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家华

作品数:68 被引量:487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6篇肿瘤
  • 23篇死亡率
  • 18篇肝癌
  • 14篇发病
  • 14篇发病率
  • 12篇肿瘤登记
  • 12篇恶性
  • 12篇恶性肿瘤
  • 7篇疾病负担
  • 7篇肝癌高发区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基因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原发性
  • 5篇原发性肝癌
  • 5篇基因多态性
  • 5篇肝肿瘤
  • 4篇疾病负担分析

机构

  • 39篇广西医科大学...
  • 14篇广西壮族自治...
  • 12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教育部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53篇余家华
  • 31篇黄天壬
  • 27篇邓伟
  • 27篇张春燕
  • 19篇葛莲英
  • 19篇曹骥
  • 17篇容敏华
  • 17篇李秋林
  • 16篇叶司原
  • 15篇张振权
  • 11篇何振芳
  • 10篇周德南
  • 4篇周信娟
  • 4篇赵盛发
  • 4篇唐步坚
  • 3篇余红平
  • 3篇梁安民
  • 3篇何国珍
  • 3篇盛鹰
  • 2篇唐艳萍

传媒

  • 18篇中国癌症防治...
  • 4篇中国肿瘤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陕西肿瘤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4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肝癌高发县肝癌家族聚集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009年
为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M1(glutathione—S.transferaseM1,GSTM,)基因型及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与肝癌家族聚集的关系,笔者选择广西肝癌高发县扶绥县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取11个肝癌高发家族(指除肝癌先证者外在其一级亲属中还有1例以上的肝癌病例,且这些肝癌病例均分布在连续三代以内的家族)的成员作为高发组,共88例。同时,以居住在同一个村、
邓伟黄天壬余家华张振权何振芳周德南利基林叶司原张春燕梁任祥韦忠亮
关键词:相关危险因素家族聚集肝癌谷胱甘肽转硫酶
广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了解21世纪初广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死因构成,以及近30多年广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广西居民三次死亡原因回顾性(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并分析广西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累积率、截缩率、构成比和死因顺位等指标及其变化规律。[结果]2004~2005年广西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18.03/10万(男性155.32/10万,女性76.95/10万);在全死因类别中占20.66%(男性23.64%,女性16.13%)。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组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显著上升。前4位主要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和鼻咽癌。近30年广西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随时间升高,死因构成随时间增大。第二次调查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比第一次上升108.71%和76.03%、第三次比第一次上升207.85%和94.71%;男性上升幅度大于女性:第三次调查恶性肿瘤构成比第二次增加7_34%,升幅达55%。恶性肿瘤在全死因顺位中由第3位上升至第2位。[结论]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广西居民的生命健康。肝癌、肺癌、胃癌和鼻咽癌预防和控制应作为广西恶性肿瘤防控工作的重点。
邓伟黄天壬利基林叶司原余家华张春燕张振权何振芳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
2014—2019年广西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肝癌筛查和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分析2014—2019年广西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肝癌高危评估、临床筛查和随访结果。[方法]2014年11月至2019年5月,按照《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对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青秀区和兴宁区40~74岁城市居民开展防癌风险评估问卷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评估出的肝癌高危人群免费接受肝癌临床筛查,包括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腹部超声检查。主动随访和被动随访结合,与所在地肿瘤登记数据库和全人口死因监测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得自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项目所有参与人群累积肝癌发病信息。分析评估对象年龄和性别构成、筛查参与率、肝癌高危率、各年度筛查阳性病变检出率;以性别、年龄、参加肝癌筛查与否分层,比较肝癌高危和非高危组肝癌发生比率。[结果]完成防癌风险问卷评估180407人,40~50岁年龄段人群居多,占比39.02%(70394/180407);女性占比55.46%(100061/180407);肝癌高危率26.95%(48623/180407)。肝癌高危人群筛查12834人次,筛查参与率7.11%(12834/180407)。HBsAg阳性1250人次(9.74%,1250/12834),AFP阳性135人次(1.05%,135/12834),肝硬化68例(0.53%,68/12834),肝占位229例(1.78%,229/12834),疑似肝癌5例(0.04%,5/12834)。随访发现参与问卷评估人群发生肝癌113例,其中肝癌高危组17例(0.03%,17/48623),非肝癌高危组96例(0.07%,96/131784)。非肝癌高危组的肝癌发生比率高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3,P=0.004)。肝癌高危评估预测模型敏感性15.04%,特异性73.04%。[结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癌症高危风险评估预测模型对发现肝癌高风险人群有一定作用,结合血清HBsAg检测综合判定可精确定位肝癌高风险人群。
容敏华葛莲英余家华李秋林曹骥
关键词:城市肝癌随访
2017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分析被引量:29
2022年
目的分析2017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及其造成的疾病负担,为广西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7年广西33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及其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发病率/死亡率和世标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分析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采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等指标评价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结果2017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共报告新发病例34105例,粗发病率为243.67/10万,中标发病率为201.71/10万,世标发病率为196.51/10万;共报告死亡例数20709例,粗死亡率为147.96/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7.81/10万,世标死亡率为116.26/10万。恶性肿瘤发病前10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胃癌、鼻咽癌、子宫体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4.0%;死亡前10位分别为肝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鼻咽癌、食管癌、白血病和脑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2.0%。2017年广西恶性肿瘤合计损失的DALYs为301738.20人年,DALYs率为2155.86/10万人年,DALYs率前10位癌种分别为肝癌、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子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脑癌和食管癌。结论2017年广西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均处较高水平,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等是广西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
