖吴畏袁琳程文俊
关键词: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