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晓琴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小说
  • 3篇话本
  • 1篇洞天
  • 1篇学生思维
  • 1篇学生思维能力
  • 1篇意象
  • 1篇冤家
  • 1篇针线
  • 1篇三晋
  • 1篇三晋文化
  • 1篇三言
  • 1篇三言二拍
  • 1篇审美
  • 1篇审美价值
  • 1篇水浒
  • 1篇水浒传
  • 1篇思维
  • 1篇思维能力
  • 1篇通识
  • 1篇通识课

机构

  • 10篇塔里木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0篇侯晓琴
  • 1篇李雪荣

传媒

  • 2篇新疆广播电视...
  • 1篇贵州文史丛刊
  • 1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晋城职业技术...
  • 1篇巴音郭楞职业...
  • 1篇克拉玛依学刊
  • 1篇中国古代小说...
  • 1篇关东学刊
  • 1篇地域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创作视角论《五色石》与《八洞天》的作者为一人被引量:1
2013年
《五色石》与《八洞天》是否为一人所作,争议颇大。《八洞天》的创作晚于《五色石》,存在差异实属必然,但并无格格不入的突兀之变。经对作品详察,两书在诸多方面表现出质的同一,当出于一人之手。
侯晓琴
论话本小说中气象场景的审美价值与文化蕴意被引量:2
2017年
文学与气象关系密切。气象活动及其影响为文学提供了可资书写的素材,文学以或叙事或抒情的形式表达了对气象的关切。以"三言""二拍"为中心的话本小说蕴含丰富的气象内容,展现了气象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各个方面以及人类对气象条件的有限利用。气象场景在话本小说中有特定的审美价值,在情节构建、人物塑造、文本修饰等方面都有相当助益。气象在话本小说中又是文化附着的载体,不仅呈现了与水为邻多雨多风的江南文化特征及人天关系的哲学蕴意,还揭示出一些社会问题与之的有效关联。在部分作品中,气象还被赋予与风月等同的含义,这种表意功能有文学旧有写法的启发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遗绪,同时也存在与民俗文化可能的渊源关系。
侯晓琴
关键词:话本三言二拍气象审美价值
《祁寯藻集》未收入佚作整理与考释
2020年
汇集清代文人祁寯藻一生著述的《祁寯藻集》搜罗丰富,是目前收录祁寯藻作品最完备的古籍整理著作,对清代历史与文学等的研究功莫大焉。但如出版前言所说,祁寯藻生前并未大量印制自己的著作,死后其儿孙也未整理出版,因而佚作数量颇大,搜集不易,疏漏难免。今辑得祁寯藻信札三则、诗二首、序文两篇、祭文一篇,略作整理并对相关内容加以适当考释,这对《祁寯藻集》的补充以及祁寯藻的研究都有一定意义。
侯晓琴
关键词:祁寯藻佚作
雨、水:《欢喜冤家》中的两个意象
2014年
雨、水是《欢喜冤家》中的重要物事,除起到构筑连缀小说内容、推动情节发展之用,还是具有深刻寓意的独特意象。这些意象紧贴小说重点描写的风月内容,具有和内容一致的特殊寓意。
侯晓琴
关键词:《欢喜冤家》意象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通识课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探究被引量:1
2021年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通识课遵循通识教育教学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维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在拥有一定批判精神的同时还能掌握必要的批判性技能。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尝试选择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辅助事项如作业设计、课程评测等促成思维培养,尽可能做好与其他学科及现实的衔接,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标意识融入教学各个环节。
侯晓琴李雪荣
关键词:通识课教学实践批判性思维
“密针线”与《说唐全传》批评
2014年
"密针线"是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的关于戏曲创作的方法技巧之一,它不仅强调前后的照应,而且要求细节的真实。其中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叙事文学的创作。用李渔"密针线"的戏曲理论来铨衡小说《说唐全传》,梳理出存在于作品中的诸种疏漏,指出作者于"埋伏"、"照映"处还缺乏仔细的审订。
侯晓琴
早期话本情节编创模式管窥——以《清平山堂话本》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清平山堂话本》是现存刊印最早的话本小说选集,真实保存了宋元明三代话本的原始面貌,通过文本细读,可以窥见计谋、丢失、语谶等常成为早期话本情节编创时的选择,体现出情节模式类型化倾向的特点,一方面囿于早期艺人的编创能力,另一方面也传达了普通民众的文化心理。
侯晓琴
关键词:情节模式类型化
关于百回本《水浒传》的几个问题
2011年
《水浒传》的创作,为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小说还是有众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诸如数字的错误、地理方位的混乱、逻辑矛盾及一些常识性错误,极大地影响了这部小说的整体艺术水平,促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肯定不是唯一的,但主要应该是它世代累积性的成书特点造成的。
侯晓琴
关键词:《水浒传》
三晋文化与古代小说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8年
伴随文学地理研究的渐趋活跃和中国古代小说与地域文化关系研究的逐步展开,三晋文化与古代小说间的关系相应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回顾学界研究动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多维视角的研究画图。从文学外部关联的角度来看,关于三晋景观实物、民间艺术、方言、商业文化、军事文化等与古代小说关系的探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从文学内部关联的角度来看,三晋文学遗产与古代小说关系虽偶有论及,目前还不足为研究者所重视。因此,在此研究背景下,在厘清三晋文化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一者要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做补充与拓展,另者要尝试探索新的研究视角,要兼顾文学外部关联和内部关联双重领域的研究,要综合文本分析和实地调查考证的研究方法,以此系统观察、分析论证二者关系,形成古代小说中的三晋文化体系。
侯晓琴
关键词:三晋文化古代小说文学地理
《五色石》创作中的失误
2011年
《五色石》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拟话本小说集,因作者有较强的编述故事的能力,由此在艺术技艺上取得了较好评价。但小说在创作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几处失误,成为缺憾。
侯晓琴
关键词:话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