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涛

作品数:35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细胞
  • 10篇干细胞
  • 8篇间充质干细胞
  • 8篇充质干细胞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6篇骨髓间充质
  • 5篇蛋白
  • 5篇肿瘤
  • 5篇基因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癌细胞
  • 4篇体外
  • 4篇免疫
  • 4篇肝癌
  • 4篇肝癌细胞
  • 4篇病毒
  • 3篇血红素加氧酶
  • 3篇液相色谱
  • 3篇乙型

机构

  • 35篇天津市第一中...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优赛生命科技...

作者

  • 35篇刘涛
  • 15篇宋红丽
  • 11篇沈中阳
  • 7篇杨洋
  • 7篇尹明丽
  • 5篇付楠楠
  • 5篇郑卫萍
  • 4篇刘宏胜
  • 4篇穆红
  • 4篇张博雅
  • 4篇吴本娟
  • 4篇徐新女
  • 4篇王树森
  • 3篇王政禄
  • 3篇王玉亮
  • 3篇王玉亮
  • 2篇姜锦
  • 2篇王建
  • 2篇张雅敏
  • 2篇江雁

传媒

  • 5篇天津医药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实用器官移植...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真核表达载体介导的ICOSIg基因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构建含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融合蛋白(ICOSI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能否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中表达。方法克隆编码大鼠ICOS的胞外片段,将其与编码人免疫球蛋白IgG Fc段的基因融合,构建ICOSIg融合基因及其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COSIg。经测序鉴定后转染ADSCs,Western blot法检测ICOSIg在ADSCs中的表达。结果经测序鉴定验证pcDNA3.1(+)/ICOSIg质粒构建成功,且能在ADSCs中成功表达。结论ICOSIg在ADSCs中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免疫耐受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耿洁刘涛姜锦李光黄志伟王玉亮
关键词:基因融合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真核表达载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miR-506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活性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miR-506对结肠癌细胞活性、增殖、转移等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以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为模型,以处理方式不同分为pcDNA3空载体对照组、过表达miR-506组、pSIH1空载体对照组及抑制miR-506组。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中miR-506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活性,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pcDNA3空载体对照组比较,过表达miR-506后HCT116细胞内miR-506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7,P<0.05),而细胞活性、集落形成能力、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8.63、5.32、3.24,P<0.05);抑制miR-506组与pSIH1组比较,miR-506的相对表达量、细胞活性、集落形成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506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活性、集落形成能力、侵袭和迁移能力,在结肠癌细胞中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祖彩华张瑞红刘涛臧静媛曹毅
关键词:结肠癌微小RNA肿瘤抑制
特异性致敏效应细胞对体外HBV复制影响的研究
<正>目的探讨转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Cs)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在体外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 1.实验对象选择HBV全基因转基因C57 BL/6J小鼠;细胞株HepG2.2.15细胞。2.实验分组...
宋红丽沈中阳郑卫萍刘涛吴本娟杨洋
关键词:HBV效应细胞特异性
文献传递
一种同时测定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测定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方法,首先在超声条件下,采用极性有机溶剂对待测样品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然后将得到的提取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根据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齐...
刘宏胜王树森张雅敏徐新女刘涛
超基因:基因表达的“多面手”
2021年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转录是基因表达的重要环节,转录产物不仅包括编码蛋白的信使RNA,还包括众多类型的非编码RNA。在转录过程中,有些基因位点可生成不止一种RNA分子,其中可能包括编码RNA分子,但更多的是非编码RNA分子,这类可转录生成多种RNA分子的基因位点被命名为超基因。根据转录模式的不同,超基因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本文结合实例,对各型超基因的转录特点及其在细胞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刘涛王树森杨磊时乔沈中阳
关键词:非编码RNA转录基因调控
FK506对肝癌细胞HepG2和乙肝相关肝癌细胞HepG2.2.15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FK506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乙肝相关肝癌细胞株HepG2.2.15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噻唑蓝(MTT)代谢率测定法检测FK506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FK506对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
王建沈中阳郑卫萍刘涛宋红丽
关键词:肝癌细胞FK506HEPG2HEPG2.2.15
