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绪胜
- 作品数:26 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胶体界面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以全氟碳链为末端基的偶氮苯L-B膜的光致/热致变色特性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以全氟碳链为末端基的偶氮苯L┐B膜的光致/热致变色特性研究冯绪胜*于美香穆劲张静智**(国家教委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开放实验室,济南250100)竹中俊介(山口大学工学部机能材料工学科,宇部テ755,日本)关键词偶氮苯,L-B膜,光致变色,热致变色...
- 冯绪胜于美香穆劲张静智竹中俊介
- 关键词:偶氮苯LB膜光致变色热致变色
- 亚相pH值对磷脂单层下甘氨酸结晶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以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有序单分子层为模板诱导亚相甘氨酸结晶的成核及生长。实验发现,在不同的pH条件下,甘氨酸结晶沿特定晶面取向生长,因而呈现不同的晶型。这种变化可归因于不同pH下甘氨酸分子所带电荷的性质和数量不同,使得甘氨酸分子以不同构型方式趋向于磷脂模板。该结果对于研究生物细胞膜中蛋白脂分子和核酸分子与氨基酸分子的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
- 牟英迪刘洪国张人杰黄伟冯绪胜
- 关键词:形貌
- 自组装在TiO2薄膜表面的稀土络合物发光薄膜
- 近年来,具有良好的刚性、稳定性和惰性的载体材料,例如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筛、粘土、氧化硅和改性氧化物表面用作基质,通过与客体有机分子的相互作用制备有机/无机杂合体功能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具有发光特性的稀土络合物...
- 张莉刘洪国张人杰张益宁冯绪胜
- 关键词:稀土络合物发光薄膜TIO2
- 文献传递
- 一水柠檬酸锂单晶的振动光谱
- 1998年
- 报道了一水柠檬酸钾(LiC6H7O7·H2O)单晶在不同几何配置下的激光拉曼光谱.对一些振动模进行了归属.从某些拉曼谱峰频率的改变和退偏振,可以判断晶体中存在氢键.由于氢键中的质子转移,导致了晶体动力学无序,使晶格振动外模和某些内振动模表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
- 李丽霞李翠平张晓阳董胜明王继扬冯绪胜
- 关键词:单晶拉曼光谱氢键振动光谱
- 具有不同取代链长的卟啉衍生物LB膜的结构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本文研究了三种羧酸取代的四苯基叶啉衍生物在空气/Cd^(2+)水溶液界面上所形成的单层膜及LB膜.这三种卟啉衍生物中,一种没有脂链,另外两种具有不同长度的脂链.由π-A等温线得到的平均表观分子面积相差很大.紫外-可见光谱表明,LB膜中叶啉的Soret吸收带相对于溶液的吸收均红移,但红移程度不同LB膜的偏振紫外-可见光谱表明,LB膜中三种卟啉衍生物的卟啉环具有基本一致的取向.运用亚相降低法得到了三种卟啉衍生物单层LB膜,其紫外-可见光谱与用垂直提拉法得到的LB膜的紫外一可见光谱具有一致的特征.这些结果表明:卟啉衍生物有无取代链及取代链长的不同对平均表观分子面积的大小和膜中环间的距离有影响,但对环的取向没有影响.环的取向由环本身及环上的亲水取代基来确定.气/液界面上三种卟啉衍生物的单层膜中环也具一致的取向,且与LB膜中环的取向相差不大.提拉不会对膜中环的取向及膜的结构造成大的改变.
- 刘洪国冯绪胜杨孔章梁维安
- 关键词:LB膜卟啉衍生物
- 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的膜状态及其在水面溢油集油剂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合成了 5种 N,N-二烷基酰胺型表面活性剂 ,并对其所成膜的状态进行了测定。表明当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单独成膜时获得的集油膜为多层膜 ,而当选用合适的溶剂与其配制成溶液以后 ,所成的集油膜则为转变膜或液态凝聚膜。在 5种 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中 ,酰基碳链越长、氮烷基碳链越短则其集油能力越强。应用 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配制了 4个配方 ,均具备良好的集油能力 。
- 王洪申陈国华孙明昆冯绪胜刘晓艳张立娟
- 关键词:集油剂溢油污染
- C_(60)在卟啉衍生物Langmuir单层膜中的分散状态被引量:1
- 1996年
- 研究了C_(60)在四苯基卟啉衍生物5,10,15,20-四-对(癸酸a氧基)苯基卟啉(TDPP)及5,10,15,20-四-对(乙酸a氧基)苯基卟啉(TAPP)单层膜中的分散状态。空气/Cd2+水溶液界面上混合单层膜的π-A等温线、混合膜与花生酸(AA)形成的交替多层膜的低角X射线衍射实验及混合单层LB膜的UV-Vis光谱表明,在TDPP/C_(60)(1:1)的混合单层膜中,C_(60)以单分子或(和)聚集体的形式嵌入TDPP分子的脂链所形成的空腔中形成了二维主。客体系;在TAPP/C_(60)(1:1)的混合单层膜中,C_(60)则以聚集体的形式均匀分散到TAPP的聚集体中。尽管均有C_(60)聚集体形成,但由于卟啉衍生物结构的差异,C_(60)在两种混合膜中的分散状态大不相同。
- 刘洪国冯绪胜杨孔章
- 关键词:卟啉衍生物单层膜碳60LB膜
- CO和H_2在Cu-ZnO基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质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研究了CO和H2 在Cu ZnO基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质。结果表明 ,H2 的化学吸附等温线与CO有所不同 ,在较高温度下可能存在H2 的溢流。CO为非解离吸附 ,H2 是解离吸附。CO的吸附热低于H2 的吸附热 ,催化剂对CO的活化比H2 困难。CO和H2 在失活的催化剂上化学吸附量显著减小。失活催化剂的总表面积、铜的表面积以及ZnO的表面积也减小。通过对CO和H2 在Cu ZnO基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质的研究 ,不但可用来帮助探讨CO加氢反应机理 ,而且可为了解催化剂表面各组分的分布情况、预测催化剂的活性以及研究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提供证据。
- 殷永泉肖天存苏继新王海涛鹿玉理冯绪胜李树本
- 关键词:COH2
- 全文增补中
- 几种吡啶衍生物在NaY分子筛上吸附性质的研究
- 1989年
- 本文利用脉冲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几种吡啶衍生物在 NaY 分子筛的 Lewis 酸中心上的吸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稳定性的顺序是:γ-甲基吡啶>吡啶>2,4,6-三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并对结果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 董玉林冯绪胜马厚义王世明杨孔章
- 关键词:吡啶衍生物NAY分子筛
- 红外光谱法研究几种类型的沸石分子筛对于2,6-二甲基呲啶的吸附特性
- 1987年
- 本文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几种类型的沸石分子筛对于2,6-二甲基吡啶的吸附特性。结果发现2,6-二甲基吡啶在同一种类型的沸石分子筛表面上与B酸中心、L酸中心结合的稳定性是不同的,前者比后者稳定;它在不同类型的沸石分子筛表面上与L酸中心结合的稳定性也是不相同的:对于NaHY分子筛在300-400℃,对于HM、HZSM-5、HZSM-11在150-400℃,2,6-二甲基吡啶只能选择性地被吸附在B酸中心上。在HZSM-5上进行的置换吸附实验表明,150℃在时吡啶可以定量地置换与L酸中心结合的2,6-二甲基吡啶。
- 董玉林冯绪胜杨孔章
- 关键词:红外光谱法沸石分子筛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