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祥博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大熊猫
  • 1篇大熊猫保护
  • 1篇大熊猫主食竹
  • 1篇堤坝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建设
  • 1篇生态建设工程
  • 1篇生态影响
  • 1篇生态影响评价
  • 1篇主食竹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 1篇间伐
  • 1篇工程方案
  • 1篇佛坪自然保护...
  • 1篇巴山木竹
  • 1篇保护区
  • 1篇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篇何祥博
  • 3篇刘雪华
  • 1篇廖程浩
  • 1篇孙岩
  • 1篇吴燕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年份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巴山木竹林间伐后的质量状况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本研究旨在探索大熊猫主食竹竹林老化后的人工辅助更新方式.以陕西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非参数统计法对间伐后第一年巴山木竹竹笋的数量、基径和高度以及当年生竹的株数、基径、高度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间伐使巴山木竹林的发笋数增加129.20%,竹笋平均高度增加38.20%,当年生竹株数增加339.32%;而未对巴山木竹的竹笋基径、当年生竹的基径和高度以及营养状况起到促进作用;②不同间伐带宽(1 m,2 m,3 m)的间伐产生了不同的更新效果:2 m间伐带宽的竹笋的密度和平均高度高于1 m和3 m间伐带宽的,而平均基径低于3 m间伐带宽的;对于当年生竹,1 m间伐带宽的效果最好,其当年生竹的密度、平均基径和平均高度都高于2 m和3 m间伐带宽的.人工间伐更新使竹笋和当年生竹数量增加,有利于大熊猫春季和冬季的取食保证.
吴燕何祥博刘雪华
关键词:巴山木竹大熊猫主食竹间伐佛坪自然保护区
佛坪保护区大熊猫保护与竹林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佛坪保护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了完整的保护,生物多样性逐年提高,大熊猫数量和密度居全国之首,但与大熊猫息息相关的竹林却存在着健康问题和分布不合理问题。希望通过对大熊猫保护与竹林问题的探讨,唤起人们对大熊猫秦岭亚种(秦岭大熊猫)的关注。
刘新玉何祥博刘雪华阮英琴雍严格郑晓燕
关键词:大熊猫保护
生态机理法在工程方案生态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铁岭莲花湖清淤扩容及堤坝生态建设工程为例被引量:2
2008年
以铁岭莲花湖清淤扩容及堤坝生态建设工程方案的生态影响评价为例,应用生态机理法,提取了淤泥分布、水深变化、鸟类迁徙和鸟类生境等4个工程施工影响因子,运用空间分析和生境制图等方法将工程建设对4个因子影响的生态机理进行模拟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工程的施工提出了可选择的适宜施工时间、不同区域的淤泥回填和挖掘方式等方面的建议.研究表明,当工程项目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时,生态机理法可以较好地对潜在影响进行评价并预测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生态机理法作为一种经验性的方法,更适用于对稳定生态系统的预测,而不适用于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的系统.
刘雪华孙岩廖程浩何祥博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