自体特异性免疫效应淋巴细胞抑制转HBV基因小鼠HBV复制的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经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DCs)体外诱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IECs)对自体HBV复制的影响。方法:从转HBV基因小鼠体内提取DCs,体外诱导为成熟DCs,与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为特异性IECs,将其经阴茎背静脉注入小鼠体内。实验分为2组:生理盐水(NS)组、IEC组,观察6个时间点:0 h、2、4、6、8周和12周;通过生化检测肝功能,PCR检测血清中HBV DNA水平、ELISA检测细胞因子、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内的HBs Ag和HBc Ag,评估IECs对小鼠体内HBV复制的影响。结果:IEC组小鼠于6、8周和12周时,肝功能明显改善,HBV DNA水平明显降低,HBs Ag和HBc Ag明显减少,且均优于NS组(P<0.05)。结论:特异性IECs可修复转HBV基因小鼠肝脏功能、抑制HBV复制,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其作用。
杨柳王绕绕尹明丽杨洋刘涛李代红王政禄沈中阳宋红丽
卡培他滨免疫抑制效应的大鼠实验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采用单纯大鼠喂药模型及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观察卡培他滨(CAP)的免疫抑制效应。方法建立单纯大鼠喂药模型,选取18只成年清洁级雄性BN大鼠,数字随机分为CON组、CAP节拍剂量组(MET组)和CAP足量剂量组(MTD组)。于喂药前、喂药后第7 d、14 d和21d,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ELISA检测IL-2和IFN-γ浓度。建立20对Lewis→BN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数字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A组)、他克莫司单药组(B组)他克莫司+节拍剂量CAP组(C组)和他克莫司+足量剂量CAP组(D组)。术后7d处死,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ELISA检测IL-2和IFN-γ浓度,HE染色观察移植肝病理变化。结果单纯大鼠喂药模型中,与CON组相比,在14d、21d时,MET组和MTD组中T淋巴细胞、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和IFN-γ于给药7 d、14 d和21 d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排斥模型中,与A、B组相比,术后7 d时,C组和D组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目均降低,RAI指数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可降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4^+和CD8^+T细胞数目,并抑制IL-2和IFN-γ的分泌,具有免疫抑制效应。卡培他滨联用他克莫司可减轻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强度,预示卡培他滨可能成为一种具有抗肿瘤效应的免疫抑制剂,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张思睿王政禄刘涛张赛吴迪侯文郑虹
关键词:肝移植卡培他滨免疫抑制效应T淋巴细胞
miR-130b对宫颈癌细胞修复TNF-α诱导性基因组双链DNA断裂作用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miR-130b对宫颈癌细胞修复基因组双链DNA断裂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宫颈癌细胞Siha分成6组,分别转染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物1A(CDKN1A)基因过表达质粒pc DNA3. 1-CDKN1A(CDKN1A组)、pc DNA3. 1空载质粒(pc DNA3. 1组)、miR-130b mimics (miR-130b组)、miR-130b阴性对照核酸(NC组),共转染pc DNA3. 1-CDKN1A和miR-130b mimics (CDKN1A+miR-130b组)、pc DNA3. 1和miR-130b mimics (pc DNA3. 1+miR-130b组)。TNF-α刺激细胞,用彗星试验测定基因组DNA尾距,流式细胞术测定磷酸化组蛋白2A变异体(γ-H2AX)蛋白; 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DKN1A mRNA及其蛋白。分别将pc DNA3. 1/EGFP、pc DNA3. 1/EGFP-CDKN1A-wtUTR(野生型)、pc DNA3. 1/EGFP-CDKN1A-mutUTR(突变型)与miR-130b mimics或NC共转染Siha细胞,测定报告基因荧光相对活性;以TNF-α和DNA损伤增强剂AZD2461刺激各组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pc DNA3. 1组比较,CDKN1A组细胞DNA尾距、γ-H2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均<0. 05);与NC组比较,miR-130b组细胞DNA尾距、γ-H2AX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升高,CDKN1A mRN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均<0. 05);与pc DNA3. 1+miR-130b组比较,CDKN1A+miR-130b组细胞DNA尾距、γ-H2AX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下降(P均<0. 05);与共转染NC细胞相比,共转染miR-130b mimics使野生型细胞荧光相对活性降低(P <0. 05),而未改变突变型细胞荧光相对活性。结论 miR-130b通过直接靶定CDKN1A mRNA抑制其表达干扰宫颈癌细胞修复双链DNA断裂位点,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杨磊刘涛段继惠穆红
关键词:宫颈癌DNA修复
表达microRNA-203tough decoy的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应用
2014年
目的建立表达microRNA(miRNA)tough decoy(TuD)的慢病毒载体构建方法,并检测其对细胞内miRNA表达水平及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在慢病毒表达质粒pSIH1-H1-copGFP中通过两步克隆,首先构建miRNA TuD通用骨架质粒,进一步构建特异性针对大鼠miR-203的TuD表达载体。在293T细胞中包装成慢病毒后,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同时用pSIH1-H1-copGFP空质粒包装慢病毒,感染BM-MSCs作为对照。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miR-203的水平变化,并用CCK-8法和Annexin V-PI双标记法分别检测BM-MSCs的活性和凋亡。结果成功构建了基于pSIH1-H1-copGFP质粒的miR-203 TuD表达载体,并对其序列进行了验证。用表达miR-203 TuD的重组慢病毒感染BM-MSCs后第3、6、9天检测细胞内源性miR-203表达水平降低,同时细胞活性增高,凋亡比例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步克隆法构建miRNA TuD表达载体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其表达产物能够有效抑制细胞内源性miRNA水平,同时影响细胞表型。
刘涛王玉亮宋红丽付楠楠吴本娟沈中阳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慢病毒属微RNASTOUGHDECOY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