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汀隆 作品数:114 被引量:331 H指数:11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脊柱结核累及胸膜的外科治疗 <正>~~ 兰汀隆关键词:外科治疗 文献传递 化疗联合经皮超声电导抗结核药物治疗早期膝关节结核 2017年 目的对化疗联合经皮超声电导抗结核药物治疗早期膝关节结核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搜集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膝关节结核患者64例,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按照抽签随机对照原则:化疗联合经皮超声电导抗结核药物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18~61岁,平均(37.15±13.39)岁;单纯口服抗结核药物化疗组(简称“单纯化疗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7~65岁,平均(36.45±12.30)岁。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CT及MRI检查,以了解关节结核的病变治疗情况;以及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ore,简称“HSS评分”)结果。对上述两组的年龄、患病月数、治疗前后的HSS评分进行t检验,性别采用四格表检验,有效率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性别(X2=0.238,P=0.722)、年龄(t=0.352,P=0.637)、患病月数(t=0.486,P=0.138)及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HSS评分为(73.53±6.70)分,单纯化疗组为(61.37±10.35)分(t=0.859,P=0.7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9.3%(23/29),优于单纯化疗组的68.6%(24/35)(Z=87.32,P=0.037)。联合治疗组患者HSS评分治疗后的(73.53±6.70)分,而单纯化疗组为(61.37±10.35)分(t=2.397,P=0.020),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联合治疗组较单纯化疗组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范俊 秦世炳 董伟杰 徐双铮 兰汀隆关键词:超声电导 老年脊柱结核患者抗结核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处理措施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脊柱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结核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接受抗结核治疗的老年脊柱结核患者,分析其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结核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243例,其中男106例,女137例,年龄60~87岁,平均(69.3±7.0)岁。结核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79/243);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18.9%(46/243),12例自行缓解,15例接收胃粘膜保护剂及胃肠道动力药物后缓解,19例需要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肝功能损害发生率14.8%(36/243),经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及加强保肝治疗后好转;视神经损害发生率3.7%(9/243),经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及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后视力均有恢复,4例恢复到用药前水平,5例部分恢复;结核药超敏反应发生率2.9%(7/243),经停用致敏药物及抗过敏治疗后缓解;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5.8%(14/243),经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及使用升白药物后好转。结论对于老年脊柱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结核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给予及时处理。 李元 董伟杰 兰汀隆 范俊 唐恺 严广璇 王恒 秦世炳关键词:脊柱 结核 老年 药物不良反应 转归 髂骨钉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探讨 目的讨论髂骨钉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的可行性。方法总结2年来收治的8例腰骶段结核患者,采用后路 ISOLA髂骨钉/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腰骶椎病灶清除、 秦世炳 管波青 董伟杰 徐双铮 兰汀隆 范俊关键词:内固定治疗 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与结核抗体检测在骨关节结核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与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与结核抗体检测在骨关节结核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lO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骨科住院并手术诊治的骨关节疾病患者156例,经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确诊后分为骨关节结核患者92例和非结核骨关节疾病患者64例,对所有患者应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刺激后外周血中分泌Y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同时对两组患者行血清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SPOT.TB检测在诊断骨关节结核中的敏感度为93.5%(86/92),特异度为78.1%(50/64);结核抗体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4.1%(59/92)、81.3%(52/64)。T-SPOT.TB检测的敏感度高于结核抗体检测p=23.72,P〈0.01)。