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 作品数:21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周围脓肿的双源CT图像质量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周围脓肿患者的单能量、双能量CT图像质量差异。方法 27例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周围脓肿患者,均行双源CT非增强扫描,扫描完成自动获得100keV和140keV及平均加权120keV图像。将100、140keV图像调入Syngo Dual Energy软件,经Monoenergetic程序处理得到40~190keV连续单能谱图像。选取50、80、110、140keV能谱值图像以及平均加权120keV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后处理,评价图像质量。结果平均加权120keV图像质量优良率为40.74%;50、80、110、140keV能量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7.41%、81.48%、96.30%、55.56%;110keV能量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平均加权120keV图像及50、80、140keV能量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中110keV能量图像可消除金属伪影,显示脓肿形态,在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周围脓肿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刘涛张玉祥安小刚于东秦树光孔繁荣张卓李志国葛志霞
- 关键词:周围脓肿脊柱内固定术椎弓根螺钉
- 外生性肝癌的CT、MR诊断价值与误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回顾肝外生性肝癌的CT、MR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生性肝癌。结果 26例中9例诊断正确,误诊17例。4例误诊为胰头区肿瘤,5例误诊为右肾上腺肿瘤,5例误诊为腹膜后肿大淋巴结,2例误诊为后腹膜肿瘤(1例误诊嗜络细胞瘤,1例误诊副交感神经瘤),1例误诊为胃肠道肿瘤。结论肝外生性肝癌的CT、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表现不够典型时,易误诊。通过总结外生性肝癌的肿瘤影像特征及鉴别方法,帮助临床早期诊断。
- 刘涛
- 关键词:外生性肝癌CTMR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减影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应用。方法对43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行头颈部CTA检查后,分别行减影CTA法重建与常规CTA法重建。所有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以DSA为金标准,43例减影CTA重建,较常规CTA重建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平均所需时间短,减影法CTA可缩短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的重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在枕骨大孔以下层面的重建上,时间和效果都存在优势。常规法CTA和减影法CTA椎-基底动脉狭窄诊断对比,常规CTA诊断后循环缺血特异性99%,总体敏感性99%,总体准确性88%。对枕大孔以上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都是100%,对枕骨大孔以下后循环狭窄的敏感性89%,准确性为86%;减影CTA诊断枕骨大孔以下后循环系统血管狭窄病变有优势。诊断枕骨大孔以下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敏感性92%,准确性91%。减影CTA总体敏感性100%,总体准确性88%;常规CTA与减影CTA结合共同评估后循环血管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为100%。结论减影法CTA对引起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检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刘涛
- 关键词:脑缺血
- 高场强MRI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使用高场强MRI、CT、超声和肌电图四种方法对55例已被临床证实的梨状肌综合征病例进行检查,并对四种检查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施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梨状肌检查的结果显示MRI、肌电图、超声、CT的检出率(阳性率)分别为90.9%(50/55)、61.8%(34/55)、58.2%(32/55)、38.2%(21/55),漏诊率(阴性率)分别为9.1%(5/55)、38.2%(21/55)、41.8%(23/55)、61.8%(34/55);四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MRI对病症的检出率(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种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场强MRI检查对梨状肌综合征具有无可比拟的诊断优势,能做到发现及时,定位准确,定性明晰,是该病最佳的检查手段。
- 张卓刘涛马普红司丽亚孔繁荣李永军
-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磁共振成像(MRI)高场强
- MRI压脂扫描在骨坏死诊断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骨坏死MRI压脂扫描的诊断意义。方法51例骨坏死患者采用MRI压脂扫描。全部检查使用GE Signa Profile SYS#0.2TMR机,体部线圈,轴位和冠位图像,扫描参数:T1WI;T2WI;压脂扫描Fat-Suppression(FSEIR)。结果51例病人,82个病灶,24个病灶A型(脂肪信号型)表现;B型(血液信号型)26个病灶;C型(水样信号型)20个病灶;12个D型(纤维组织号型)病灶。T2WI看到26个病灶低信号带内出现高信号强度带既“双线征”。脂肪压抑扫描显示A、D型病灶显示低信号强度,B、C型病灶显示高信号强度。结论MRI压脂扫描对明确病理改变有重要意义。
- 张玉祥周新平李真民许开孔繁荣陈国忠张贵平李永军刘涛孔德明
- 关键词:骨坏死病理改变
- 64排螺旋CT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SPS诊断的方法探讨
- 2016年
- 目的:提高64排螺旋CT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对茎突过长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undrome,SPS)诊断的方法认识。方法:对56例临床查体疑诊茎突过长的患者行传统CT检查,组成传统CT检查组;并行64排螺旋CT扫描加MPR、VR重建检查,组成64排螺旋CT扫描组。检查项目为观察、测量茎突(包括茎突增长、中部不连及倾斜角度改变)变化;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42例茎突过长病例,以茎突长度大于3.0 cm为诊断标准,64排螺旋CT组阳性检出率为85.71%,传统CT检查组阳性检出率为66.67%;14例倾斜角过大病例,64排螺旋CT组阳性检出率为85.71%,传统CT检查组阳性检出率为57.14%;组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64排螺旋CT容积重建能较形象地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直观显示茎突外貌、测量茎突倾斜角度,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测量茎突长度较传统X线及传统CT冠位更准确,在对茎突过长综合征诊断中值得推广。
- 刘涛
- 关键词:茎突过长综合征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
-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肾动脉变异的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由于肾动脉变异发生率高,且表现形式多样,术前对肾脏供血动脉的变异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对泌尿外科腹腔镜肾脏切除和肾移植手术供肾选择和手术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多排螺旋 CT以更薄的层厚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够准确、全面分析肾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笔者通过对112例肾动脉CT 血管成像(CTA)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肾动脉变异的规律。
- 李韶平孔繁荣陈国忠刘涛李晓筱
- 关键词:肾动脉变异血管成像肾脏切除肾移植手术后处理功能供血动脉
- 肝豆状核变性CT诊断2例被引量:1
- 2006年
- 霍现英陈国忠李永军张贵平刘涛司丽亚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影像诊断和治疗(附9例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影像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结果均行胸部X线片检查,位于肺门2例,周边7例(其中侵及胸壁2例)。CT示肿物直径≥5cm的7例,〈5cm2例;8例肿物有不同程度的边缘强化,其中2例肿物周围明显强化,呈环形,最高值为96HU,其中1例肿物与肺门间见引流血管影。9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1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可疑肺栓塞转ICU治疗后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术前CT诊断为恶性肿瘤7例,良眭肿瘤2例,无一例明确诊断。病理:肿瘤细胞呈多形性,以梭形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样细胞为主,排列呈束状、席纹状;5例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示Vim及CD68均阳性。结论该病临床症状无特征性,影像检查术前确诊极为困难,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综合考虑。本病恶性度高,易复发和转移,预后不佳。
- 刘涛王雷
- 关键词:肺肿瘤组织细胞瘤恶性纤维
- 高场强MRI诊断急性骶髂关节损伤的价值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场强MRI对急性骶髂关节损伤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34例急性骶髂关节损伤患者的MRI及CT影像学资料。结果 MRI检查患侧关节自旋回波序列T1WI呈片状低信号,T2WI呈片状高信号;轴状位脂肪抑制序列T2WI呈高信号,冠状位自旋回波T1WI序列扫描信号变化与轴状位相同。患侧关节CT扫描未见异常信号。结论 MRI在急性骶髂关节损伤诊断中具有优势,可及早发现,正确诊治。
- 张卓刘涛李永军
- 关键词:MRICT骶髂关节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