周子寒李秋林李秋林容敏华余家华葛莲英容敏华余红平
关键词: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
庚型肝炎病毒C_(26)抗原基因的cDNA序列研究
2002年
目的 :确定我国庚型肝炎病毒 (河北株 ) C2 6 抗原基因的 c DNA序列。方法 :采用 RT- PCR方法从人血清中扩增出庚型肝炎病毒 C2 6 抗原的 c DNA产物 ,使之与 T-载体连接构建成克隆重组质粒。用 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方法鉴定出阳性重组质粒 ,然后扩增并抽提质粒进行 DNA序列测定。结果 :获得的庚型肝炎病毒 C2 6 抗原基因的 c DNA核苷酸序列与国外已报道的庚型肝炎病毒 4 4 4 0 2、庚型肝炎病毒 4 5 96 6、庚型肝炎病毒 36 380的相应区域进行比较 ,核苷酸同源性在 84 %以上 ,氨基酸同源性在 90 %以上。结论 :庚型肝炎病毒中国河北株的 C2 6 c DNA序列在遗传上是比较保守的。
赵惠柳周育森王海涛张振权黄天壬何振芳余家华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CDNA
1988~1997年广西扶绥县居民肺癌死亡分析
2002年
目的 探讨广西扶绥县居民 1988年~ 1997年肺癌死亡的流行病特征及变动趋势。方法 根据扶绥县 1988~ 1997年人口死亡及恶性肿瘤 (含肺癌 )监测资料 ,建立肺癌死亡资料数据库 ,用DIS和STAT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扶绥县人口肺癌粗死亡率为 4 74/ 10万 (其中男性为 7 0 6 / 10万 ,女性为 2 2 1/ 10万 ) ,男女性别比为 3 19∶1,年龄别死亡率呈负偏态分布 ,死者中位年龄为 5 9 4 6岁。结论 扶绥县人口肺癌死亡情况处于我国较低水平 ,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 ,逐年老龄化的趋势也很明显 ,罕见于少年儿童。
余家华石建基黄天壬韦忠亮梁任祥李云西
关键词:肺癌死亡率流行病学
广西肝癌高发区壮族人群血清黄曲霉毒素B1暴露与肝癌家族聚集性关系的研究
探讨在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血清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l)及其它相关因素暴露情况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了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12个肝癌高发家族(108例)和相对应的12个...
黄天壬翟红艳涂文升邓伟余家华张春燕
关键词:肝癌高发区家族聚集性壮族人群黄曲霉毒素
IGF-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相关基因IGF-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现场人群中选取113例原发性肝癌及113名健康对照人群。以筛选IGF-1R基因SNPrs61740868位点为遗传标志,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法)检测IGF-1R基因rs61740868多态性及其基因分布的频率。结果肝癌病例组与对照组IGF-1R基因rs61740868位点均未发生基因突变,其基因型均为CC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R基因rs61740868位点多态性与肝癌发生无关,可能不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秦艳霞黄天壬邓伟余家华张春燕利基林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IGF-1单核苷酸多态性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发病和死亡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根据2016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鼻咽癌登记资料,评估2013年广西鼻咽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全区8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2013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价,其中6个登记地区的数据符合入选标准。将入选的6个登记地区的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进行汇总,按地区(城乡)、性别、年龄别和地域分层,评估广西鼻咽癌发病、死亡情况。人口标准化率计算根据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和Segi's世界人口结构。结果入选的6个肿瘤登记地区(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个,县及县级市4个)覆盖人口5 196 871人,其中城市1 933 143人,农村3 263 728人;鼻咽癌病理学诊断比例(MV%)为66.72%,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DCO%)为1.40%,死亡/发病比(M/I)为0.47。共报告新发鼻咽癌病例643例,死亡病例303例;粗发病率为12.37/10万(男性16.96/10万,女性7.41/10万),中标发病率为11.16/10万,世标发病率为10.49/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1.13%。城市地区粗发病率为9.10/10万,中标发病率为7.52/10万;农村地区粗发病率为14.31/10万,中标发病率为13.67/10万。鼻咽癌粗死亡率为5.83/10万(男性8.37/10万,女性3.08/10万),中标死亡率为5.16/10万,世标死亡率为5.01/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56%;城市地区粗死亡率为4.09/10万,中标死亡率为3.35/10万;农村地区粗死亡率为6.86/10万,中标死亡率为6.39/10万。结论 2013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发病和死亡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无论是发病或死亡均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城乡和地域差异,30岁以后各年龄组是高发阶段,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东部地区高于中南部和中北部地区,30岁以上男性是重点防治人群。
容敏华李秋林曹骥潘灵辉余家华葛莲英
关键词:肿瘤登记鼻咽癌发病率死亡率
2009—2018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2009—2018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及其时间变化趋势,为制定广西结直肠癌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9—2018年广西各肿瘤登记处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及其标化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等指标,分析广西结直肠癌的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2009—2018年广西结直肠癌DALYs率、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及其标化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分析结直肠癌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09—2018年广西结直肠癌的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和DALYs率整体均呈上升趋势,粗发病率由2009年的21.99/10万上升至2018年的23.27/10万(AAPC=2.73%,P=0.019);粗死亡率由2009年的10.05/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1.70/10万(AAPC=2.84%,P=0.010);DALYs率则以年均2.50%(P=0.025)的幅度增长。不同性别中,男性结直肠癌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的年均增长幅度分别为3.63%和4.17%,女性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的年均增长幅度分别为1.67%和1.17%,男性增长幅度大于女性。不同年龄组人群中,45~64岁人群上升幅度最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以年均4.28%和3.28%的幅度增长。[结论]2009—2018年广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及DALYs率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男性、中老年人群中显著上升。应加强结直肠癌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对结肠癌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同时加强男性以及高龄人群等高危群体的筛查工作。
练佳韦周子寒李秋林余家华麦月姣葛莲英余红平余红平曹骥
关键词: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