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 作品数:79 被引量:203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中国产生?——评近年来中西学者的若干解释理论被引量:7
- 2005年
- 中国未能自发产生近代科学是中国科技史研究中长期受到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围绕中国学者近来提出的四种主要解释理论,即外因论、内因论、综合分析论和从人类学的角度提出的解释,分析比较了中西学者在相关问题上的论点。作者认为缺少一种追求揭示现象的深层结构的哲学认识论倾向也许可以对这个核心问题做出新解释。西方认识论的一个中心特征被德里达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它预先假定现象中存在严整的秩序和结构。这种认识论因而推动西方思想家去揭示所研究事物的逻辑结构和本质。这种具相主义倾向是西方科学和艺术现代性的本质特征,没有这种揭示事物结构的愿望和努力,科学研究就不能说是现(近)代的。
- 何平
- 关键词:自然哲学宗教文化意识形态
- 文化建设与软实力增长——以意大利和法国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国家的软实力既可以体现为一国外交政策的道义原则,也可以体现为该国文化中具有普遍吸引力的内涵,例如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人格理想和伦理价值观、艺术审美形式和整体的人文环境,等等。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近代法国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值得加以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发展与当时宫廷和富有阶层对艺术的赞助和奖掖息息相关。艺术的华丽光芒又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格理想相辅相成。在借鉴意大利艺术的基础上,法国创造出更为宏大和典雅的建筑、绘画和装饰风格。18世纪,启蒙思想家又构思了一套关于人类生活的理性形式的学说,法国的思想由此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法国的外交也提倡礼仪和讲求"文明"准则,并因此领航欧洲国际政治。借鉴国外的经验,推进中国当代文化建设,需要回顾中国传统文明的发展,找到其优质内涵和历史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营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 何平夏茜
- 关键词:文化建设软实力文艺复兴法国艺术法国外交
- 简议历史论文的写作规范
- 2014年
- 历史论文的写作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首先,应使自己的论文具备学术价值,运用原始文献,对事件或史料做出新解释十分重要。论文题目应当限定,并且概念清晰。草拟论文提纲可以采取归纳和演绎两条路径。论文的各个部分应是对主题的充分阐述或详细分析,并构成一个条理清晰的整体。论文应有好的文风,言辞简练,流畅,立论审慎,言之有据。引文和注释等的格式应以方便阅读和规范的合理性为准。
- 何平肖薇
- 关键词:学术论文写作
- 环境空气质量动态目标分解方法探讨
- 2020年
- 为了改进和弥补当前年度单一指标目标管理中存在的全面性、前瞻性和灵活性不足,构建了基于小尺度时段的环境空气质量逐月动态目标分解方法,制定安新县PM10、PM2.5、SO2、NO2、CO和O38H的年度及2019年9-12月月度目标,并视实际目标完成情况灵活调整CO和O38H剩余控制目标及9-12月月度参考目标,拟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方法支持。
- 何平臧竞一
- 关键词:环境质量精细化
- 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新动向被引量:7
- 2001年
- 何平
-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化资本主义民族国家
- 新生儿室息对新生儿行为能力影响的探讨
- 何平
- 关键词:新生儿室息
- 当前西方史学面临的若干前沿问题
-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历史研究出现所谓“元叙述的危机”,这种对既有历史研究模式的质疑,触发了“后学”的兴起.后现代主义对西方历史研究的意识形态、概念设定、研究路径和研究领域以及语言特征进行了批判性清洗.20世纪90年...
- 何平
- 关键词:史学史范式转型后现代主义
-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恐怖主义被引量:6
- 2002年
- 恐怖主义是指以非法暴力恐吓公众或社会某一群体来达到其政治目的的行为。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时代恐怖主义的新特征,认为这些恐怖主义是当代世界以下几大矛盾冲突的体现:(1)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及在全球的扩散引起与原教旨主义群体的冲突;(2)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传播手段及内容的现代化所加剧的文化冲突;(3)民族和地区意识的复苏造成地方分裂运动与原有的政治权力架构发生的冲突;(4)受到伤害的社会和文化群体对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反抗。本文提出了化解和对付新恐怖主义的若干初步设想。
- 何平
- 关键词:世界历史国际政治恐怖主义
- 革命的模式、背景和结局
- 2013年
- 革命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历史运动,它可以发生在多种背景下:当旧政权固执地抵制现代化变革;重要的社会群体不再信任政府,并依据新的社会纲领反抗政府;社会存在广泛的"相对被剥夺"以及对政府的不满,等等。革命起初被认为是向旧的美好时代的回归,后被想象为将要开辟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早期很多革命表现出由温和向激进发展的模式。从19世纪起,政治革命的参与者开始扩大,劳工大众登上政治舞台,要求政治参与权利和基本的社会保障福利。革命往往以威权政体建立的形式而结束。摆脱"革命后的困境",需要以创新精神构建合理的制度框架,以实现革命所追求的崇高理想。
- 何平
- 关键词:政治革命
- 再论历史研究的范式转型——当代西方史学若干前沿问题被引量:1
- 2019年
-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史学家对西方近现代历史知识的形态及其生产过程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利奥塔在他的那本极具影响力的《后现代的状况——关于(当代)知识的报告》书中提出,'我们关于过去的历史大叙事崩溃了'。这本后现代主义的奠基性著作认为:正是这个'元叙事'的崩溃,才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兴起,并使西方史学致力于探究历史知识的'合法性的危机'问题。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一场对西方历史知识、书写范式和意识形态偏见的批判性反思。无论是'语义学转向'还是'后现代转向'实际上都是库恩所描述的'范式转型'的现象。
- 何平马芸芸
- 关键词:范式转型斯特恩微观史学欧洲中心主义西方史学历史学家