结论T-SPOT.TB检测方法在辅助骨关节结核快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范俊 秦世炳 贾红彦 潘丽萍 兰汀隆关键词:结核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抗体 一期病灶清除联合叉状成形术治疗肘关节结核57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叉状成形术治疗肘关节结核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肘关节结核行一期病灶清除联合叉状成形术并获得随访的患者共57例。其中男23例,中位年龄53岁(34~67岁);女34例,中位年龄51岁(32~72岁)。病程3~15个月。平均(5.35±2.30)个月。以患肘屈伸活动度及Mayo肘关节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对术前、末次随访时肘与前臂功能(疼痛、运动、稳定性、日常生活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15个月;57例患者肘关节结核均治愈,无复发患者;关节屈伸活动度由术前(10.66±2.50)。增加到术后的(65.62±9.12)°,t=3.35,P〈0.05;Mayo肘关节评分由术前(25.57±10.20)分改善为术后的(68.31±9.82)分,t=4.54,P〈0.05。结论规范抗结核治疗后行一期病灶清除联合叉状成形术是治疗肘关节结核、重建肘关节功能的有效手术方法,可满足患者绝大多数日常生活及工作需要。 严广璇 秦世炳 董伟杰 兰汀隆 范俊 唐恺 李元 徐双铮关键词:肘关节结核 关节功能 小切口单纯脓肿清除治疗脊柱结核112例分析 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纯脓肿清除引流术治疗脊柱结核合并腰大肌脓肿及流注脓肿的方法、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支持下,对112例脊柱结核合并腰大肌脓肿的患者采用小切口单纯寒性脓肿清除术,清除脓液、干酪及肉芽组织,同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局部脓腔,术后低位放置脓腔引流管。结果:脓肿清除术后患者结核中毒症状明显好转,102例一期治愈,5例术后形成脓腔积液,3例术后瘘管形成,2例术后复发行第二次手术。结论:小切口单纯脓肿清除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脓肿清除干净,对结核毒性反应强、体质差不能耐受大手术或骨性病灶破坏轻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秦世炳 董伟杰 管波清 徐双铮 兰汀隆 范俊 林羽关键词:脊柱结核 寒性脓肿 小切口 手术 应用Xpert MTB/RIF技术快速诊断膝关节结核的研究 目的 评价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简称“Xpert”)在膝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接受手术... 唐恺 董伟杰 兰汀隆 范俊 李元 严广璇 秦世炳关键词:骨关节结核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对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在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就诊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176例(包括57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和119例非结核性骨关节疾病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Xpert”检测)和mNGS检测。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mNGS检测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病灶标本结果中,化脓性细菌80例(45.5%)、分枝杆菌73例(41.5%)、真菌22例(12.5%)、放线菌1例(0.6%)。73例分枝杆菌中结核分枝杆菌57例,占32.4%。mNGS、Xpert和MGIT 960培养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7%(95%CI:77.6%~93.7%)、100.0%(95%CI:93.5%~100.0%)、100.0%(95%CI:89.4%~100.0%),mNGS、Xpert和MGIT 960培养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95%CI:88.9%~97.0%)、98.3%(95%CI:93.8%~99.6%)和83.2%(95%CI:78.5%~87.1%)。mNGS与Xper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7.7%(95%CI:76.3%~94.9%)、96.5%(95%CI:87.9%~99.6%),高于MGIT 960培养[57.9%(95%CI:44.1%~70.9%)]。mNGS、Xpert和MGIT 960培养的特异度分别为94.1%(95%CI:88.3%~97.6%)、100.0%(95%CI:96.9%~100.0%)、100.0%(95%CI:96.9%~100.0%)。结论:mNGS在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严广璇 王雪钰 王宇津 兰汀隆 聂文娟关键词:结核 骨关节 分子诊断技术 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与GeneXpert MTB/RIF在耐药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表型药敏试验”)与GeneXpert MTB/RIF在耐药脊柱结核诊断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514例临床诊断为脊柱结核的患者资料,通过穿刺或外科手术获得病灶中的脓液、肉芽组织及干酪样坏死组织,并以无淀粉改良罗氏培养和浓度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表型药敏试验,同时进行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果 514例患者中,男260例(50.6%),女254例(49.4%);年龄1~86 岁,平均(46.2±18.7)岁;腰椎结核200例(38.9%),胸椎结核186例(36.2%),腰骶椎结核60例(11.7%),胸腰段结核46例(8.9%),颈椎结核14例(2.7%),颈胸段结核8例(1.6%)。109例培养阳性并获得表型药敏试验结果,阳性率为21.2%;检出耐药患者25例(4.9%,25/514),其中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患者9例,占阳性患者的8.3%。GeneXpert MTB/RIF阳性383 例(74.5%),其中发现rpoB突变47 例(9.1%,47/514),包括表型药敏试验检出的9例MDR-TB和XDR-TB患者。结论脊柱结核病灶中耐药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表型药敏试验检出率偏低,不能及早发现耐药结核病患者,通过GeneXpert MTB/RIF方法可尽早发现更多耐药结核病患者。 董伟杰 秦世炳 兰汀隆 范俊 唐恺 李元 严广璇 王恒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