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2017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及其造成的疾病负担,为广西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7年广西33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及其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发病率/死亡率和世标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分析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采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等指标评价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结果2017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共报告新发病例34105例,粗发病率为243.67/10万,中标发病率为201.71/10万,世标发病率为196.51/10万;共报告死亡例数20709例,粗死亡率为147.96/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7.81/10万,世标死亡率为116.26/10万。恶性肿瘤发病前10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胃癌、鼻咽癌、子宫体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4.0%;死亡前10位分别为肝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鼻咽癌、食管癌、白血病和脑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2.0%。2017年广西恶性肿瘤合计损失的DALYs为301738.20人年,DALYs率为2155.86/10万人年,DALYs率前10位癌种分别为肝癌、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子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脑癌和食管癌。结论2017年广西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均处较高水平,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等是广西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
[目的]分析2009—2018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及其时间变化趋势,为制定广西结直肠癌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9—2018年广西各肿瘤登记处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及其标化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等指标,分析广西结直肠癌的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2009—2018年广西结直肠癌DALYs率、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及其标化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分析结直肠癌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09—2018年广西结直肠癌的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和DALYs率整体均呈上升趋势,粗发病率由2009年的21.99/10万上升至2018年的23.27/10万(AAPC=2.73%,P=0.019);粗死亡率由2009年的10.05/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1.70/10万(AAPC=2.84%,P=0.010);DALYs率则以年均2.50%(P=0.025)的幅度增长。不同性别中,男性结直肠癌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的年均增长幅度分别为3.63%和4.17%,女性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的年均增长幅度分别为1.67%和1.17%,男性增长幅度大于女性。不同年龄组人群中,45~64岁人群上升幅度最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以年均4.28%和3.28%的幅度增长。[结论]2009—2018年广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及DALYs率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男性、中老年人群中显著上升。应加强结直肠癌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对结肠癌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同时加强男性以及高龄人群等高危群体的筛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