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勇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 功能多肽修饰的明胶-硅氧烷纳米粒子在细胞内转运途径及其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
- 基因治疗能够从基因组水平治愈人类疾病。非病毒载体相对病毒载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其基因递送和转染效率都较低。本课题组合成的明胶.硅氧烷纳米粒子是一种新颖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具有较好的DNA包封和释放性能。但是有...
- 王祖勇
- 关键词:体外转染基因载体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基因递送的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用于基因递送的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基因递送载体,通过两步溶胶-凝胶反应制备明胶-硅氧烷纳米杂化材料。将明胶和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酸性条件进行化合、水解反应;将该溶胶的pH值调节至弱碱...
- 任磊赵阳王祖勇张其清
- 文献传递
- Tat修饰Au-Au2S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穿膜机制
- 2008年
- 为了实现对肿瘤的靶向性药物/基因治疗,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细胞穿膜肽Tat修饰的Au-Au2S纳米药物载体。采用透射电镜、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对Tat/Au-Au2S纳米粒子进行表征,采用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Tat/Au-Au2S纳米粒子的穿细胞膜机制。理化分析结果表明,Tat可通过Au—S键接枝于Au-Au2S纳米粒子表面,直径约50 nm的Tat/Au-Au2S纳米粒子具有近红外敏感性。细胞内化途径示踪物共定位分析和抑制剂阻断实验表明,Tat/Au-Au2S纳米粒子以脂筏介导的巨胞饮途径进入Hela细胞,而以受体和脂筏共介导的巨胞饮途径进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 乔永萍王祖勇张亚菲刘雯赵阳王林任磊张其清
- 关键词:纳米药物载体TAT
- 基于羧甲基壳聚糖的基因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基于羧甲基壳聚糖的基因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非病毒载体的基因递送载体。提供一种新型的羧甲基壳聚糖-硅氧烷纳米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基因治疗的递送载体以实现对DNA的运输和表达。...
- 任磊张亚菲印佩王祖勇王军张其清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基因递送的载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基因递送的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基因递送载体,通过两步溶胶-凝胶反应制备明胶-硅氧烷纳米杂化材料。将明胶和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酸性条件进行化合、水解反应;将该溶胶的pH值调节至弱碱...
- 任磊赵阳王祖勇张其清
- 文献传递
- 穿膜肽Tat以脂筏介导的巨胞饮方式进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2
- 2008年
- 艾滋病病毒的一个富含精氨酸的Tat多肽具有穿膜转导蛋白功能并能介导多种外源性物质进入细胞甚至细胞核.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at多肽进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机制.将FITC标记的Tat分别和Alexa Fluor 546-标记的转铁蛋白(笼形蛋白介导的受体内吞方式入胞)、Alexa Fluor 594-标记的霍乱毒素B(脂筏介导的巨胞饮内化方式入胞)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孵育.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可观察到在BMSCs中穿膜肽Tat和霍乱毒素B呈点状叠加而与转铁蛋白几乎无叠加,同时在细胞核部位观察到有绿色荧光的Tat,初步表明穿膜肽Tat以脂筏介导的内化方式进入BMSCs而非受体介导的内吞方式.另外,低温(4℃)、破坏ATP、β-环式糊精和诺考达唑内吞抑制剂的使用均可观察到BMSCs内吞Tat的量降低,也间接验证Tat以脂筏介导的内化方式进入BMSCs.
- 乔永萍任磊王林王祖勇张其清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功能性多肽修饰的壳聚糖-硅氧烷纳米基因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 非病毒载体包括脂质体和阳离子聚合物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基因治疗。近年来,研究者研究出了一系列纳米非病毒载体:无机纳米颗粒如纳米金、硅,和纳米有机聚合物如明胶、聚赖氨酸、聚乙烯亚胺等[1]。Li等人制备出具有杂化特点聚赖氨酸-...
- 张亚菲王祖勇赵阳印佩任磊张其清
-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硅氧烷基因载体基因转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